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
- 作品数:19 被引量:50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江苏省卫生厅面上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磨牙检测片在夜磨牙定量诊断研究中的应用效果
- 目的:观察磨牙检测片在夜磨牙定量诊断研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30名夜磨牙患者,在正中矢状面旁9cm、正中冠状面前4cm左右,通过前后和左右的微移来确定最终能引起连续5个运动诱发电位的最小磁刺激强度所在的点即为热点,该...
- 张红
- 关键词:夜磨牙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
- 文献传递
- 前牙可摘式舌贴面在夜磨牙患者中应用效果的初步研究
-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可摘式舌贴面在夜磨牙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材料和方法:选择12名夜磨牙患者,全身健康状况良好;无严重的咬合紊乱和明显的颞下颌关节病症状,且3个月内未经过夜磨症的治疗。为制取藻酸盐印模,超硬石膏灌注模型,在...
- 张红
- 关键词:夜磨牙
- 生物功能性修复系统应用于下颌低平牙槽嵴的修复效果初探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比较生物功能性修复系统(Bio-functionnal Prothetic System,BPS)和传统方法对下颌低平牙槽嵴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0例口颌系统基本正常,下颌牙槽嵴重度吸收的无牙颌患者,分别采用BPS和传统方法进行全口义齿修复,随机选择戴用顺序,在修复后1、3、6个月后分别对义齿的固位力、咀嚼效能进行测定,并在戴用义齿1个月时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在修复后1、3、6个月,BPS全口义齿的下颌义齿固位力高于传统全口义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全口义齿吸光度值作比较,在各个检测时期,BPS组吸光度值保持稳定,均高于传统全口义齿(P<0.05),传统全口义齿在3个月和6个月后吸光度值有所回升,与第1个月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但仍低于同时期的BPS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BPS组的主观满意度明显高于传统组;6个月后,10位患者均表示BPS全口义齿更舒适,不容易脱落。结论采用BPS完成的义齿修复应用于下颌低平牙槽嵴的无牙颌患者时,能取得更好的修复效果。
- 王栋张红周文富
- 关键词:固位力咀嚼效能
- 种植基台几何形状对氧化锆冠轴向固位力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种植基台龈高度、聚合角度、基台直径对于氧化锆冠轴向拉伸力的影响,以及龈高度、聚合角度、基台直径三者之间有无交互作用。方法 通过Solidworks软件设计出具有聚合角度(12°和6°)、龈高度(3和5 mm)、基台直径(3.5、5和6 mm)的12种基台,每种6个,共72个样本,采用选择性激光熔化(SLM)技术进行3D打印,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D/CAM)制作相应氧化锆冠共72个,粘接48 h后采用万能力学试验机进行轴向拉伸测试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在轴向拉伸实验测试中,固位力表现为直径3.5 mm组<5 mm组<6 mm组(P<0.05);固位力表现为聚合度6°组>12°组(P<0.05);固位力表现为龈高度5 mm组>3 mm组(P<0.05)。三者之间不具有交互作用,其中龈高度和直径及聚合度和直径间具有交互作用,当龈高度为3 mm,直径3.5 mm组与直径5 mm组间的固位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当聚合度为12°,直径5 mm组与直径6 mm组间的固位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化锆冠固位力随着基台直径的增大,聚合度的减小,龈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当龈高度较低时,减小聚合度比增加基台直径更重要;修复间隙较小时,在保证聚合度较小的情况下,选择小直径的基台,也能产生较好的固位能力。
- 张红俞青
- 关键词:聚合度直径全冠固位力
- 重度酸蚀性牙齿磨损患者微创咬合重建与美学修复一例被引量:7
- 2018年
- 酸蚀性牙齿磨损(erosive tooth wear),俗称酸蚀症,是指化学和机械因素导致的牙体硬组织进行性丧失,各种内外源性酸作用于易感的牙齿是引起酸蚀症的主要原因。
- 黄丽娟骆小平张红
- 关键词:牙齿磨损美学修复咬合重建微创牙体硬组织
- 全口义齿型对不同种类食物咀嚼能力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舌侧集中及解剖式两种型全口义齿对不同种类食物咀嚼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2例牙槽嵴条件较差(Atwood分类Ⅲ、Ⅳ类)的牙列缺失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舌侧集中组和解剖式组。在戴用3个月时进行问卷调查,让患者对不同种类食物的咀嚼情况进行评分,评分越低,咀嚼能力越好。结果:舌侧集中组更容易接受红烧肉、生胡萝卜、花生米等食物,其评分显著低于解剖式组;对咀嚼米饭、馒头、烧饼、苹果等食物的评分略低于解剖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舌侧集中全口义齿对较硬较韧食物具有较高的咀嚼能力,能提高牙槽嵴条件较差的无牙颌患者的咀嚼能力,丰富其进食种类,提高生活质量。
- 张红杨洁杨小静黄丽娟孟翔峰
- 关键词:无牙颌全口义齿咀嚼能力
- 精细印模技术用于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评价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对应用精细印模技术的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的临床修复效果进行评价,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1月期间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南京市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的42位游离端牙列缺损患者,采用精细印模技术制取终印模,共制作52件铸造支架可摘局部义齿。采用口内检查和患者评价的方式,在义齿戴用当天、1周、3个月和6个月时对义齿戴用效果进行随访。结果 42位患者,52件义齿初戴时支架就位顺利,固位好,稳定性好。在1周、3个月和6个月的复查中,共出现4件压痛,4件固位力减弱,1件基牙折断,未出现牙周损伤,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精细印模技术用于游离端缺失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的临床效果良好。
- 丁虹张红孟翔峰
- 关键词:牙列缺损可摘局部义齿
- 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不同漂白方式治疗氟斑牙的效果评价
- 2025年
- 目的:评价渗透树脂联合不同的牙齿漂白方式治疗氟斑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例中重度氟斑牙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家庭漂白组和诊室漂白组),每组10例,均先进行微研磨处理牙面,随后分组进行家庭漂白和诊室内漂白,1周后再进行渗透树脂修复。用比色板记录治疗前后牙齿颜色的改善情况,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记录患者的牙齿敏感程度,并评价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家庭漂白组的疗效高于诊室漂白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氟斑牙家庭漂白组的疗效更佳(P<0.05)。进行诊室漂白的10例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敏感症状,家庭漂白组的患者有9例出现敏感症状。所有患者的敏感症状在1周后消失,对治疗满意度超过70%。结论:渗透树脂联合微研磨及漂白治疗氟斑牙的方法安全可靠,对于重度氟斑牙使用家庭漂白效果更加显著。
- 李玥孟翔峰张红陆伟俞青
- 关键词:氟斑牙
- 两种不同牙合平面进行咬合重建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 目的:评价咬合重建患者在功能性与经验性(牙合)平面进行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南京市口腔医院招募20名需进行咬合重建的患者,要求没有明显的关节紊乱症。给患者取两副印模,获取患者的垂直和水平颌位关系,用咬合记录硅橡胶记录颌...
- 李玥张红
- 关键词:功能性咬合重建颌位关系
- 文献传递
- 肌位不稳定伴单侧下颌运动受限的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修复1例被引量:2
- 2024年
- 肌位不稳定伴或不伴下颌运动失调的牙列缺失患者,咬合往往不稳定。常规治疗方法对这类患者的修复效果不佳。本文报道1例肌位不稳定伴单侧下颌运动受限的牙列缺失病例,运用平板型治疗义齿对患者进行神经肌功能训练,获得稳定的咬合及基本正常的下颌运动,在此基础上制作的最终义齿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张红李玥胡姝颖杨小静骆小平
- 关键词:牙列缺失下颌运动肌功能训练全口义齿修复平板型义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