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亚男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合作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新生儿
  • 1篇低血糖
  • 1篇第四产程
  • 1篇新生儿窒息
  • 1篇新生儿窒息率
  • 1篇血糖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分娩
  • 1篇硬膜外分娩镇...
  • 1篇硬膜外麻醉
  • 1篇镇痛
  • 1篇正常新生儿
  • 1篇窒息
  • 1篇窒息率
  • 1篇锁骨
  • 1篇锁骨骨折
  • 1篇潜伏期
  • 1篇细胞
  • 1篇罗哌卡因

机构

  • 4篇北京海淀妇幼...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作者

  • 4篇王亚男
  • 1篇韩如泉
  • 1篇卢新
  • 1篇王华英
  • 1篇岳红丽
  • 1篇王慧禹
  • 1篇林嫦梅
  • 1篇王雅杰
  • 1篇李海苗
  • 1篇徐军
  • 1篇刘丽
  • 1篇李鹏飞
  • 1篇王雷

传媒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指法按摩会阴体降低会阴侧切率的研究
提高产时服务质量,母婴更安全,更健康,同时达到减少医院工作量和节约卫生资源的目的,成为新的产科服务目标。会阴侧切可以达到防止会阴三度裂伤,保证胎儿娩出顺利,缩短第二产程,避免产后盆底肌肉松弛而成为常规使用的手术。但是其切...
王华英徐军王然王亚男
关键词:会阴体新生儿窒息率锁骨骨折会阴侧切率保护会阴
文献传递
罗哌卡因对潜伏期硬膜外分娩镇痛产妇发热率和白细胞介素-6的影响被引量:17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间断硬膜外注射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对产妇发热率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影响。方法20岁~3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单胎、足月、头位初产妇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0.1%罗哌卡因组(H组)和0.075%罗哌卡因组(L组),于宫口扩张〈3cm时开始行硬膜外分娩镇痛。镇痛药物分别为0.1%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mg/L和O.07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0.5mg/L,镇痛模式为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单次给药剂量为7ml,间隔30min。镇痛前记录产妇一般情况、宫口扩张和体温。镇痛期间记录产妇发热率、产程时间及新生儿情况。镇痛前采集产妇静脉血,胎儿娩出即刻采集产妇静脉血及脐带血,测定IL-6。结果①两组产妇镇痛前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期间H组发热率明显高于L组(40%比17%,P〈O.05).②H组产妇的第二产程和镇痛时间分别为(75±28)min和(229±102)min,明显长于L组的(53±27)min和(180±64)min(P〈0.05),第一产程、第三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两组产妇胎儿娩出即刻静脉血IL-6[H组(61±93)ng/L,L组(47+27)ng/L]均较镇痛前明显增高[H组(9.6±10.0)ns/L,L组(6.4±1.2)ng/L(P〈0.01)],但两组间各时间点产妇静脉血和胎儿娩出即刻脐带血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发热产妇的镇痛时间较长(P〈0.01),第三产程时间较短(P〈0.05),顺产率较低,剖宫产率较高(P〈0.01),各时间点产妇静脉血和胎儿娩出即刻脐带血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0.5mg/L间断硬膜外注射比较,0.075%�
岳红丽王雷王亚男刘丽王雅杰韩如泉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分娩白细胞介素-6
开放式产房与传统产房院感监测指标的比较与分析
目的:分析和比较开放式产房与传统产房院感监测结果,以探讨开放式产房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在某妇幼保健院的大产房不同的分娩间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采用开放式产房管理模式,即进入产房取消佩戴帽子口罩、更换拖鞋和隔离衣以及加强保洁...
李海苗林嫦梅赵莉王亚男王慧禹卢新李彦飞
出汗对早期正常新生儿低血糖的预筛重要性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两小时内中,观察其出汗现象与低血糖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8月1日至2016年5月1日间于某妇幼保健院产房自然分娩的(足月)4707例新生儿(生产史正常,孕母无合并症),(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孕母合并糖尿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者、合并分娩时胎儿窘迫需送入新生儿科观察者等低血糖高危人群除外)。于同一环境温度下,常规进行皮肤接触、早吸吮,新生儿出生后两小时内,每十五分钟巡视一次,观察新生儿有无出汗并伴随低体温、吸吮无力、肤色苍白或发绀等,对出汗者给予(新生儿科)监测末梢血糖水平。结果:共有53名多新生儿有出汗现象,其中诊断低血糖(<2.2mmol/L)33例(62.26%),血糖值在2.2~2.6mmol/L需新生儿科留观为11例(20.76%)。结论:新生儿出汗往往预示着低血糖的发生,在第四产程母婴护理中,应引起产房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及早发现,及时干预,积极治疗,避免血糖偏低的持续状态,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李彦飞王亚男李鹏飞
关键词:出汗正常新生儿低血糖第四产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