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68H指数:3
- 供职机构:益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283株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对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年10月-2006年9月间临床各科送检标本做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共分离病原菌2 283株,革兰阳性(G+)球菌495株,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285株,所占比例最大,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07株,肠球菌103株;革兰阴性(G-)杆菌1 420株,构成比例最大的前3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分别占革兰阴性杆菌的28.52%、24.93%和18.94%;真菌267株,占病原菌的11.70%。所分离菌种对美洛培南耐药率较低,为25%以下;对氨苄西林、青霉素G耐药率最高,达85%以上。结论菌种分布以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多,耐药菌株有逐年上升的趋势,需引起重视。
- 汤建华刘利辉张华曾贱高
- 关键词:病原菌抗药性微生物超广谱Β-内酰胺酶
- 医院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的调查分析被引量:35
- 2006年
- 目的 了解某院近5年来医院感染病原菌的临床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某院2000年6月-2005年5月间临床各科患者的送检标本做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307株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道、血标本等。其中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81%,其次为革兰阳性菌及真菌,分别占25.41%和23.78%。耐药谱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对亚安培南的耐药率超过24%,对青霉素G、苯唑西林、氨苄西林、头孢唑啉、氯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较高,达57%以上。所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左氟沙星具有较低的耐药性,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结论 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条件致病菌,但仍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真菌类感染所占比例有呈上升趋势。并应重视病原学检查及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 尹明曾贱高张华
- 关键词: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谱
- HBV转归与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 2015年
-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体液免疫功能状况和血清IFN-γ、TNF-α变化与疾病转归关系.方法 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352例乙肝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gG、IgA、IgM和C3、C4水平.结果 不同HBV-DNA载量、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组和HBV慢性感染组HBV患者血清IgG、IgA、IgM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则升高(P<0.05),而C3、C4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均降低(P<0.05);急性白限性HBV组和隐匿性HBV组血清IgG、IgA、IgM及C3、C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c-IgM阳性患者经IFN-α治疗6个月后C3、C4水平有明显提高,血清IgG、IgA、IgM趋向正常,HBV-DNA阴转率达37.5%,与基础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患者存在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体液免疫功能状况与HBV的临床转归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检测对乙肝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着一定临床意义.
- 曾跃红田海清王新华李龙平易凯张华周勇军
- 关键词:体液免疫功能转归
-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检测对肝细胞癌诊断价值的比较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比较分析肿瘤标志物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和甲胎蛋白(AFP)检测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期间到我院收治的34例肝细胞癌患者(HCC)作为肝癌组,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40例良性肝病患者作为肝脏良性疾病组,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和PIVKA-Ⅱ水平。比较分析二者单项和联合检测诊断HCC的敏感性、特异性、ROC曲线下面积。结果肝癌组的PIVKA-Ⅱ和AFP水平均高于肝脏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两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0.957,明显高于AFP(0.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2,P=0.001);略高于PIVKA-Ⅱ(0.949),但无统计学意义(Z=0.27,P=0.788)。PIVKA-Ⅱ和AFP单项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88.2%和58.0%,特异度分别为85.7%和94.3%;二者联合检测采用并联方式诊断HCC的灵敏度是91.2%(vsPIVKA-Ⅱ,P=0.480;vsAFP,P=0.0026),采用串联方式诊断HCC的特异度为98.6%(vsPIVKA-Ⅱ,P=0.004)。结论AFP和PIVKA-Ⅱ单项检测时,相比AFP,PIVKA-Ⅱ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两者联合检测能提高对HCC的诊断效能,弥补单项检测的不足。
- 张华王新华刘利辉刘娜
- 关键词:肝细胞癌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
- 阴沟肠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 了解某院阴沟肠杆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 对2002年11月2005年10月间的各类标本进行分离培养,用“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生化试验卡鉴定,并用“天地人”微生物分析系统相配套的药敏试验卡进行药敏试验。结果 127株阴沟肠杆菌主要分布在呼吸道、分泌物、脓液、血液、尿液等;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复方新诺明、头孢曲松的耐药率依次为99.21%、75.59%、71.65%、63.351%,产ESBLs的检出率为40.95%。结论 阴沟汤杆菌耐药率高,呈多种耐药现象。亚胺培南仍为首选药。
- 刘利辉谭亮南曾贱高张华
- 关键词:阴沟肠杆菌药敏试验耐药性
- 1 055株革兰阴性杆菌菌种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5
- 2006年
- 目的了解某院革兰阴性(G-)杆菌标本来源、菌种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12月间临床各科送检标本做微生物病原学检测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1 055株G-杆菌,其中大肠埃希菌374株(35.45%)、不动杆菌属235株(22.27%)、铜绿假单胞菌180株(17.06%)、肺炎克雷伯菌85株(8.06%)、阴沟肠杆菌113株(10.71%)、其他G-杆菌68株(6.45%)。其标本来源主要为痰液(59.05%)。所分离菌种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左氟沙星耐药率较低,依次为4.08%,20.28%,24.45%,33.65%,38.01%,40.19%;对氨苄西林耐药率最高,达94.31%。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G-杆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菌种分布以大肠埃希菌和不动杆菌属为多,耐药菌株检出有逐年上升趋势,需引起重视。
- 曾贱高刘利辉张华李龙平
- 关键词:革兰阴性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抗感染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