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华
- 作品数:2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华通讯社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 敢登极高海拔 勇攀“四力”高峰——新华社西藏分社4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践行“四力”要求观察
- 2020年
- 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祖国西藏,"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团结凝聚人心,海拔高境界更高"的"西藏分社精神"激励着一群用生命履行使命的新华社记者,他们将西藏作为践行"四力"要求的"主战场",在缺氧中经磨砺、受锤炼,采写了大量酥油糌粑味、冒热气、接地气的报道。
- 李勇华罗婷
- 新媒体建设中的误区及应对之策
- 2012年
- 近年来,新兴媒体飞速发展,深刻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信息传播格局,但在这一过程中,只有破解迷思、走出误区,才能有效抢占新兴媒体阵地,提高信息化条件下的信息传播力、话语掌控力和舆论引导力。本文针对当下新媒体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六大误区并提出应对之策。
- 王武彬李勇华
- 关键词:应对之策媒体建设新闻信息传播新兴媒体信息化条件舆论引导力
- 奥运报道与国家形象塑造被引量:4
- 2008年
- 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国内实现稳定、加速改革发展的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外部国际环境。通过奥运报道,可以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支持中国,也为国人更好地认识世界提供了良好契机。
- 朱国圣李勇华
- 关键词:奥运报道国家形象塑造伟大复兴中华民族国际环境
- 奥运报道的原则与思路被引量:1
- 2008年
- 奥运会是一项全球盛事,也是绝佳提升中国国家形象、提升民族自豪感、增强凝聚力、提升中国媒体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机会。具体说来,应该重点把握以下八个方面:
- 李勇华何晏
- 关键词:奥运报道民族自豪感媒体竞争力国家形象奥运会凝聚力
- 真实的中国需要真实的事实
- 2008年
- 在经济全球化、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形象不仅仅是一个文化概念,更体现出鲜明而又强烈的政治、经济、社会、外交方面的战略价值。因此,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对于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
- 李勇华
-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舆论环境国家形象文化概念中华民族
- 疫情催生的新闻生产变革与应对之策
- 2020年
-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传媒业的转型发展。在新的媒体格局之下,权威媒体的专业化高品质新闻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新闻生产流程不断优化,UGC内容更有效反哺媒体平台,数字内容消费需求持续增长,智能化信息服务拓展媒体功能,云报道也将逐步常态化。
- 李勇华南隽何慧媛
- 关键词:新闻生产社交媒体
- 网络媒体:“十六大”报道的重要力量被引量:1
- 2002年
- 今年的"十六大"报道是网络媒体第一次参与党代会的报道,5年前召开"十五大"时,中国的网络事业兴起不久,真正有影响的网络媒体还屈指可数,但经过近年来多次重大战役性报道的锤炼,网络媒体在今年的"十六大"报道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媒体网站、商业网站以及一些政府部门均开辟了"十六大"专题网站,充分发挥网络媒体时效快、海量存储、互动性强的优势,大力报道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5年来我国各条战线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中国共产党建设成果与理论创新,报道各地迎接"十六大"的各种举措,为"十六大"营造出了昂扬向上、热烈喜庆的良好氛围.
- 李勇华
- 关键词:网络媒体新闻报道网站资源共享
- 研究澄清性新闻 屏蔽干扰信息被引量:2
- 2007年
- 澄清性新闻概念的提出
今年7月28日,南振中同志提出,要认真研究“澄清性新闻”,试图把“澄清性新闻”作为探索解决信息干扰问题的方案。作为一个比较新颖的提法,“澄清性新闻”深刻反映了我们所处时代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 马昌豹李勇华
- 关键词:干扰信息新闻屏蔽
- 媒体如何搞好“两会”对外宣传被引量:3
- 2005年
- 如《雷锋和姚明:中国人寻找多元偶像崇拜》《中国女人:从“铁姑娘”到重施脂粉》《用英文编字典的活佛》等稿件,政策把握得当,既符合中央的方针政策,又针对海外读者的关注点,适合于他们的口味,广受好评。香港《太阳报》采访部主任就说:“现在你们的新闻比以前活跃和开放了,希望以后多朝着社会脉搏的线路走下去。”
- 李勇华符立雄
- 关键词:媒体例会
- 外宣突破口:靠近“平常人视野之后的巨人”
- 2005年
- 李勇华甘宁
- 关键词:少数族裔国际舆论非主流原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