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辉

作品数:6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催化
  • 2篇异相催化
  • 2篇CO
  • 2篇催化剂
  • 1篇电催化
  • 1篇修饰
  • 1篇烧结陶粒
  • 1篇生物质
  • 1篇树状分子
  • 1篇水处理
  • 1篇陶粒
  • 1篇资源化
  • 1篇资源化利用
  • 1篇阻燃
  • 1篇钴源
  • 1篇酰胺
  • 1篇酰化反应
  • 1篇污泥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处理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上...
  • 3篇华侨大学
  • 2篇衢州学院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衢州市农业科...

作者

  • 6篇张辉
  • 3篇熊兴泉
  • 2篇程海翔
  • 1篇杨辉
  • 1篇沈晓莉
  • 1篇徐天有
  • 1篇周海

传媒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有机化学
  • 1篇应用化学
  • 1篇化工进展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6
  • 1篇201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生物质基催化剂在CO_(2)化学转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4年
CO_(2)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C1资源,其特点是无毒、可再生、化学性质稳定和价廉易得.因此,通过化学转化方法将CO_(2)转化为具有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有着重要的意义.由于CO_(2)具有较高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导致基于它的大部分化学转化反应都需要使用高效催化剂.迄今为止,多孔碳、离子液体(ILs)、共价有机框架(COFs)、多孔有机聚合物(POPs)和金属有机框架(MOFs)等均已被用于CO_(2)的化学转化,这些催化体系虽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但也存在诸多缺点,如原料来源较为困难且这些原料大多不可再生,制备过程不绿色或制备成本昂贵.因此,发展天然小分子或天然高分子为原料制备可再生生物质基催化剂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含有天然产物的催化体系,如氨基酸、胆碱、纤维素、壳聚糖和木质素等在以CO_(2)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方面的研究进展.
高晋彬陆颖琪张辉张辉熊兴泉
关键词:化学转化
铜矿尾矿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15年
铜矿开采造成大量尾矿的堆积,在堆积过程中,尾矿不仅占用土地空间,同时还会通过扬尘、渗滤等方式造成大气、地下水的污染,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对铜矿尾矿的有效处理处置显得迫在眉睫。铜矿尾矿内含有丰富的有用成分,表现出明显的资源特征,资源化利用潜力巨大。本文简要概述了目前国内外有关铜矿尾矿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思路和技术方法,主要介绍了采用浮选、生物浸出等方法对尾矿中有价组分的再选回收和作为水泥、混凝土掺料及生产砖等建材原料的建筑材料利用,同时指出以铜矿尾矿制备高附加值产品,如作为硅源材料的合成原料生产白炭黑等,可以作为铜矿尾矿精细资源化利用的一条新道路而成为值得关注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铜矿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程海翔张辉徐天有沈晓莉
关键词:资源化利用建筑材料高附加值产品
城市污泥及其焚烧灰混合料烧结陶粒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通过实验考察了直接利用城市污泥及其焚烧灰作为原料,采用2步烧结法工艺,烧结制取陶粒的可行性,并分析了工艺条件和物料配比对陶粒产品的吸水率和密度等性能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不添加其他任何添加剂的情况下,城市污泥及其焚烧灰可以直接用于烧结制取陶粒。在物料配比为(1∶1-2∶1)和烧制条件(900-1 050℃)下焙烧5-20 min,可以获取不同性能的陶粒产品(吸水率为45.32%-4.11%、密度为1.67-0.84 g/cm3)。物相分析进一步表明,1 050℃是污泥灰物相发生变化的主反应温度。这为实现采用一种原料源(污泥及其污泥灰渣)制备陶粒的资源化利用方式提供了尝试。
程海翔周海李建辉张辉
关键词:污泥焚烧灰陶粒
树状化核桃壳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CO_(2)与胺的甲酰化反应
2024年
以林产工业废弃物核桃壳粉(WS)为原料,通过对其进行多步化学改性,分别制备出外围被不同代数咪唑盐(IM)树状分子(WS-Gn-FeCl_(3)(n=1,2,3))功能化的催化剂载体(Gn-IM(n=1,2,3)),然后将该系列载体分别负载FeCl_(3),制备出核桃壳粉基异相催化剂WS-Gn-FeCl_(3)(n=1,2,3)。通过采用傅里叶红外(FTIR)、热重分析(TG)、元素分析(EA)等对WS-Gn-FeCl_(3)(n=1,2,3)进行了表征分析。将所得催化剂应用于有机胺的甲酰化反应,结果表明树状分子代数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有着重要影响,第三代催化剂WS-G3-FeCl_(3)显示出最高催化活性。以WS-G3-FeCl_(3)为催化剂催化有机胺与CO_(2)之间的甲酰化反应,在100℃以及CO_(2)氛围中(1.0 MPa)反应1 h,即可高效合成出甲酰胺类化合物,且WS-G3-FeCl_(3)容易回收与重复使用,该催化剂在重复使用10次后活性没有明显的降低。
赖石林陆颖琪张辉张辉熊兴泉
关键词:树状分子甲酰胺异相催化
木质素的功能化与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23年
木质素是地球上一类含量丰富且重要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其地位仅次于纤维素。在木本植物中,木质素的质量分数达到25%。由于木质素的化学惰性和结构复杂性,其实际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因此,利用化学方法对木质素进行结构改性是将木质素转化为木质素基功能材料的有效途径,对实现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10年来木质素功能化发展和应用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木质素在污水处理、异相催化以及阻燃等方面应用的研究成果,并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提出思考和展望,为后续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相关的依据和参考。
熊兴泉张辉张辉
关键词:木质素化学修饰污水处理异相催化阻燃
一种Cu<Sub>2</Sub>O-含钴分子级联催化剂、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Cu<Sub>2</Sub>O‑含钴分子级联催化剂、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Cu<Sub>2</Sub>O粉末加入钴源溶液中,超声至分散均匀,得到第一分散液;S2、第一分散液经抽真空处...
杨辉王宇达程庆庆乐舟莹张辉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