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军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淀粉样
  • 1篇淀粉样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动物行为
  • 1篇多巴
  • 1篇多巴胺
  • 1篇多巴胺受体
  • 1篇依达拉奉
  • 1篇依达拉奉治疗
  • 1篇受体
  • 1篇纹状体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脑梗
  • 1篇脑梗塞
  • 1篇脑梗死
  • 1篇急性
  • 1篇急性脑梗死
  • 1篇梗塞

机构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苍山县人民医...

作者

  • 3篇刘军
  • 1篇王善广
  • 1篇刘振国
  • 1篇陈生弟
  • 1篇乐卫东

传媒

  • 1篇国外医学(老...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大鼠纹状体区多巴胺受体的变化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目的研究大鼠黑质区注射脂多糖(LPS)后,纹状体区多巴胺2型受体(D2R)亚型mRNA含量的变化,初步探讨DR和PD发病的关系。方法利用立体定向技术将LPS注入大鼠单侧黑质区,注射后21天左右,以阿扑吗啡诱导大鼠旋转,R...
刘军陈生弟刘振国乐卫东
关键词:多巴胺受体纹状体动物行为
文献传递
东凌克栓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2006年
目的:观察东凌克栓酶(DF-521)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平行、设立对照组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5例,随机分成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给予DF-521 10U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3d,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10d,对照组给予红花20mL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0d,大剂量VitC 4g静脉滴注,每日1次,共10d,阿斯匹林100mg口服,每日1次,VitE 0.1g口服,每日1次,根据脑卒中病人临床疗效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定,并监测治疗前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FDP)、血小板、血细胞比容、出血凝血时间、肝肾功能。结果:4周后治疗组基本治愈率(34.4%)及显著进步率(43.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基本治愈率(15.1%)及显著进步率(18.2%),治疗后全血粘度、纤维蛋白原(FDP)较前明显下降,而血小板、血细胞比容、出凝血时间及肾功能无明显改变;并且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东凌克栓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是安全有效的。
王善广刘军
关键词:依达拉奉急性脑梗塞
β淀粉样蛋白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00年
大脑皮层细胞外间隙的β淀粉样蛋白沉积是阿尔茨海默病最基本的两个组织病理特征之一,其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未完全明了。近年研究表明,β淀粉样蛋白在促进神经元细胞凋亡方面起重要作用,它可通过多种途径引发细胞凋亡,其他一些致病因素也可直接或间接通过β淀粉样蛋白加速神经元的细胞凋亡,其他一些致病因素也可直接或间接通过β淀粉样蛋白加速神经元的细胞凋亡。
刘军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细胞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