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涛

作品数:18 被引量:39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市血液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会议论文
  • 4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3篇献血
  • 6篇献血者
  • 5篇采血
  • 3篇血压
  • 3篇献血服务
  • 2篇大学生
  • 2篇用语
  • 2篇认知度调查
  • 2篇献血不良反应
  • 2篇献血前
  • 2篇献血人群
  • 2篇临界高血压
  • 2篇满意度
  • 2篇满意度调查
  • 2篇高血压
  • 2篇告知
  • 2篇高危
  • 2篇高危行为
  • 1篇血管迷走神经...
  • 1篇血量

机构

  • 18篇大连市血液中...

作者

  • 18篇张涛
  • 6篇刘健娣
  • 5篇范亚欣
  • 2篇王冠男
  • 2篇王莹
  • 1篇徐爽
  • 1篇康炜
  • 1篇李萍
  • 1篇杜瑶

传媒

  • 3篇2014中国...
  • 2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4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添加羧化壳聚糖采血后即刻分离制备血小板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使用甲壳素衍生物—羧化壳聚糖即刻分离制备血小板的可行性,寻找血液成分分离新方向。方法随机选取大连地区献血者40名,当日成功献血时同步采集全血10 m L,分成实验组,自然沉降对照组和离心对照组进行实验。从阿拉丁试剂公司购买水溶性壳聚糖,用血液保存液Ⅱ配制成(0.25~2.0)mg/m L不同浓度溶液,按1∶4比例加入到2 m L全血中,静置4 h,观察血液分离速度,计数血浆中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观察血小板聚集现象及红细胞形态变化;在最适壳聚糖添加浓度的红细胞中加入适量红细胞保存液予以4℃保存,35 d保存期内检测溶血率。结果加入1.0~2.0 mg/m L浓度壳聚糖的实验组血液分离速度均明显快于自然沉降对照组,血浆中均仅存微量红细胞,富血小板,35d时无明显溶血,同离心对照组。结论壳聚糖可以用于采血后即刻分离富血小板血浆。
刘健娣张涛康炜
关键词:血液成分制备壳聚糖甲壳素
采血者个人素质与献血不良反应关系的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采血者个人素质与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关系,为有效预防献血不良反应提供参考建议。方法统计大连市血液中心体采科所有28名采血护士2018年全年采血工作情况,排除年采献血者不足2 000人次的11人、当年工作不连...
张涛刘健娣范亚欣
关键词:采血者献血不良反应采血护士
改善服务质量来提升团体献血满意度的实践及效果分析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改善献血服务质量对团体献血者满意度情况产生的影响,为采供血机构持续改进献血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采血信息系统对大连地区2017年全年参加无偿献血的献血者发送即时短信,对于回复不满意的献血者进行电话回访,根据回访内容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服务质量,然后采集2018年的满意度调查信息后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7年在大连地区参加无偿献血的有79 762人,不满意率0.25%;2018年76 028人,不满意率0.18%。2017、2018两年团体采血的人数分别占总采血人数的43.2%和46.2%,团体采血不满意人数占总不满意人数的67.5%和61.4%。改善服务质量后2018年团体采血与2017年相比由34 424人增长为35 124人,团采不满意率由0.39%下降为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2018两年的团体采血不满意项分布情况提示团体采血献血者不满意的情况主要集中在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和专业技术能力两方面上。结论:团体采血在无偿献血中占重要的地位,采供血机构应采取措施改善团体献血的服务质量,为团体献血者留下美好的献血体验来提高他们的满意度,完善团体献血运行机制,从而推动无偿献血事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张涛
关键词:献血服务
献血不良反应与献血者流失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调查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献血的情况,分析献血不良反应对献血者流失的影响,为采供血机构持续改进献血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采血信息系统调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档案,做回顾性调查并对其进行电话回访,收集信息后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大连地区参加无偿献血的248202人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并进行登记的有322人,发生反应后继续献血者96人,占比29.8%,相比未发生不良反应的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降低16.7%(后者再次献血率46.5%)。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时是初次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为13.6%低于发生反应时为重复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55.6%(P<0.05)。反应症状较重的献血者再次献血率为17.8%低于反应症状较轻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33.3%(P<0.05)。发生以全身表现为主的献血反应者再次献血率为27.7%低于发生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反应者再次献血率的45%(P<0.05)。结论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给献血者带来负面体验,是造成献血者流失的1个重要因素,采供血机构应当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置、护理及回访工作的质量,确保献血者安全,以此提高重复献血率,做好献血者保留工作来巩固固定献血者队伍。
张涛刘健娣范亚欣
关键词:献血不良反应
献血前告知用语标准化的可行性调查
徐笑冬姜洪梅张涛
采血工作中如何保证工作安全
目的本文旨在总结本中心关于采血活动中安全生产的做法与经验,为保证采血工作安全、为献血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的献血服务提供参考。方法总结大连市血液中心血液采集工作中保证工作安全所制定的管理制度,采用的方式、方法及经验。结果保证...
刘健娣杜瑶张涛
献血人群高危行为认知度调查
了解大连地区献血者对高危行为的认知水平,有效筛选低危献血者。不同职业和文化水平的献血者对高危行为的认知水平不同,献血者对不同高危行为的认知度差异悬殊。只有加强对献血者的健康教育使之正确的自我排查,并切实有效的做好低危献血...
吕彬周思莹张涛
关键词:献血人群高危行为献血者
文献传递
大连地区疫情常态化前后献血者满意度对比分析
目的通过对献血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分析对比采取疫情常态化防控前后献血者对献血服务的满意度情况,为采供血机构今后在应对特殊情况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持续改进献血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采血信息系统对大连地区2018年及2021全...
张涛徐爽范亚欣
关键词:献血服务疫情防控
献血前告知用语标准化的可行性调查
目的为让献血志愿者全面了解无偿献血过程以及血液应用过程,加深志愿者队无偿献血的理解,避免或减少了不必要的投诉或者献血纠纷的发生。方法在志愿献血前,工作人员指导献血者填写献血登记表,尤其要对姓名、身份证号、详细的通信地址、...
徐笑冬姜洪梅张涛
关键词:献血前
文献传递
献血者血压合格标准的研究进展
张涛赵凤杰杨丽波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