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锋
- 作品数:19 被引量:9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塔河油田奥陶系走滑断裂体系特征及成因机制被引量:11
- 2023年
- 塔河油田奥陶系“断溶体”油藏是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对象。本文对塔河油田10区西、于奇西、于奇8井三块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精细的走滑断裂构造解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塔河油田走滑断裂体系的形成演化过程与成因机制有新认识。研究结果表明:(1)除了在塔河油田南部10区西、托普台等区块发育典型的“X”型共轭走滑断裂体系外,首次发现塔河油田北部于奇地区发育非对称式共轭走滑断裂体系,据此划分出塔河油田南、北两大走滑断裂体系,但两者在形成时间、最大主应力方向、动力学来源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2)两大走滑断裂体系的形成及演化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加里东期中期I幕形成南部NNE、NNW两组走向的“X”型共轭走滑断裂体系,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3°E,主要受到西昆仑洋俯冲消减作用产生的由S向N的挤压应力;加里东期晚期—海西期早期形成北部以近NE走向为主、少量SN走向组成的非对称式共轭走滑断裂体系,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23°E,主要受到南天山洋俯冲消减作用产生的由N向S的挤压应力,海西期晚期继承性活动,主应力方向保持不变;印支期—燕山期两大走滑断裂体系继承性活动,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为N37°E,主要受到南部古特提斯洋闭合作用产生的由S向N的挤压应力;(3)运用广义剪切活动准则的理论和方法,半定量分析了10区西F1(NNE走向)、F2(NNW走向)两组“X”型共轭走滑断裂在不同时期的性质和活动性:加里东期中期I幕,F1(NNE走向)、F2(NNW走向)两组断裂初始形成,均为剪切作用下的库仑破裂(活动性系数fa=1.0);加里东期晚期—海西期,F2(NNW走向)断裂压扭活动(活动性系数fa=1.1),F1(NNE走向)断裂整体不活动(活动性系数fa=0);印支期—燕山期,F1(NNE走向)断裂发生张扭活动(活动性系数fa=2.1),F2(NNW走向)断裂整体活动较弱(活动性系数fa=0.6)。因�
- 马庆佑马庆佑曾联波徐旭辉耿锋童亨茂蒋华山
- 关键词:塔河油田
- 塔里木盆地塔北台盆区奥陶系油气分布有序性被引量:1
- 2025年
- 塔河和顺北油气田是中国石化在塔里木盆地塔北台盆区发现的面积最大、富集程度最高、油气连片分布、多层系聚集的两大油气田。分析了塔河和顺北油气田奥陶系油气藏的油气性质、油品多相态、成藏模式与差异成藏富集、油气井油气产出与断裂差异活动性,研究了塔北台盆区奥陶系油气分布有序性。结果表明:①多源多期生排烃、烃源岩差异热演化、长期稳定发育的古隆起和古斜坡背景及储层形成与发育共同控制了塔北台盆区油气性质和油品相态的有序分布。②多期构造调整和多期成藏控制了塔北台盆区气藏-超重质油藏的油气主成藏期、油气藏类型有序分布和油气富集程度。③断裂垂向输导和研究区东部岩性与不整合面侧向输导形成了顺北成藏模式;顺北地区多为原地充注,油柱高度大;坡度控制下侧向调整与通源断裂带规模控制了油气差异富集;烃源岩演化特征控制了本区在海西晚期和燕山期成藏为主的原生油气藏分布;断裂、不整合面和岩溶缝洞体横向输导为主形成了塔河成藏模式;塔河油气田呈现多期立体连片成藏,深大断裂带与古隆起和古斜坡控制了油气差异富集。④在富油气区带整体有序成藏背景下,通源走滑断裂带具有“控储、控藏、控富”有序成藏特性,油气沿深大走滑断裂带运移路径周边圈闭富集。⑤根据塔里木盆地塔北台盆区奥陶系油气有序性分布,提出环满加尔坳陷西缘、环轮台断裂带和环阿瓦提北坡为立体勘探增储上产潜力区。
- 云露曹自成耿锋汪洋丁勇刘永立
- 关键词:油气藏奥陶系塔里木盆地
-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大气田勘探方向
- 塔里木盆地是多期复合叠加盆地,油气勘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早古生代稳定克拉通盆地具备完善的生储盖组合,其演化过程对应着海相生油岩系(寒武系玉尔吐斯组)、碳酸盐岩储集岩系(寒武系肖尔布拉克组—奥陶系中统一间房组)、海相泥质岩...
- 漆立新俞仁连云露蒋华山黄诚耿锋王贵全
- 塔里木盆地塔河地区上寒武统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储层的热液改造效应
- 2025年
- 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对储层的形成和演化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在岩心观察和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建立塔河地区下丘里塔格组白云岩的分类方案,结合不同类型白云岩的元素地球化学和碳、氧、锶同位素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白云岩的成因机制,探讨热液作用对储集空间的影响。结果表明:(1)塔河地区下丘里塔格组发育两类基质白云岩和两期白云石充填物,包括:平直晶面他形—半自形,粉—细晶白云岩(D1)、平直半自形—非平直晶面他形,中—粗晶白云岩(D2),以及鞍形白云石充填物(SD),其中SD-1为鞍形白云石的内核、发暗红色阴极光,SD-2为鞍形白云石边缘部分、发亮红色阴极光;(2)D1白云岩可能为浅埋藏白云岩化作用的产物,而D2白云岩可能形成于埋藏成岩阶段的重结晶作用;(3)溶蚀缝洞中充填的鞍形白云石主体部分(SD-1)形成于埋藏条件下的自调节白云石化作用,并在后期遭受了热液改造,从而形成鞍形白云石的边缘环带SD-2;(4)热液流体对围岩的改造作用可能较为微弱,主要集中在缝洞体系中。
- 尚凯徐勤琪徐勤琪耿锋耿锋
- 关键词:白云岩热液流体
- 塔里木盆地中石化探区含氦气藏资源调查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为了对塔里木盆地中石化探区含氦气藏资源进行调查研究,在广泛调研前人氦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集了塔里木盆地中石化探区9个井区、6个层系的22个天然气样品,利用质谱法对天然气中的氦气含量进行分析,并探讨了不同地区氦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巴什托地区BK3井巴楚组天然气2个样品氦气含量为0.103%、0.116%,达到了含氦气藏的标准;顺北地区奥陶系6个天然气样品氦气含量在0.026%~0.151%之间,仅1个样品达到含氦气标准。塔北地区寒武系—古近系32个天然气样品的氦气含量在0.01%~0.08%之间,均未达到含氦气标准。塔里木盆地氦气成藏主要受氦源、深大通源断裂、成藏期次、保存条件等因素共同控制。巴什托地区、顺北地区是氦气的有利聚集区带,塔北地区氦气成藏条件相对不利。
- 韩强耿锋虎北辰高山林金仙梅王玺童李振宇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成藏主控因素有利区预测
- 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层序地层格架及沉积充填模式
- 2025年
- 基于野外露头及钻井资料,通过关键层序界面识别,开展了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蒸发盐岩-碳酸盐岩层系三级层序等时层序地层格架研究,在层序地层格架内,进一步探讨沉积充填过程和空间展布特征。研究表明,塔里木盆地中-下寒武统由2个二级层序组成,分别对应于下寒武统和中寒武统,下寒武统进一步划分为3个三级层序(层序Ⅰ~层序Ⅲ),中寒武统进一步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层序Ⅳ、层序Ⅴ)。层序Ⅰ发育于泥质混积缓坡背景,沉积水体较深且泥质含量较高;层序Ⅱ发育于碳酸盐岩缓坡背景,沉积水体较浅且发育微生物丘和颗粒滩;层序Ⅲ发育于混积型缓坡背景,海平面几乎覆盖全盆且陆源碎屑含量较高;层序Ⅳ发育于弱镶边台地背景,台地边缘微生物丘和颗粒滩发育,台地内部具有开阔台地-局限台地-蒸发台地演化的特征;层序Ⅴ发育于强镶边台地,台地镶边程度更高,内部蒸发台地-局限台地分布范围扩大。总体上,层序Ⅰ~层序Ⅴ表现为由泥质混积缓坡-碳酸盐岩缓坡-镶边碳酸盐岩台地的演化特征。
- 尚凯何卿耿锋廖启丰白翔宇姜伟民刘波石开波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层序地层体系域沉积充填
- 板内小位移走滑断裂特征解析:以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盆地为例被引量:10
- 2023年
- 板内小位移走滑断裂在全球广泛发育,对沉积盆地油气运聚成藏和差异富集具有重要控制作用.在对我国中西部三大含油气盆地内部小位移走滑断裂几何学特征对比分析基础上,揭示了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盆地小位移走滑断裂平剖面特征和走滑构造样式的共性及差异性,进而结合区域动力背景分析了上述三大叠合盆地内部小位移走滑断裂的成因演化.研究表明:(1)我国中西部塔里木、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小位移走滑断裂十分发育,塔里木盆地主要发育于盆地中北部地区及巴楚隆起、四川盆地主要发育于盆地腹部地区、鄂尔多斯盆地主要发育于南部地区和北部杭锦旗地区;(2)三大盆地走滑断裂线形特征明显,但平面展布具有很大差异,塔里木盆地中北部可划分出5个特征迥异的走滑断裂发育区、四川盆地腹部走滑断裂呈不规则网状、鄂尔多斯盆地泾河地区走滑断裂主要呈北东东向、局部呈北西向(.3)三大盆地走滑断裂剖面均呈高陡产状,均发育纯走滑、张扭、压扭及叠加/反转等走滑构造,其中塔里木盆地花状和直立状走滑断裂均比较普遍;四川盆地腹部走滑断裂多为直立状,花状相对偏少;鄂尔多斯盆地泾河地区走滑断裂多呈复合花状或“花上花”特征且走滑反转特征典型(.4)塔里木、四川及鄂尔多斯盆地小位移走滑断裂都经历了从加里东期-喜山期的多个构造旋回和多期继承、叠加及改造过程,三大盆地内的走滑断裂形成期大致相同,为加里东中期,但终止期具有差异,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为海西晚期、塔北为喜山早期,四川盆地为印支早期,鄂尔多斯盆地为喜山期.
- 唐大卿陈红汉耿锋齐荣姜华古再丽努尔·艾尔肯
- 关键词:走滑构造四川盆地鄂尔多斯盆地
- 塔里木盆地麦盖提斜坡罗西断裂发育特征、演化及形成机制被引量:2
- 2023年
- 塔里木盆地玉北地区发育一系列北东向断裂并获油气发现,断裂带内不同段的构造样式存在显著差异.以罗西断裂为例,结合断层分段特征与活动期次研究,应用砂箱物理模拟和应变分析技术,探讨罗西断裂的演化与形成机制.结果表明:罗西断裂是一个典型的逆冲-走滑复合构造,平面具有“三段式”生长特征,整体表现为隆起特征,局部出现“下凹”现象.基于不整合特征、深度-幅度曲线以及年代地层格架,认为罗西断裂主要经历三期变形:(1)加里东中期Ⅲ幕是罗西断裂雏形的形成时期,逆冲断裂开始微弱抬升;(2)加里东晚期是罗西断裂的主要活动时期,活动强度比加里东中期Ⅲ幕强烈;(3)海西早期是罗西断裂走滑改造的主要时期.砂箱物理模拟实验证实,“三期两向”叠加变形控制着罗西断裂的演化与形成机制,加里东中期Ⅲ幕和加里东晚期控制以斜向逆冲为主的隆起带的形成,海西早期张扭改造控制“下凹”的形成演化.应变分析指示逆冲-走滑复合构造有利储层部位主要集中在边界断层、与边界断层小角度斜交的走滑断层和断层交汇区域,这对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逆冲-走滑断裂控储与规模储层勘探有重要意义.
- 耿锋耿锋郝建龙郝建龙沙旭光王海学段宏亮
- 关键词:物理模拟塔里木盆地
- 深层碳酸盐岩低序级断裂体系发育特征及勘探启示:以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为例
- 2025年
- 塔里木盆地深层海相碳酸盐岩物性致密,在应力集中下容易形成脆性变形,表现为多序级高陡走滑断裂体系发育.其中,低序级断裂(主干二级以下)“规模小、活动弱、方向杂”,其分布及成因是构造领域近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基于顺北地区连片三维地震资料,开展了低序级断裂地球物理识别方法攻关和分布预测,综合地震资料、钻井、测井资料的系统分析和野外多轮次踏勘,揭示了顺北地区低序级断裂的展布规律、成因模式、成储成藏特征等,初步提出勘探评价与部署思路建议:(1)探索形成了一套“先增强预处理、后分区优选属性”的低序级断裂识别技术序列,将低序级断裂带识别长度精度提高至1 km;(2)落实顺北中东部NE向、NEE向、NW向、近NS向和近EW向等5组走向低序级断裂,并划分为近平行体系、锐夹角体系和近垂直体系等3种成因类型;(3)明确低序级断裂内部通常不发育完整的核带结构,由多组系裂缝带组成,缺少大套角砾破碎带以及角砾空腔,较主干断裂规模小、连通性弱,易形成超压油气藏系统.本文指出寻找规模储集体目标对于低序级断控领域部署至关重要,需考虑地质工程一体化,优选低序级断裂高密度区的“串珠”并进行一井多靶井型设计.
- 刘雨晴邓尚李海英郭康康刘大卫耿锋汝智星彭威龙符东宇刘爽
- 关键词:走滑断裂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
- 应用方解石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确定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绝对时间——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例被引量:9
- 2021年
- 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绝对时间一直是油气成藏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例,在油包裹体观察和荧光光谱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阴极发光和微量元素分析划分方解石脉体形成期次,对不同期次方解石脉体进行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获得油气充注绝对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方解石脉体中发育黄色和蓝白色荧光两种类型油包裹体。阴极发光和微区微量元素的差异性指示存在两期方解石脉体,其中发育黄色荧光原生油包裹体,两期方解石的年龄分别对应两期黄色荧光原油的充注时间。方解石脉体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第一期黄色荧光原油的充注时间为329.7Ma±1.6 Ma,第二期充注时间为249.3 Ma±2.6 Ma~220.5 Ma±7.3 Ma。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结合烃类流体包裹体分析可以很好地用于确定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时间,对重建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 陈家旭王斌王斌郭小文曹自成刘永立耿锋徐豪赵建新
- 关键词:塔河油田塔里木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