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伟宪

作品数:10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心肌
  • 4篇动脉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3篇心病
  • 3篇心肌梗死
  • 3篇心脏
  • 3篇型心
  • 3篇梗死
  • 3篇冠心病
  • 2篇丁胺
  • 2篇多巴
  • 2篇多巴酚丁胺
  • 2篇心动图
  • 2篇心肌病
  • 2篇心室
  • 2篇心室收缩
  • 2篇心室收缩功能
  • 2篇异舒吉
  • 2篇原位

机构

  • 10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10篇杨伟宪
  • 7篇乔树宾
  • 6篇杨跃进
  • 5篇胡奉环
  • 4篇刘蓉
  • 3篇王娟
  • 3篇高晓津
  • 3篇罗晓亮
  • 3篇郭超
  • 2篇吴元
  • 2篇袁建松
  • 2篇段欣
  • 2篇张峻
  • 2篇胡小莹
  • 2篇田涛
  • 1篇陈珏
  • 1篇吴永健
  • 1篇高润霖
  • 1篇李建军
  • 1篇陈纪林

传媒

  • 3篇中国循环杂志
  • 3篇中国分子心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2003年全...

年份

  • 1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0
  • 3篇200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异舒吉及其合用的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存活心肌的研究
杨伟宪
关键词:冠心病超声心动图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对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左心室重构及收缩功能的作用
本文目的是评价冠状动脉血运重建(CRV)术对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的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重构及收缩功能和改善作用.方法是接受CRV术患者26例,其中冠状动脉旁路植移术12例,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十支架14...
杨跃进杨伟宪胡奉环尤士杰王燕武叶苓陈纪林高润霖陈在嘉
关键词:冠状动脉血运重建术左心室收缩功能室壁运动异常左心室重构
文献传递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状动脉原位病变中的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评估在冠状动脉原位病变中应用药物洗脱球囊(drug coated balloon, DCB)的治疗效果。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并在术后3~6个月接受造影复查的冠状动脉原位病变患者。结果共入选患者22例,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54±12)岁。共干预病变22处。直径22.8 mm病变6处(27%),分叉病变7处(32%),慢性闭塞病变4处(18%)。靶病变平均长度为(21±7) mm,参考血管直径为(2.3±0.7) mm。术前和术后最小管腔直径分别为(0.5±0.5) mm和(1.5±0.4)mm。无患者在DCB治疗时出现严重夹层。随访期间无患者死亡。1例患者(5%)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事件发生前1个月患者停用抗血小板治疗)。随访时最小管腔直径为(1.5±0.4)mm。晚期管腔丢失为(0.1±0.4)mm,管腔净获得为(0.9±0.4)mm。结论冠状动脉原位病变中应用DCB的短期治疗效果令人满意。
田涛安涛毛懿杨伟宪乔树宾杨跃进
关键词:冠心病
药物洗脱球囊在冠心病原位病变中的安全性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药物洗脱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在冠心病原位性病变中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其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入选2015年1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确诊为冠心病合并原位病变的患者。急性心梗7天内、左主干病变、严重扭曲/钙化病变、预扩张后严重夹层和桥血管病变患者排除在外。结果研究共入选65例患者平均年龄(56.0±10.3)岁,男性占78%。累计干预病变66处。靶病变参考血管直径为(2.5±0.3)mm,长度为(19.0±7.9)mm。有1例(2%)患者在DCB治疗时出现C型夹层,即刻给予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平均随访时间(12.2±5.7个月),无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1例(2%)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并接受了靶病变的再次血运重建(事件发生前一月患者停用抗血小板治疗)。结论 DCB在冠状动脉原位病变中的应用是相对安全的,其长期安全性和有效性需进一步证实。
田涛毛懿杨伟宪乔树宾杨跃进
关键词:冠心病
心脏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与肥厚型心肌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血清β1肾上腺素受体自身抗体(β1ARAb)的浓度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33例HCM患者和40例正常对照,取外周静脉血血清通过ELISA技术测定β1ARAb浓度。收集HCM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血清β1ARAb浓度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 HCM患者血清β1ARAb浓度[48.25(38.41-56.09)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4.51±6.89 ng/ml,P<0.01),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隐匿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LHOCM)和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CM)三种类型患者两两比较血清β1ARAb浓度无显著性差异。有晕厥病史患者的血清β1 ARAb浓度显著高于无晕厥史者(P<0.05)。合并二尖瓣中/重度反流的患者其血清β1 ARAb浓度显著高于不合并者(P<0.01)。最大心室壁厚度(r=0.215,P=0.030)、室间隔厚度(r=0.222,P=0.025)与logβ1 ARAb呈显著正相关。HOCM患者logβ1 ARAb与静息状态左室流出道压差(LVOTG)呈显著正相关(r=0.273,P=0.020)。结论 HCM患者血清β1 ARAb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且其浓度与晕厥史、二尖瓣中/重度反流、最大心室壁厚度、室间隔厚度以及HOCM患者静息LVOTG相关。
段欣罗晓亮刘蓉胡奉环郭超王娟胡小莹高晓津袁建松春语诗杨承志杨伟宪乔树宾
关键词:肥厚型心肌病
不同评分系统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近期死亡预测价值的比较被引量:10
2018年
目的比较目前常用的7种评分系统及改良的CADILLAC-plus评分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近期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6月至2018年1月在阜外医院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126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明确诊断心原性休克后28 d患者是否存活,将患者分为存活组(49例)及死亡组(77例)。分别计算入住冠心病重症监护室(CCU)后24 h内的APACHE Ⅱ、APACHE Ⅲ、SAPSⅡ、PAMI、TIMI-STEMI、TIMI-NSTEMI和CADILLAC评分,并通过对CADILLAC评分进行改良获得CADILLAC-plus评分,比较不同评分系统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发病后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的APACHE Ⅱ、APACHE Ⅲ、SAPS Ⅱ、PAMI、TIMI-STEMI、TIMI-NSTEMI、CADILLAC和CADILLAC-plus评分均高于存活组[分别为(28.9±10.2)分比(21.8±8.3)分、94.0(57.0,114.0)分比57.0(45.4,81.5)分、62.0(46.0,81.0)分比47.0(41.5,60.5)分、7.0(6.0,9.0)分比6.0(6.0,7.5)分、10.0(9.0,11.0)分比9.0(8.0,10.0)分、4.0(3.0,5.0)分比3.0(3.0,4.0)分、10.0(7.0,12.0)分比7.0(5.0,9.0)分和10.0(8.0,14.0)分比7.0(5.0,10.0)分,P均〈0.01]。APACHE Ⅱ、APACHE Ⅲ、SAPS Ⅱ、PAMI、TIMI-STEMI、TIMI-NSTEMI和CADILLAC评分预测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0.797、0.785、0.667、0.657、0.711和0.821,截断点分别为27.5、79.5、66.0、8.5、10.5、3.5和8.5分,敏感度分别为0.766、0.844、0.649、0.494、0.494、0.740和0.753,特异度分别为0.816、0.755、0.837、0.204、0.796、0.571和0.755;CADILLAC-plus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5,截断点为9.5分,敏感度为0.896,特异度为0.735,优于其他评分系统。结论目前常用的7种评分系统均可较好地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原性休克患者的近期死亡,而改良的CADILLAC-plus评分的预测能力更佳。
郭超罗晓亮高晓津王娟刘蓉李佳张峻杨伟宪胡奉环吴元杨跃进乔树宾
关键词:心肌梗死休克心原性
心脏M_2乙酰胆碱能受体自身抗体与肥厚型心肌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研究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血清M_2乙酰胆碱能受体自身抗体(M_2-AAb)的浓度及其与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连续入选133例HCM患者为HCM组。HCM组进一步分为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亚组(72)、隐匿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LHOCM)亚组(22)、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NOCM)亚组(39),由于静息状态采血时LHOCM和NOCM患者均无左心室流出道(LVOT)梗阻,又将LHOCM、NOCM患者归为LHOCM+NOCM亚组(61),并与HOCM亚组作比较。另选择经12导联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及血液学常规检验结果证实无器质性心脏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且未服用β受体阻滞剂、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40例受试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入选者取外周静脉血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M_2-AAb浓度。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血清M_2-AAb浓度与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HCM组患者血清M_2-AAb浓度[22.91(17.21,29.64)n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7.14±5.66)ng/ml,P<0.01],且HOCM亚组、LHOCM亚组和NOCM亚组患者两两比较血清M_2-AAb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女性HCM患者M_2-AAb浓度显著高于男性(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有猝死家族史者M_2-AAb浓度显著高于无猝死家族史者(P<0.05)。合并心房颤动、左心房内径≥50 mm或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患者的血清M_2-AAb浓度显著高于不合并这些特征者(P均<0.05)。HCM患者log M_2-AAb与静息状态LVOT压力阶差呈显著正相关(r=0.178,P=0.040),与HOCM组静息LVOT压力阶差呈临界性正相关(r=0.224,P=0.058)。结论:HCM患者血清M_2-AAb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群,性别、是否有猝死家族史可能影响其浓度。合并心房颤动、或左心房内径≥50 mm或合并中-重度二尖瓣反流的HCM患者血清M_2-AAb水平显著升高。HCM患者血清M_2-AAb浓度与静息状态LVOT压力阶差相关。
段欣刘蓉高晓津罗晓亮胡奉环王娟郭超胡小莹春语诗袁建松刘圣文张麟杨伟宪乔树宾
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远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9
2010年
目的:对照分析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女性和男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4-04至2008-12于我院行急诊PCI的STEMI女性患者118例(女性组),另选同期男性患者319例作为对照(男性组)。两组术后6个月后行临床冠状动脉造影随访,所有患者完成1年临床随访。结果:女性组的发病年龄和高血压、糖尿病比例均高于男性组(P均<0.05);吸烟比例低于男性组(P<0.05);三支病变、分叉病变比例女性组高于男性组(P<0.05),女性组靶病变血管直径、靶病变长度均少于男性组(P<0.05),两组患者其余的冠脉造影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应用比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住院期心脏性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组(P<0.05);两组急性心肌梗死再发生率、亚急性血栓发生率、院内靶病变血运重建及住院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08例女性患者和307例男性患者完成1年临床随访,随访结果显示女性组心脏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高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期晚期血栓、支架内再狭窄和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IABP和心源性休克为住院期心脏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和女性为随访期心脏性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与男性相比,女性STEMI患者年龄较高,合并危险因素比例多,女性组住院期和随访期心脏性死亡率高于男性,两者有统计学差别。
黄静涵乔树宾吴永健刘海波陈珏秦学文杨跃进袁晋青徐波姚民胡奉环杨伟宪吴元戴军尤士杰马卫华李建军陈纪林陈在嘉高润霖
关键词:女性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主要不良心脏事件
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异舒吉及其合用的超声心动图检测冠心病左心室收缩功能严重减低患者存活心肌的研究——与<'99m>Tc-MIBI/<'18>FDG SPECT心肌显像对比
目的:1.与<'99m>Tc-MIBI/<'18>FDG双核素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DISA SPECT)心肌显像对比,评价药物负荷超声心动图:小剂量多巴酚丁胺(LDD)、异舒吉(二硝酸异山梨醇酯,Isoket)单用及...
杨伟宪
关键词:存活心肌多巴酚丁胺异舒吉超声心动图
文献传递
冠状动脉“正常”调药后发生冠状动脉痉挛导致急性心肌梗死一例被引量:2
2010年
邵春丽胡奉环乔树宾杨伟宪邱洪张峻刘蓉杨跃进
关键词:冠状动脉痉挛急性心肌梗死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冠脉狭窄濒死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