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

作品数:16 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视网膜
  • 7篇网膜
  • 4篇糖尿
  • 4篇糖尿病
  • 4篇玻璃体
  • 3篇新生血管
  • 3篇血管
  • 3篇视网膜病
  • 3篇视网膜病变
  • 3篇手术
  • 3篇细胞
  • 3篇病变
  • 2篇新生血管性
  • 2篇新生血管性青...
  • 2篇糖尿病视网膜
  • 2篇糖尿病性
  • 2篇糖尿病性视网...
  • 2篇糖尿病性视网...
  • 2篇青光
  • 2篇青光眼

机构

  • 9篇潍坊医学院附...
  • 6篇潍坊医学院
  • 1篇胜利油田中心...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安丘市人民医...

作者

  • 15篇李娜
  • 5篇李聪伶
  • 5篇李秀云
  • 4篇王俊
  • 4篇郝风芹
  • 3篇夏飞
  • 2篇曲梅花
  • 2篇赵岩松
  • 2篇康凤英
  • 2篇潘瑞艳
  • 2篇朱艳
  • 2篇韩海林
  • 2篇张伟
  • 2篇王平
  • 2篇陈丽丽
  • 1篇王玉明
  • 1篇郑观荣
  • 1篇杨晓云
  • 1篇张美红
  • 1篇邓爱军

传媒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眼科新进展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军事医学
  • 1篇中华眼外伤职...

年份

  • 5篇2016
  • 4篇2014
  • 3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透明质酸钠在严重的眼球破裂伤一期手术修复中的应用
郝风芹邓爱军李娜冯振华
重硅油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重硅油作为眼内填充物在外伤性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及安全性。方法对15例(16眼)伴有全身外伤的外伤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切除术,术后应用重硅油填充,随诊2~5个月取出重硅油,取油后随访3~6个月,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晶状体情况,视网膜复位情况及硅油乳化情况。结果硅油取出后13例(14眼,87.50%)视网膜平复,11例(12眼,75.00%)矫正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1例(1眼,6.25%)因前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视网膜未复位,再次手术行标准硅油填充,视网膜复位好,另1例(1眼,6.25%)因合并严重的外伤性脉络膜脱离而视网膜无法复位,行眼内容摘除术。患眼重硅油填充术后主要的眼部并发症为硅油乳化,为术后2周至2月,平均乳化时间为(1.28±0.12)月,未引起明显的眼压升高或角膜内皮细胞损伤。结论外伤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用重硅油填充效果良好,无明显并发症,明显提高了患者舒适度,但乳化较快。
李秀云李聪伶朱艳王俊李娜
关键词:重硅油视网膜脱离外伤性玻璃体切除术
脂肪匀浆上清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脂肪细胞的研究
2011年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高度复制和分化潜能的种子细胞,BMSCs可以分化为脂肪细胞,传统的方法是用胰岛素、地塞米松、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mMX)、吲哚美辛中的一种或者联合诱导,但是上述试剂都为化学试剂,因此临床上应用安全性低。
张伟谷圣青李娜唐胜建梁晓琴张美红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细胞分化脂肪细胞上清匀浆BMSCS
洋葱总黄酮对糖尿病大鼠血清及视网膜MDA、SOD的影响
郝风芹曹永亮王平李娜
Endostatin抑制角膜新生血管及影响Flk-1表达的实验研究
2012年
目的建立碱烧伤角膜新生血管(CNV)动物模型,研究内皮抑素Endostatin(ES)对大鼠CNV形成的抑制作用和它对Flk-1表达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碱烧伤后立即球结膜下注射Es(1mg/ml)0.1ml,隔天一次,用等量生理盐水做对照。实验过程中观察大鼠CNV生长情况。免疫组织化学(IHC)检测Flk一1表达。结果(1)正常大鼠角膜未见Flk-1表达。碱烧伤使角膜Flk-1蛋白表达明显增强,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C组Flk-1表达被显著抑制,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3)C组CNV平均生长长度和速度较B组显著被抑制,各时间点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1)碱烧伤后角膜内Flk-1表达显著增加,Flk—1表达增加是碱烧伤后促进CNV形成的重要原因。(2)ES通过抑制Flk—1的表达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了CNV的形成。
王平康凤英邓爱军李娜夏飞
关键词:内皮抑素FLK-1CNV碱烧伤
洋葱总黄酮对大鼠糖尿病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神经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考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探讨洋葱总黄酮对RGCs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50只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DM组),洋葱总黄酮小剂量组(Ⅰ组)、中剂量组(Ⅱ组)和大剂量组(Ⅲ组),每组10只。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按50、100、200 mg/kg剂量每日给予洋葱总黄酮灌胃1次。TUNEL法检测RGCs凋亡并计数凋亡数量。LSAB法检测Bcl-2、Bax在RGCs层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大鼠血糖升高,体质量下降(P<0.01),视网膜中的Bcl-2和Bax表达增强,RGCs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1);与DM组相比,Ⅱ组和Ⅲ组血糖降低(P<0.01),Bcl-2表达增强,Bax表达减弱(P<0.05,P<0.01),RGCs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1),Ⅲ组体质量增加(P<0.05)。结论洋葱总黄酮能促进Bcl-2的表达,抑制Bax的表达,减少DM组RGCs的凋亡,对RGCs具有神经保护作用,从而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起一定的防治作用。
郝风芹李娜
关键词:黄酮类物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硫辛酰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T2DM)大鼠降糖作用的研究
2014年
目的观察硫辛酰维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高脂高糖饲料喂养4周后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随机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胰岛素糖尿病组、硫辛酰维格列汀糖尿病组。分别测定给药后0、0.5、1、2、3、4、5、6、7、8、9、10、12、24h的血糖变化。结果注射链脲佐菌素72h后造模大鼠血糖均明显高于注射前(P%0.05)和正常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胰岛素糖尿病组在注射胰岛素后0.5~4h,血糖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硫辛酰维格列汀糖尿病组在灌胃给药3~10h,血糖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辛酰维格列汀和胰岛素有不同程度的降血糖作用,相比胰岛素,硫辛酰维格列汀降糖作用更加持久。
韩海林董爱国潘瑞艳周洪盼曲俊生王佳李娜陈丽丽曲梅花
关键词:2型糖尿病血糖
Avastin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冻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回顾性研究Avastin玻璃体内注射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冻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5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73例(73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为A、B两组:A组(45例45眼)患者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 0.05mL(1.25mg)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冻术;B组(28例28眼)患者仅行周边视网膜冷冻术。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虹膜新生血管、视力、眼压变化及眼底、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情况,并对两组各时间点患者的眼压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进行比较。结果 A组患者术后第1天虹膜新生血管明显减少、变细,术后第3天17例(17眼)患者虹膜新生血管消失,房角新生血管萎缩,其余患者虹膜及房角表面新生血管明显萎缩变细,隐约可见,术后2周虹膜及房角新生血管消失;B组患者术后第3天及2周时虹膜新生血管明显可见,术后1个月新生血管消失。A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眼压控制好,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为18.24mmHg(1kPa=7.5mmHg)、17.48mmHg、17.35mmHg和16.87mmHg,明显好于B组相应时间点眼压(分别为27.07mmHg、21.23mmHg、19.36mmHg18.39mmHg);A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1527.36mm-2、1548.25mm-2、1502.34mm-2和1532.45mm-2,明显多于B组(分别为1432.54mm-2、1354.67mm-2、1389.24mm-2、1364.57mm-2)。结论玻璃体内注射Avastin可明显减轻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症状,加快新生血管消退,降低患者眼压,保护角膜内皮细胞;联合周边视网膜冷冻术可作为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方法。
李秀云李聪伶王俊李娜赵岩松
关键词:AVASTIN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对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
2014年
目的研究二十二碳六烯酸-磷脂(DHA-PC)对小鼠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溶剂对照组、DHA鱼油+卵磷脂联合用药(DHA+Lecithin)(60+200)mg/kg(阳性对照)、DHA-PC 50、100、200mg/kg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小鼠自由饮食饮水,溶剂对照组小鼠按0.2 ml/10 g的体积灌胃给予生理盐水,DHA+Lecithin(60+200)mg/kg组和DHA-PC 50、100、200 mg/kg组小鼠均按0.2 ml/10 g的体积灌胃给药,1次/d,连续30 d。通过测定小鼠直接睡眠时间、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阈下剂量睡眠发生率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时间,观察DHA-PC对小鼠睡眠的作用。结果 3种剂量的DHA-PC对小鼠体质量均无影响。直接睡眠实验结果表明,3种剂量的DHA-PC对小鼠直接睡眠无影响。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实验结果表明,DHA-PC 50、100、200mg/kg组小鼠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时间分别为(56.2±13.7),(57.9±25.4)及(64.1±18.4)min,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32.9±10.8)min(P<0.05);DHA+Lecithin(60+200)mg/kg组小鼠的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为(38.6±11.7)min,高于溶剂对照组小鼠(32.9±10.8)min,但无明显差异;DHA-PC 200mg/kg组明显高于DHA+Lecithin(60+200)mg/kg组(P<0.05)。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实验结果表明,DHA-PC 200 mg/kg组小鼠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入睡率(70%)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10%)(P<0.05);DHA+Lecithin(60+200)mg/kg组小鼠协同戊巴比妥钠阈下剂量催眠入睡率(60%)明显高于溶剂对照组(10%)(P<0.05)。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期实验结果表明,DHA-PC 200 mg/kg和DHA+Lecithin(60+200)mg/kg组小鼠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时间分别为(22.9±4.1)和(19.5±2.7)min,明显低于溶剂对照组(31.3±6.9)min(P<0.01),且DHA+Lecithin(60+200)mg/kg组小鼠巴比妥钠诱导睡眠潜伏时间为(19.5±2.7)min,明显低于DHA-PC 50和100 mg/kg组,二者分别为(27.3±2.4)和(26.9±4.2)min。结论 DHA-PC具有改善小鼠睡眠的作用。
韩海林杨晓云潘瑞艳周洪盼李娜陈丽丽王玉明薛长湖赵廷坤曲梅花
关键词:小鼠睡眠
caspase-3在多塞平诱导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 探讨caspase-3在多塞平诱导大鼠神经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将PC12细胞接种于培养板中,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10),正常对照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继续培养24 h;多塞平组(D组)培养液中加入多塞平,终浓度为120 μmol/L,孵育24 h;caspase-3抑制剂Z-DEVD-FMK组(Z组)培养液中加入Z-DEVD-FMK,终浓度为10 μmol/L,孵育24 h;多塞平+Z-DEVD-FMK组(DZ组)培养液中加入多塞平和Z-DEVD-FMK,终浓度分别为120和10 μmol/L,孵育24 h.各组处理结束后,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与C组比较,D组和DZ组细胞存活率降低,凋亡率升高(P<0.01),Z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组比较,DZ组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降低(P<0.01).DZ组细胞形态学改变较D组减轻.结论 caspase-3可能介导了多塞平诱发的大鼠神经细胞凋亡.
黄科昌楚云超郑观荣李娜王德伟刘伟伟
关键词:多塞平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细胞凋亡药物毒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