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峰 作品数:8 被引量:2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航天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血浆脑利钠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水平变化在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的临床意义。方法57例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入院检测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肺动脉压,经治疗3-4周后患者症状缓解,在出院前后再次复查血清脑利钠肽水平、肺动脉压,对比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同时选择34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及42例健康体检者检验血浆脑利钠肽作为参照组。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源性心脏病患者急性加重期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相对于缓解期患者显著升高(P<0.01)。结论血浆脑利钠肽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敏感检测指标,其测定值伴随着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及肺动脉压力的降低而降低。 刘亚峰 雷芸 聂晓莉 张慧娟 任冠军 闫春良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脑利钠肽 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疗前后的分析 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通过对比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加重期(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C反应蛋白(CRP)变化,评价其在AECOPD的诊疗中的作用。方法检测入院患者的AECOPD老年患者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症状缓解,并比较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CRP作为反映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在疗效上比WBC更迅速、敏感。结论 CRP是一种检测细菌性感染的敏感指标,对AECOPD的诊断和治疗有显著的指导作用。 刘亚峰 闫春良 薛旗山 赵秋红 雷芸 聂晓莉 张慧娟关键词:C反应蛋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炎症细胞和临床特征对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被引量:2 2024年 目的分析炎症细胞和临床特征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在该院行ICIs治疗的163例Ⅲ期和Ⅳ期NSCLC患者资料。治疗6~8周进行CT检查,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客观缓解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患者]和非客观缓解组[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患者]、疾病控制组[CR+PR+SD患者]和非疾病控制组[PD患者]、持久临床获益(DCB)组和非DCB组。比较不同组间的临床特征和炎症细胞指标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炎症细胞指标对DCB的预测效能。无进展生存(PFS)时间、总生存(OS)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疾病控制组淋巴细胞计数(ALC)高于非疾病控制组,中性-淋巴细胞比率(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单核-淋巴细胞比率(MLR)低于非疾病控制组(P<0.05)。DCB组鳞癌、TNM分期Ⅲ期、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0~1、有不良反应的患者比例高于非DCB组(P<0.05),PLT、NLR、PLR、MLR低于非DCB组(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LT、NLR、PLR、MLR可作为预测DCB的指标,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3、0.602、0.635、0.604,最佳截断(cut off)值分别为187×109/L(P=0.004)、5.0(P=0.026)、235(P=0.003)、0.35(P=0.02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非鳞癌[包括腺癌(HR=1.565,95%CI:1.057~2.316)和其他(HR=2.285,95%CI:1.326~3.936)、ECOG评分2~3分(HR=2.375,95%CI:1.652~3.415)、AMC≥0.65×109/L(HR=1.847,95%CI:1.160~2.938)、PLR≥235(HR=1.557,95%CI:1.016~2.386)是PFS时间较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ECOG评分2~3分(HR=4.615,95%CI:2.882~7.391)、AMC≥0.65×10^(9)/L(HR=5.161,95%CI:2.984~8.925)、PLR≥235(HR=1.732,95%CI:1.059~2.833)是OS时间较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有不良反应(HR=0.472,95%CI:0.294~0.757)是OS时间较短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PLT、AMC、NLR、MLR、PLR较低,ALC较高,鳞癌,TNM为Ⅲ期,ECOG评分0~1分 郑清月 闫春良 薛旗山 刘亚峰 马丽云 任喜艳关键词:炎症细胞 非小细胞肺癌 预后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Th17/Treg免疫平衡与MP-IgM抗体滴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2025年 目的分析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者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与肺炎支原体(MP)-IgM抗体滴度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3年12月于北京航天总医院治疗的206例MP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MP-IgM抗体滴度分为低滴度组(n=57)、中滴度组(n=90)和高滴度组(n=59),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18)和预后不良组(n=88)。采用广义相加模型(GAM)分析MP-IgM抗体滴度与相关因素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分析剂量反应关系,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及计算表分析交互作用,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MP-IgM抗体滴度、Th17/Treg比值对MPP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与低滴度组相比,中滴度组和高滴度组患者的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更高,Treg细胞百分比更低(P<0.05);与中滴度组相比,高滴度组患者的Th17细胞百分比、Th17/Treg比值更高(P<0.05),Treg细胞百分比更低(P<0.05)。GAM分析结果显示,Th17细胞百分比越高、Treg细胞百分比越低、Th17/Treg比值越高,则MP-IgM抗体滴度越高(P<0.05)。MP-Ig M抗体滴度、胸腔积液、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D-二聚体(D-D)、Th17/Treg比值、抗生素治疗使用时间,均为MP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CS分析结果显示,Th17/Treg比值与预后不良风险存在非线性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Th17/Treg比值(≥0.95)与MP-IgM抗体滴度(高滴度)对MPP患者预后不良存在相加交互作用(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Th17/Treg比值与MP-IgM抗体滴度联合应用对MPP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19(95%CI 0.734~0.881)。结论MP-IgM抗体滴度、Th17/Treg比值均是MPP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且二者对预后不良有相加交互作用;Th17/Treg比值与预后不良风险呈非线性关� 刘亚峰 闫春良 任冠军 郑清月 雷芸 杨丽霞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 辅助性T细胞17 抗体滴度 血清离子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影响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清钾、钠、氯离子浓度对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6-01-2023-06-01在北京航天总医院行ICI单药或联合治疗的149例Ⅲ期或Ⅳ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分为客观缓解[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组(51例)和非客观缓解[疾病稳定(SD)+疾病进展(PD)]组(98例)以及疾病控制(CR+PR+SD)组(105例)和PD组(44例),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治疗前后血清钾、钠、氯离子差异。Cox单因素和多因素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相关因素。结果CR+PR组和SD+PD组,组间各离子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PD组相比,CR+PR+SD组pre-Na^(+)(141.8±4.4 vs 139.9±5.6;t=2.289,P=0.024)、post-Na^(+)(141.0±4.6 vs 139.0±5.5;t=2.152,P=0.035)、post-Cl^(-)(103.2±3.1 vs 101.6±4.4;t=2.285,P=0.026)和post-Na^(+)+Cl^(-)(244.3±6.7 vs 240.6±9.3;t=2.706,P=0.008)较高。Cox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re-Na^(+)<137 mmol/L[HR(95%CI)为1.591(1.027~2.464),P=0.038]和pre-Cl^(-)<101 mmol/L[HR(95%CI)为1.571(1.056~2.336),P=0.026]是较短PFS的危险因素;pre-Na^(+)<137 mmol/L[HR(95%CI)为1.971(1.170~3.321),P=0.011]、(pre-Na^(+)+Cl^(-))<241 mmol/L[HR(95%CI)为1.703(1.070~2.713),P=0.025]和post-Na^(+)<137 mmol/L[HR(95%CI)为1.687(1.061~2.684),P=0.027]是较短OS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post-Na^(+)<137 mmol/L[HR(95%CI)为1.632(1.010~2.639),P=0.046]是较短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接受ICI治疗的NSCLC患者中较高血清钠离子和氯离子浓度预示着较好的预后结果。 郑清月 闫春良 赵秋红 薛旗山 刘亚峰 马丽云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影响因素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8月北京航天总医院收治的307例老年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GNRI评估,并以传统营养评价为金标准分析GNRI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指标,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金标准确定营养不良者148例,营养正常者159例。GNRI评估营养不良者139例,敏感度为88.51%,特异度为94.97%,准确度为91.86%。根据GNRI分为营养不良组(GNRI<92)139例与营养正常组(GNRI≥92)168例。营养不良组与营养正常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病程、严重程度分级、血清白蛋白、6 min步行距离、急性加重次数、第一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FEV1/FV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BMI、病程、严重程度分级、血清白蛋白、急性加重次数是老年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GNRI对老年COPD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可作为临床营养评估的有效工具。高龄、BMI、病程、病情严重程度、血清白蛋白、急性加重次数均为老年COP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应予以重视。 张丹丹 侯杰 刘亚峰 王伟 雷芸 刘美荣 魏士刚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营养风险筛查 肺功能 动脉血气分析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顺铂腔内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分析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运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以及顺铂(DDP)腔内化疗开展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非小细胞癌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先将两组患者的胸腔积液排除干净之后,针对观察组患者使用60mg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以及60mg顺铂开展联合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是仅仅采用60mg顺铂实施腔内化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以及毒副作用情况。结果在完成治疗之后,观察组患者中的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均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而在毒副作用方面两组患者则不存在显著差异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以及顺铂腔内化疗量和治疗的模式能够对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起到更加显著的作用,安全性良好,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刘亚峰 黄敏 姚伟荣关键词:恶性胸腔积液 非小细胞癌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 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