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恒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电气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篇合金
  • 1篇电池
  • 1篇英文
  • 1篇太阳能电池
  • 1篇氢分离
  • 1篇染料敏化
  • 1篇染料敏化太阳...
  • 1篇噻二唑
  • 1篇吸收光谱
  • 1篇稀土
  • 1篇稀土元素
  • 1篇铆接
  • 1篇敏化
  • 1篇敏化太阳能电...
  • 1篇基合金
  • 1篇基团
  • 1篇光谱
  • 1篇苯并噻二唑
  • 1篇TI
  • 1篇CU

机构

  • 3篇上海大学
  • 2篇安徽工业大学

作者

  • 3篇任伟
  • 3篇高恒
  • 1篇卢天
  • 1篇张庆
  • 1篇杨波
  • 1篇陆文聪
  • 1篇李敏杰
  • 1篇任伟
  • 1篇史晓斌

传媒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金属学报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苯并噻二唑衍生物作为铆接基团提高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效率(英文)被引量:2
2017年
我们设计了一系列苯并噻二唑衍生物作为铆接基团的染料分子,运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苯并噻二唑类染料分子的光电性质,并对氰基丙烯酸作为铆接基团的染料分子的性能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表明,新设计的铆接基团的染料分子拥有更广的吸收光谱,甚至可以覆盖到1000 nm左右的近红外区域。更重要的是,通过界面电子转移(IET)的动力学研究发现:染料分子SPN和SPS能够更快速的将电子注入到TiO_2表面,在15 fs之内,便可以将90%的电子注入到半导体TiO_2上,并在100 fs之内完成电子注入过程。因此,SPN和SPS的铆接基团可以更加有效提高染料太阳能电池效率。我们的研究将为高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非金属有机敏化剂分子的设计提供指导。
李重杲卢天高恒张庆李敏杰任伟陆文聪
关键词:苯并噻二唑吸收光谱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V_(85)Ti_(10)Y_(5)和V_(85)Ti_(10)Cu_(5)合金的组织结构与氢分离性能
2023年
利用高真空非自耗电弧熔炼炉制备了V_(85)Ti_(10)Y_(5)和V_(85)Ti_(10)Cu_(5)氢分离合金。通过SEM、TEM、XRD、氢渗透试验、PCT吸氢试验、恒压缓冷试验,研究了Y、Cu元素的加入对合金氢渗透性能、氢溶解性能及抗氢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铸态V85Ti10Y5和V85Ti10Cu5合金组织均由V-基体和第二相组成,但前者第二相是弥散分布的富Y颗粒,而后者为既在晶内析出又沿晶界连续分布的铜钛金属间化合物。V_(85)Ti_(10)Y_(5)合金中Y_(2)O_(3)的生成及V_(85)Ti_(10)Cu_(5)合金中部分固溶Cu的斥氢作用和Cu2Ti形成使V中Ti的固溶量减少,进而降低合金中的氢浓度,减小氢固溶产生的内应力,提高抗氢脆性能。V_(85)Ti_(10)Y_(5)和V_(85)Ti_(10)Cu_(5)合金在缓冷过程中均未发生氢脆现象,表现出优异的抗氢脆性能,而且在673K时的氢渗透率分别为0.139×10^(-6)和0.174×10^(-6)mol·H_(2)·m^(-1)·s^(-1)·Pa^(0.5),是Pd_(77)Ag_(23)氢渗透率的5.5和6.9倍,与商用钯合金相比均展现出较高的渗透率。
杨波孟野唐柏林陈修史晓斌陆羽高恒任伟宋广生
关键词:氢分离
稀土Y掺杂V-Cr合金增塑机理及透氢性能
2025年
氢分离V_(100-x)Cr_(x)(x=8、10,原子分数,%,下同)合金冷轧时易开裂,难以室温加工成形,而稀土Y的掺杂有助于提高冷轧塑变能力,促进高通量氢分离钒合金膜的规模化低廉制备。在优良冷轧成形性能的基础上,研究透氢效率和抗氢脆使用寿命对开发新型高质量非钯合金膜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工作利用氧氮氢分析仪、XRD、SEM、TEM、EPMA、冷轧机、硬度计、拉伸机、氢渗透装置研究了Y对铸态氢分离V_(100-x-y)Cr_(x)Y_(y)合金(x=8,y=1;x=10,y=0、1、3)微观组织、冷轧成形性能、透氢性能和抗氢脆性能的影响,探究了V_(100-x)Cr_(x)合金脆化成因和V-Cr-Y合金增塑机理,并分析了V-Cr和V-Cr-Y合金膜组织形成和抗氢脆性能优劣的原因。结果表明,V-Cr合金为单相等轴晶组织,而Y的掺杂导致形成枝晶状固溶体与枝晶间细小颗粒的复合组织。二元V-Cr合金中Y的掺杂显著降低了合金的硬度,且大幅度提高了合金的冷轧成形性能。在3种含Y合金中,V_(91)Cr_(8)Y_(1)合金的硬度(108.88 HV)最低,最大冷轧压下率(94.5%)最高。虽然V-Cr-Y合金的氢渗透率较无Y的低,但仍是商业化Pd_(77)Ag_(23)合金的2.5~3.0倍,且其抗氢脆性能远优于V-Cr合金,可缓冷至室温而不破裂。稀土Y作为俘获剂与体系中O和S作用形成第二相颗粒,产生净化除杂效应使基体软化,降低塑变成膜的阻力,从而成功制备出成形性能和抗氢脆性能优异的V-Cr-Y合金膜。
杨波陈小亮史晓斌任伟任伟高恒
关键词:稀土元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