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学锋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1篇东南
  • 1篇渗吸
  • 1篇离散元
  • 1篇扩散
  • 1篇滑脱层
  • 1篇川东
  • 1篇川东南
  • 1篇窜流

机构

  • 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南京大学
  • 1篇东华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杨学锋
  • 1篇贾东
  • 1篇尹宏伟
  • 1篇汪伟
  • 1篇李博
  • 1篇谢伟

传媒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川东南泸州地区多滑脱层构造特征及变形机制被引量:4
2023年
近年来川东南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逐步向深层领域拓展,尤其是泸州地区显示出3500 m以深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巨大潜力。为了进一步明确泸州地区构造特征及变形机制,依据地震资料对该地区进行了构造解析,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探究了其构造变形的主控因素,恢复了泸州地区中新生代构造演化过程。研究表明:多滑脱层和区域构造挤压是泸州地区构造变形的主要控制因素。受膏盐岩影响,泸州地区发育低陡的盖层滑脱构造,垂向分层明显,形成断展褶皱、滑脱褶皱和滑脱层间隐伏褶皱、双重构造等复合的构造。该区域构造变形主要受下寒武统膏盐岩滑脱作用控制,膏盐岩和页岩滑脱层协调变形向低陡背斜核部聚集。燕山晚期以来,泸州地区多滑脱层沉积伴随区域挤压,发育盖层滑脱的隔档式褶皱;喜山期褶皱带再次隆生,原有的断层和剪切带位移量增大,滑脱层间形成一系列次生断层和隐伏褶皱。背斜处油气藏容易受到破坏,向斜处是页岩气勘探的有利地区,其中对冲型向斜结构相对简单,内部应力相对稳定。
赵圣贤徐雯峤杨学锋尹宏伟李博汪伟张成林贾东刘永旸谢伟张洞君李长圣
关键词:离散元
基质-裂缝间传质规律研究进展
裂缝广泛存在于常规裂缝性油气藏以及进行了大规模水力压裂改造的非常规油气藏中。对于含有裂缝的储层,除在基质和裂缝内分别存在流体运移外,由于基质、裂缝在孔渗等性质上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基质-裂缝间也存在着流体交换。基质-裂缝间...
黄山杨学锋赵圣贤张德良刘东晨刘佳伟杨月
关键词:扩散渗吸窜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