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蕾 作品数:8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双能量CT成像不同虚拟单能级图像对喙锁韧带损伤的诊断效能分析 2025年 目的:对比分析喙锁韧带双能量CT(DECT)成像虚拟单能级图像(VMIs)与常规CT图像的图像质量参数,优化喙锁韧带DECT成像图像质量。方法:分析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进行DECT扫描的50例患者肩关节DECT图像资料。通过Syngo.via VB20工作站得到40~120 ke V能级的450幅VMIs,将VMIs分为低能级(40、50、60 ke V)、中能级(70、80、90 ke V)和高能级(100、110、120 keV)3组,并与常规CT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及喙锁韧带走行方向、附着点显示的主观质量评分进行比较。以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评估VMIs诊断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喙锁韧带损伤的有效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VMIs的3组能级图像及常规图像的诊断效能。结果:VMIs中喙锁韧带低能级组40 keV斜方韧带、锥状韧带CNR分别为14.09±3.27、13.9±3.06,中能级组分别为11.89±4.01、12.17±4.08,高能级组分别为9.69±4.25、9.78±4.33,低能级组明显高于中、高能级组,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1、16.3,P<0.05)。经ROC曲线分析,低能级组诊断喙锁韧带损伤的灵敏度、特异度和ROC曲线下面积(AUC)相对较高,分别为90.05%、91.95%和0.965。DECT的VMIs与MRI检查对喙锁韧带损伤的评估高度一致(Kappa=0.896)。结论:DECT中VMIs可更好显示斜方、锥状韧带走行及附着点,低能级(40~70 keV)VMIs质量最佳,对诊断喙锁韧带损伤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刘超 罗倩 葛仁斌 余琴琴 张蕾关键词:对比噪声比 双源双能量CT扫描在锁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采用双源双能量CT(dual-energy CT,DECT)扫描,探讨其在合并韧带损伤的锁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10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6例、女4例。平均年龄39.8岁,年龄范围15~67岁。利用DECT技术重建健侧及骨折端锁骨远端下表面斜方韧带及锥状韧带。锁骨远端骨折的类型和数量如下:Neer-craig 5型10例(骨折组),以健侧自身对照重建10例(对照组)。所有DECT韧带特定颜色映射图像均由1名放射科医生和1名骨科医师独立分析。每个重建韧带分为近端、中间和远端三部分,并使用三点量表分别评分(0=不存在"双能量染色";1=部分"双能量染色";2=完全"双能量染色")。结果重建韧带的总可视化得分平均值为5分或更多,满分6分。骨折组:斜方韧带(5.0±0.1)分,锥状韧带(5.2±0.1)分;对照组:斜方韧带(5.3±0.2)分,锥状韧带(5.7±0.2)分,对斜方韧带及锥状韧带的观察具有高度一致性(范围0.72~0.94)。结论DECT成像技术可以成为定性显示锁骨远端骨折斜方韧带及锥状韧带完整性,为指导临床分型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吴剑宏 罗倩 张蕾 吴晓明关键词:锁骨远端骨折 锁骨外侧端骨折公济分型的建立及其治疗策略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建立不稳定型锁骨外侧端骨折的新分型以指导临床治疗,并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7例锁骨外侧端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提供37例,男22,女15例;平均年龄为49.1岁(范围22~78岁)。天津市天津医院上肢二病区提供30例,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为47.6岁(范围19~76岁)。通过肩关节Zanca位X线片及CT测量喙锁间隙和锁骨下表面骨折块至锁骨远端的距离来判断韧带损伤情况。以肩关节Zanca位X线片及锁骨下表面CT三维重建像测量为基础,根据骨折与喙锁韧带止点关系、喙锁韧带损伤、肩锁关节是否受累及骨折稳定性等要素建立锁骨外侧端骨折公济分型,对稳定型骨折推荐采用保守治疗,不稳定型骨折推荐采用手术治疗。3名经验丰富的骨科医生和3名放射科医生独立观察67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新建立的公济分型确定骨折类型,间隔4周后随机进行再次分型;最后随机选取15例资料由2名经简单培训的低年资骨科医生进行分型(内部验证);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efficient,ICC)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锁骨外侧端骨折公济分型共5型,1型:孤立的锥状结节撕脱性骨折,骨折线位于喙突内侧;2型:完整累及斜方韧带和锥状韧带锁骨止点,骨折线延伸至锁骨中段,肩锁关节完整;3型:锁骨下表面骨折块分别累及斜方韧带和锥状韧带锁骨止点;4型:锥状韧带断裂,斜方韧带锁骨止点撕脱性骨折;5型:锥状韧带完整,斜方韧带锁骨止点撕脱性骨折。67例中例1型18例,2型4例,3型8例,4型32例,5型5例。公济分型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均良好(骨科医生ICC为0.782,放射科医生ICC为0.750;骨科医生与放射科医生第1次ICC为0.764,第2次ICC为0.778;内部检验ICC为0.793)。1型和2型骨折行锁骨外侧端解剖钢板固定联合喙突锚钉固定,3型和4型 吴剑宏 东靖明 韩志华 付中国 向明 倪卫东 张蕾 吴晓明关键词:锁骨 骨折 COVID-19肺炎疫情下放射检查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 2020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指引,影像学检查是诊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放射科技术员在对患者进行X线摄影及CT检查过程中,难免直接或间接接触到感染患者。因此对在进行放射检查中预防交叉感染的措施进行分析,以至于降低放射检查时出现交叉感染的可能性,这更有利于在放射检查中更好的保护放射科技术员和患者的安全。 刘超 罗倩 张蕾关键词:预防措施 动态增强MR联合高分辨率MR对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MR联合高分辨率MR对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196例经病理证实为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在该院完成高分辨率MRI和动态增强扫描MRI检查。根据术后病理将患者分为无淋巴结转移组(n=124)和淋巴结转移组(n=72),分析两组间临床特征、动态增强MR定量参数和高分辨率MR影像表现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因素,采用ROC曲线计算不同参数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效能。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是年龄<59.5岁(OR:0.329)、N分期MR影像学表现(mrN stage)为N1-N2期(OR:6.857)、癌胚抗原异常(OR:2.742)、T分期MR影像学表现(mrT stage)为T3期(OR:2.959)、mrMRF受累阳性(OR:5.577)、动态增强扫描MRI定量参数Ktrans<0.298 min-1(OR:0.210)及mr EMVI阳性(OR:2.26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rN stage阳性和Ktrans是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mrN stage+Ktrans预测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的AUC(0.788)高于单独的mrN stage(0.713)及Ktrans(0.650)。结论动态增强MR定量参数Ktrans联合mrN stage能够提高直肠腺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预测能力。 杨巧云 张蕾 陈安 朱磊关键词:直肠腺癌 淋巴结转移 基于深度学习的肝脂肪变性分级研究 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结合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研究肝脂肪变性分级,为肝脂肪变性分级提供一种智能的无创性思路。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7月的50例进行上腹部mDixon成像序列扫描患者的MR影像资料,选取感兴趣区域并进行数据增强和不平衡数据处理。建立DenseNet模型并进行预训练,数据集输入模型进行模型调整,最终得出肝脂肪变性等级。同时对患者临床信息与肝脂肪变性等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DenseNet模型验证集AUC为0.83,精确度为84.96%,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达到94.55%和79.82%。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肝脂肪变性分级具有性能良好、自动化分级的优势,相关性分析为肝脂肪变性等级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李星辉 张政 张蕾 何付权 汪丰关键词:肝脂肪变性 MRI 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9 2013年 目的评估左卡尼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血细胞、血脂、炎症因子、营养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36例行MHD治疗2~5a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例给予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琥珀酸亚铁片治疗,透析后未应用任何药物;观察组2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每次透析结束后静脉注射左卡尼汀1g/次,3次/周,治疗6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红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1及B水平。结果治疗期间2组重组人类基因促红细胞生成素剂量均未改变。观察组治疗后Hb与Hct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1),hs-CR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Hb与Hc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增高(P<0.05);2组治疗前、后其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可改善MHD患者贫血与炎症状态。 李振勇 马晓燕 张蕾 杜梅仙 郭黎莉 舒方关键词:血液透析 左卡尼汀 贫血 脂代谢 营养指标 个性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应用现状 被引量:3 2019年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由于其无创性、简便性以及能综合评价冠状动脉疾病,所以在临床上受到广泛应用。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有获得对比剂相关性肾病和辐射的风险。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注射与扫描方案的不断优化,在图像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的同时,患者所受的对比剂剂量和辐射剂量也得到大幅下降。现就个性化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代顺 张蕾关键词:冠心病 碘对比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