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武
- 作品数:3 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遂昌县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腕关节镜技术治疗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 2019年
- 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TFCC)损伤是影响下尺桡关节功能的主要原因,而治疗方式的选择是决定其功能恢复好坏的重要因素。选择非手术治疗能解决一部分患者的疼痛问题,但仍有部分患者只能通过手术治疗来改善症状。临床上治疗TFCC损伤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开放手术和关节镜下手术。腕关节镜下手术具有创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是目前治疗TFCC损伤的主要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创伤性TFCC损伤。本文从TFCC的解剖特点、损伤分型、腕关节镜手术适应证和腕关节镜手术方式4个方面对腕关节镜技术治疗TFCC损伤的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 曾武朱俊锋林曙峰
- 关键词: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关节镜检查
- 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多发韧带损伤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韧带修复或重建治疗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合并多发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4例关节镜下韧带修复或重建治疗的外伤性膝关节脱位病例,其中KD-Ⅰ型4例,KD-Ⅱ型6例,KD-Ⅲ型4例(改良Sehenck分型)。4例(KD-Ⅱ型2例,KD-Ⅲ型2例)合并腘动脉损伤者先行血管探查吻合及侧方结构修复术,6周后重建交叉韧带;10例(KD-Ⅰ型4例,KD-Ⅱ型4例,KD-Ⅲ型2例)行一期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侧副韧带重建或修复术。随访时行膝关节体格检查、VAS评分、Lysholm评分及关节活动度等,以评价临床疗效。结果全部病例随访18~42个月,平均24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1.6±0.3)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81.6±12.2)分,关节活动度(120.5°±18.6°),与术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3例(21.4%,3/14)残留膝关节不稳定:抽屉试验(+)3例,外翻应力试验(+)1例。2例出现关节僵硬。结论KD-Ⅰ型、KD-Ⅱ型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应待肿胀消退后,一期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KD-Ⅲ型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应选择分期手术,肿胀消退后先修复或重建侧方结构,待炎症消退、关节囊及侧方结构愈合后,再行二期交叉韧带重建。
- 曹恺祺曾武曾宇晴朱绍瑜刘易扬黄艳峰赵忠胜
- 关键词:外伤性膝关节脱位关节镜韧带重建膝关节功能
- 女性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女性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68例因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接受切开复位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女性患者的病例资料。均为单侧闭合性骨折,所有骨折均波及关节面,A2型28例、A3型12例、C2型18例、C3型10例。通过查阅患者的病例资料,提取年龄、体质量指数、腰椎骨密度、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及Cooney腕关节评分(所有数据均选择行内固定拆除术时的数据)。在X线片上测定双侧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以健侧值减去患侧值后取绝对值,分别记为掌倾角差值、尺偏角差值及桡骨高度差值。依据Cooney腕关节评分将患者分为恢复组(评分≥80分)和未恢复组(评分<80分)。结果:恢复组40例,未恢复组28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掌倾角差值、尺偏角差值及桡骨高度差值与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有关联[OR=2.045,P=0.043;OR=2.238,P=0.019;OR=1.722,P=0.005],年龄、体质量指数及腰椎骨密度与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无明显关联[OR=0.998,P=0.975;OR=0.999,P=0.999;OR=4.927,P=0.1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掌倾角差值、尺偏角差值及桡骨高度差值是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OR=2.190,P=0.023;OR=2.296,P=0.012;OR=1.623,P=0.005]。结论:对于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女性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患者,患侧与健侧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高度的差值是腕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
- 曾武林曙峰朱俊峰巫志强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桡骨骨折桡腕关节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