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芹
- 作品数:8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粒径和电解质对废弃钻井液稳定性的影响
- 2019年
- 针对胜利油田废弃钻井液放置和再利用过程中会发生分层的特点,通过全能稳定性分析仪和Zeta电位研究了不同的粒径分布和电解质下废弃钻井液的稳定性,并对其原理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粒径越小,废弃钻井液的稳定性越高,电解质可以显著影响废弃钻井液的稳定性,颗粒聚结是影响废弃钻井液稳定性的主要原因;无论是蒸馏水还是矿化水与废弃钻井液所构成的悬浮体系,当废弃钻井液质量分数为40%时,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该实验结果为研究处理废弃钻井液的新技术提供了可靠的数据。
- 刘博田玉芹朱荣娇朱英月钟晴王占强
- 关键词:粒径电解质稳定性
- T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其结构与性能被引量:6
- 2017年
-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和聚氧乙烯醚功能单体(VO实验室自制)为单体,合成了具有T型结构的两亲丙烯酰胺聚合物。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SEM)、能谱等测试方法表征T型聚合物结构,并对其耐温、抗盐等性能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反应的最佳条件为w(单体)=20%,w(引发剂)=0.15%(以单体总质量计),反应温度为42℃,反应时间为6h,单体转化率82%,相对分子质量为8.2×106。该T型聚丙烯酰胺比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具有更加优越的耐温、抗盐性能。
- 朱荣娇姜微微田玉芹方强钟晴刘博陈雷郭宏伟靳彦欣
- 关键词:最佳反应条件耐温耐盐
- 含氟耐高温型CO_(2)发泡剂的制备与室内评价研究被引量:3
- 2021年
- 以含氟辛基磺酰氟和4,4'-二羟基二苯醚为原料,制备了氟碳双磺酸盐型CO_(2)发泡剂。考察了发泡剂质量分数、发泡温度、压力和矿化度对体系泡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温度和矿化度升高,体系起泡体积和半衰期均减小;压强增大,体系起泡体积和半衰期均增大。当发泡剂质量分数为0.3%时,在150℃、20 MPa和100000 mg/L矿化度下,起泡体积、半衰期和综合指数分别为667 mL、28 min和18676 mL/min。室内封堵实验表明,该发泡剂泡沫封堵效果优异,阻力因子可达32.5。
- 尹相文田玉芹韦雪刘伟伟秋列维王晨
- 关键词:发泡剂耐温
- 钻井液用MOF衍生物封堵-抑制剂的制备与性能被引量:5
- 2020年
- 以六水合硝酸锌、2-甲基咪唑(GC)和乙二胺(EDA)为原料,通过原位功能化法制得MOF-乙二胺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继而与氮丙啶进行一锅法加聚反应,制得了结构外侧富含胺基官能团的纳米级MOF衍生物封堵-抑制剂。研究了该剂的封堵性能、抑制性能及与不同钻井液体系的配伍性。MOF衍生物封堵-抑制剂具有优异的封堵性能,可大幅降低基浆滤失量。6%的钠膨润土基浆在30 min时的总滤失量高达24 mL,而由3%钠土+3%封堵-抑制剂构成的土浆在30 min时的总滤失量仅4.4 mL,远低于基浆的。25%的膨润土在2%的封堵-抑制剂悬浊液中的动切力仅6.5 Pa,膨润土在2%封堵-抑制剂悬浊液中的最终膨胀高度较之在去离子水中降低了76%,泥页岩在2%封堵-抑制剂悬浊液中的滚动回收率达74.23%。以3%封堵-抑制剂取代3种钻井液体系原有的封堵剂与有机抑制剂后,钻井液老化前后的流变性能与API滤失量均维持了稳定,仅HTHP滤失量小幅上升,泥页岩在取代后钻井液中的滚动回收率略有上升。MOF衍生物封堵-抑制剂兼有良好的封堵性能、抑制性能与配伍性。图5表2参17。
- 庄庆佐田玉芹罗跃罗霄辛爱渊唐延彦刘伟伟
- 关键词:氮丙啶有机-无机杂化封堵性能
- 胜利孤东油田含油污泥调堵体系的制备与评价被引量:5
- 2020年
- 为了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以胜利孤东油田的含油污泥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含油污泥的组分和粒径进行了分析,然后对悬浮剂、V(油田污水):V(含油污泥)、交联剂质量分数等进行了优化,最终确定了含油污泥调堵体系的最适宜配方,并对其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0.3%悬浮剂+V(油田污水)∶V(含油污泥)(1∶1~3∶1)+0.3%交联剂配制的调堵体系,凝胶时间为22~28 h;抗老化性能良好,在60℃下保持180 d,黏度保留率大于91%。室内岩心实验表明:调堵体系封堵后封堵率可达94%以上,突破压力达6.2 MPa以上;经过孔隙体积倍数为50的盐水冲刷后,封堵率仍可大于92%,说明该调堵体系具有较好的封堵性能和耐冲刷性能。该调堵技术不仅有助于解决含油污泥的污染问题,同时还可以实现含油污泥的资源化再利用。
- 朱英月梁雪蕊朱荣娇田玉芹田玉芹冯霞
- 关键词:含油污泥粒径封堵率胜利孤东油田
- 辛50耐温抗盐交联聚合物驱油技术研究与试验
- 本文介绍了一种由SC-1有机金属交联剂形成的耐温抗盐交联体系.体系耐温85℃、耐盐80000mg/L,在Ca2++Mg2+≤3000mg/L热稳定性良好,半年粘度保留率大于70%.研究了交联体系的化学交联机理,提出了分子...
- 田玉芹汪庐山吕西辉赵明宸
- 关键词:聚合物驱油交联聚合物采油率
- 文献传递
- 基于分子模拟的抗稀释流度调控体系的分子结构与性能关系被引量:2
- 2021年
- 胜利油田特高含水期油藏的非均质性加剧,现有调控体系SP-01在孤东试验区深度堵调现场试验未达到预期效果,急需对现有调控体系进行分子结构优化改进。传统的人工设计合成、验证的方法耗时耗力,成本太高。本文利用计算机分子模拟进一步认识调控机理,研究了聚合物分子结构与分子的流体力学体积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间的关系,得到了最优的分子结构,按该结构室内合成了聚合物,并对比分析了该聚合物和聚合物SP-01的增黏性能。分子模拟结果显示,聚合物分子结构与分子的流体力学体积或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能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关系,需根据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疏水碳链长度和微嵌段长度的变化确定最佳值。室内新合成聚合物NSP-02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增黏能力均强于聚合物SP-01。室内实验验证结果与计算机分子模拟结果相吻合,计算机分子模拟能够更加快速有效地指导人工合成。
- 王增林史树彬田玉芹刘希明胡秋平王捷
- 关键词:分子动力学模拟疏水缔合聚合物
- 一种流度调控剂的合成及其在孤东油藏的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针对胜利油田孤东油藏现场深部调驱段塞试验效果不理想、油藏适应性差的问题,开发具有良好油藏适应性的高效流度调控剂。方法以丙烯酰胺和十六烷基烯丙基二溴化四甲基乙二铵(CDAD)为共聚单体,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一种流度调控剂,采用FTIR和^(1)H-MNR确认了调控剂分子结构,结合黏度、动态光散射、Waring剪切、岩心流动等测试系统地研究了流度调控剂的油藏适应性。结果在优化确定的最佳反应条件(单体总质量分数为25%、氧化还原型复合低温引发剂(DW-A+DW-B)质量浓度为80 mg/L、pH值为8、尿素质量分数为0.5%)下合成的流度调控剂HAWSP-1具有良好的油藏适应性,当质量浓度为2000 mg/L时,黏度可达238.3 mPa·s,高速剪切后黏度保留率大于83%,当质量浓度为400 mg/L时,主要粒径分布在2.30~7.50μm,在渗透率为700×10^(-3)μm^(2)的岩心上建立较高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的同时,呈现出较低的动态滞留量(256.62μg/g),在平均渗透率为2500×10^(-3)μm^(2)的3层非均质岩心驱油实验中,可提高采收率20.25%。结论引入疏水单体,通过对分子结构的设计与合成条件的优化,可明显提升流度调控剂的溶液性能,还可在保证注入性的前提下呈现较好的非均质调驱性能,在非均质高含水油藏深部调驱中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推广意义。
- 王增林史树彬刘希明宋岱锋田玉芹王捷梁严
- 关键词:缔合聚合物油藏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