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璟

作品数:12 被引量:68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沙市科技计划项目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血压
  • 4篇高血压
  • 4篇H型
  • 4篇H型高血压
  • 2篇血症
  • 2篇药物
  • 2篇酸血症
  • 2篇纳米
  • 2篇光热
  • 2篇靶向
  • 2篇半胱氨酸
  • 1篇胆固醇
  • 1篇胆固醇比值
  • 1篇低氧
  • 1篇低氧环境
  • 1篇养老
  • 1篇养老模式
  • 1篇腰围
  • 1篇药物释放
  • 1篇药物载体

机构

  • 11篇湖南省人民医...
  • 4篇湖南师范大学
  • 4篇南华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11篇李璟
  • 6篇彭倩
  • 5篇王晨旭
  • 4篇王佳
  • 4篇曾丹
  • 4篇李璟
  • 4篇王佳
  • 4篇洪秀琴
  • 4篇杨凡
  • 2篇李强翔
  • 2篇张丹丹
  • 2篇王华
  • 1篇彭倩
  • 1篇胡崇宇
  • 1篇杨凡
  • 1篇王淑玲
  • 1篇洪秀琴
  • 1篇秦爱平

传媒

  • 3篇激光生物学报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尿酸血症与H型高血压之间的年龄依赖性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探讨湖南省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与H型高血压之间年龄依赖的关联性,为H型高血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整群抽样方法调查湖南省6个地区30~90岁的常住社区高血压居民,通过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血液生化指标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学方法分析不同年龄层高尿酸血症与H型高血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纳入1395名研究对象,其中H型高血压86.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60岁人群,非高尿酸血症与高尿酸血症人群间H型高血压患病率、教育程度、BMI、ALT、STP、Cr、BUG、TG、VLDL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60岁人群,非高尿酸血症与高尿酸血症人群之间ALT、STP、Cr、BUG、TG、TC、VLD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伴有高尿酸血症使H型高血压事件的发生风险显著增加(P=0.001,OR=2.24,95%CI=1.37~3.67)。年龄分层,仅≤6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是H型高血压事件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7,OR=2.36,95%CI=1.26~4.41)。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60岁,尿酸与性别、总蛋白、VLDL的交互作用影响H型高血压(女性:P=0.040,OR=0.826,95%CI=0.69~0.99;STP:P=0.028,OR=1.007,95%CI=1.001~1.012;VLDL:P=0.011,OR=1.183,95%CI=1.04~1.35);>60岁,尿酸仅与VLDL存在交互作用影响H型高血压(P<0.001,OR=1.698,95%CI=1.262~2.285)。结论≤60岁人群,高尿酸血症是H型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
张丹丹张丹丹洪秀琴李璟王佳陈建
关键词:H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高尿酸血症
湖南地区社区成年居民体质指数、腰围与H型高血压患病关系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社区成年居民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H型高血压患病的关系,为H型高血压的早期预防和社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湖南省长沙、衡阳、永州、株洲、湘西、岳阳6个地区抽取4012名≥30岁社区成年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湖南地区4012名社区成年居民中,低体重218人(5.4%),正常体重2210人(55.1%),超重1241人(30.9%),肥胖343人(8.5%);非中心性肥胖1513人(37.7%),中心性肥胖2499人(62.3%)。湖南地区低体重、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社区成年居民的H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2.39%、15.57%、23.93%和35.57%,非中心性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社区成年居民的H型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2.82%和23.85%,不同BMI、WC社区成年居民H型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吸烟情况和饮酒情况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超重(OR=1.783,95%CI=1.486~2.140)、肥胖(OR=3.256,95%CI=2.505~4.233)和中心性肥胖(OR=2.198,95%CI=1.829~2.641)是湖南地区社区成年居民H型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低体重(OR=0.547,95%CI=0.352~0.851)是湖南地区社区成年居民H型高血压患病的保护因素。结论湖南地区社区成年居民BMI和WC与H型高血压患病具有相关性。
张影王佳曾丹王佳曾丹张丹丹李璟
关键词:H型高血压
基于包裹染料木黄酮的甘露糖靶向长循环纳米脂质体抗肿瘤效应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超声薄膜水化法制备包裹大豆异黄酮主要功能成分染料木黄酮(Ge)的甘露糖修饰聚乙二醇化纳米脂质体(man-PEG@LP/Ge)。伴刀豆球蛋白A(Con A)凝集实验证实甘露糖能够成功修饰在纳米脂质体表面。man-PEG@LP/Ge呈规则的球形,大小分布均一,颗粒分散性好。其粒径为(270±15)nm,Zeta电位为+7.5m V。由于聚乙二醇(PEG)长链的空间位阻效应和颗粒所带正电荷的排斥作用实现了较强的结构刚性和较好的稳定性。流式细胞术的结果表明:man-PEG@LP/Ge能够特异性的识别甘露糖受体高表达的人肝癌Huh-7细胞。细胞毒理实验证明:药物载体man-PEG@LP本身没有毒副作用,生物相容性较好。细胞水平和动物水平的肿瘤杀伤实验结果表明:运载药物之后的man-PEG@LP/Ge在甘露糖介导的"主动靶向"作用下高效而特异性的进入肿瘤细胞,对肿瘤组织进行了有效地杀伤。
杨凡秦爱平李璟彭倩王晨旭洪秀琴
关键词:大豆异黄酮染料木黄酮纳米脂质体药物载体
pH和近红外光双响应的包裹二硫化钼纳米片和阿霉素的金属-有机框架ZIF-8用于肿瘤化学/光热协同治疗被引量:6
2019年
利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包裹二硫化钼(MoS 2)纳米片和阿霉素(DOX)构建一种可通过酸性pH和近红外(NIR)光双触发的肿瘤化学/光热协同治疗体系。首先,通过水热反应和超声处理制备粒径为~100 nm、厚度为0.3~1.4 nm的MoS 2纳米片。然后,通过一步法将可酸降解的金属-有机框架ZIF-8包裹在所制备的MoS 2纳米片上,并同时装载抗肿瘤药物DOX,形成装载DOX的ZIF-8包裹MoS 2纳米复合物(DOX/MoS 2@ZIF-8)。将该纳米复合物应用到肿瘤细胞的化学/光热协同治疗:当处于酸性条件(例如:溶酶体中pH大约为5)和NIR激光(780 nm,2.1 W/cm 2)照射的情况下,DOX/MoS 2@ZIF-8纳米复合物上包裹的ZIF-8金属-有机框架会发生酸降解,释放出所包裹的DOX,细胞质中的DOX可以进入细胞核中诱导细胞凋亡;同时,MoS 2纳米片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热能,光致高温同样能诱导细胞凋亡,因此,化学/光热协同肿瘤治疗得以实现。细胞存活率试验证明:该DOX/MoS 2@ZIF-8纳米复合物在SMMC-7721细胞上表现出良好的化学/光热协同治疗作用,能够对肿瘤细胞进行高效地杀伤。
李璟彭倩王丽姣王晨旭杨凡
低氧环境下PlncRNA-1通过上调CBR3促进胶质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和M1极化
2022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上调的长非编码RNA-1(prostate cancer up-regulated long non-coding RNA-1,PlncRNA-1)对低氧环境下胶质瘤相关的巨噬细胞浸润和极化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低氧诱导胶质瘤细胞U87,检测Control组和低氧Hypo组中PlncRNA-1和羰基还原酶3(carbonyl reductase 3,CBR3)的表达。低氧的U87细胞分为4组,即U87细胞转染PlncRNA-1过表达质粒组(pcDNA-PlncRNA-1组)、空载体组(pcDNA-Empty组)、联合转染pcDNA-PlncRNA-1和CBR3的沉默寡核苷酸序列(si-CBR3)组(pcDNA-PlncRNA-1+si-CBR3组)及联合转染pcDNA-PlncRNA-1和si-CBR3的阴性对照组(pcDNA-PlncRNA-1+si-NC组),并分别与THP-1细胞在低氧环境下共培养。采用流式细胞术或者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RT-qPCR)法检测这4组中THP-1细胞的M1型标志物(CD163、IL-12、TNF-α)、M2型标志物(CD86、IL-10、趋化因子CCL-22)的变化;采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THP-1细胞迁移能力。结果:Hypo组PlncRNA-1和CBR3的表达水平均高于Control组(均P<0.05);pcDNA-PlncRNA-1组的CBR3表达水平明显高于pcDNA-Empty组(P<0.05)。对比pcDNA-Empty组,pcDNA-PlncRNA-1组胶质瘤细胞与THP-1细胞共培养促进THP-1细胞向M1表型转变,并且促进THP-1细胞迁移(均P<0.05)。而对比pcDNA-PlncRNA-1+si-NC组,pcDNA-PlncRNA-1+si-CBR3组抑制THP-1细胞向M1表型转变,并且抑制THP-1细胞迁移(均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低氧环境下PlncRNA-1通过上调CBR3促进胶质瘤相关巨噬细胞浸润和M1极化。
彭倩薛智李璟王丽姣王淑玲
关键词:巨噬细胞浸润
推动大数据背景下精细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被引量:20
2018年
医养结合指的是将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达到社会资源利用率最大化。通常所说的养老院是指掌管老人的一般护理和组织一些平常活动,并以一个社区或公寓的形式进行管理。而医养结合模式指的是养老院的医疗设施依靠于医院,老年人在得到生活上照顾的同时,患病也能及时得到专业医生的诊治和专业人员的护理,使老年人尽快康复,康复后也能得到定期的健康体检。当老年人身体恢复健康后又可住回养老院,与其他老年人一起继续生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及其产生的疾病形态慢性化、健康问题障碍化等,都无法避免地使医疗使用率得到了上涨。
王梦婕李雅嘉李强翔王晨旭王华李璟
关键词:大数据精细化养老模式
基于装载白藜芦醇的脂质体包裹介孔碳纳米管用于靶向及近红外激光触发的化疗/光热协同肿瘤治疗被引量:5
2020年
为解决白藜芦醇(Res)因水溶性小、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而在临床的应用受到限制的问题,将叶酸-聚乙二醇-脂质体(FA-PEG-Lip)、介孔碳纳米管(MCN)和Res混合并超声处理,制备得到装载Res的FA-PEGLip包裹的MCN(FA-PEG-Lip@MCN/Res)纳米体系。所获得的FA-PEG-Lip@MCN/Res具有纳米级尺寸[宽:(80±10)nm;长:(600±100)nm]、负的表面电荷(-10.2 mV)、出色的载药量(131.59 mg/g MCN)、良好的溶液分散性和近红外(NIR)激光刺激-响应释放能力等特点。由于叶酸受体介导的靶向运输,FA-PEG-Lip@MCN/Res纳米体系可以高特异性地将所运载的Res转运到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毒性试验表明,未装载药物的FA-PEG-Lip@MCN其本身生物相容性良好,适于作为药物载体。一系列细胞水平及活体水平的肿瘤治疗试验证明,在NIR激光照射下,该FA-PEG-Lip@MCN/Res纳米体系表现出良好的化疗/光热协同治疗作用,能够对肿瘤进行高效地杀伤。总而言之,该FA-PEG-Lip@MCN/Res纳米体系能够同时实现提高Res的水溶性、增强Res的稳定性、延长Res在小鼠体内的半衰期、叶酸受体靶向、NIR激光刺激-响应释放以及肿瘤协同治疗等诸多功能,有望进一步推动Res在临床的应用。
李璟伍旭彭倩王晨旭杨凡
关键词:白藜芦醇叶酸靶向
槲皮素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脑损伤的影响机制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槲皮素(Que)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大鼠脑损伤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颈内动脉穿刺法制备蛛网膜下腔出血大鼠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假手术(Sham)组、SAH组、SAH+Que 50 mg/kg组和SAH+Que 100 mg/kg组,每组15只。造模成功30 min后,腹腔注射槲皮素,干预23 h后对各组进行Garcia神经功能评分,干湿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伊文斯蓝染色检测血脑屏障通透性。免疫荧光染色检测TUNEL阳性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阳性细胞占比,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9、Bax、Bcl-2、Nrf2、HO-1和NQO1蛋白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SAH组Garcia神经功能评分增高,脑组织水含量升高,伊文思蓝含量增加,TUNEL/NeuN双阳性细胞占比增加,LC3/NeuN双阳性细胞占比增加,Cleaved 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均上调,Bcl-2、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均下调;与SAH组比较,SAH+Que 50 mg/kg和100 mg/kg组Garcia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脑组织水含量均减少,伊文思蓝渗出均降低,TUNEL/NeuN双阳性细胞占比均减少,LC3/NeuN双阳性细胞占比均减少,Cleaved caspase-9和Bax蛋白表达均下调,Bcl-2、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均上调。结论槲皮素可减轻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大鼠脑神经细胞损伤,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自噬有关。
薛智彭倩李璟缪昌峰
关键词:槲皮素自噬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损伤
普罗布考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效果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糖普罗布考联合胰激肽原酶对老年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DPN患者126例,分为对照A、B组及观察组,对照A组予普罗布考治疗,对照B组予胰激肽原酶治疗,观察组予普罗布考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比较3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A、B组(P<0.05),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A、B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A、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药胰激肽原酶或普罗布考对比,普罗布考联合胰激肽原酶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提高神经传导速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胡崇宇李雅嘉王晨旭王梦婕王华李璟李强翔
关键词:胰激肽原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和H型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目的探讨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取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以湖南省6个城市的社区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的方式来收集研究对象的资料。采用回归分析的统计学方法分析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与H型高血压的效应值大小。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538名高血压患者,其中H型高血压患者共有1 311人(85.24%),男性766人(49.80%)。TG/HDL-C与H型高血压的关系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通过阈值效应分析得出:模型1与模型2的对数似然比检验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3),进一步证实了TG/HDL-C与H型高血压之间是曲线关系。在模型2中可知:在拐点2.22之前,TG/HDL-C每增加一个单位发生H型高血压的风险增加52%(OR=1.52, 95%CI=1.16, 2.00, P=0.002);在拐点2.22之后,TG/HDL-C每增加一个单位发生H型高血压的风险降低3%(OR=0.97, 95%CI=0.90, 1.04,P=0.401)。结论在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中TG/HDL-C与H型高血压呈现倒U型的曲线关系,并存在饱和阈值效应。
陈建洪秀琴王佳王佳曾丹王佳
关键词:H型高血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