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小燕

作品数:10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延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延安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陕西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儿童
  • 2篇癌患者
  • 1篇大学生
  • 1篇新区
  • 1篇学龄
  • 1篇学龄儿童
  • 1篇胰岛素样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胰岛素样生长...
  • 1篇抑郁
  • 1篇抑郁症
  • 1篇抑郁症状
  • 1篇因果
  • 1篇因果推断
  • 1篇因果效应
  • 1篇预后
  • 1篇在校
  • 1篇在校大学生
  • 1篇照顾
  • 1篇照顾者

机构

  • 9篇延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榆林市第一医...
  • 1篇汉中市中心医...

作者

  • 9篇周小燕
  • 1篇刘艳
  • 1篇乔文兴
  • 1篇张燕
  • 1篇郭姝彤
  • 1篇白进
  • 1篇黄彩虹
  • 1篇孙强
  • 1篇王晓冉

传媒

  • 3篇延安大学学报...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3篇2025
  • 1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护生安全感及其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了解护生安全感及其影响因素,为维护护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丛中、安莉娟编制的安全感量表对106名护生进行调查分析。安全感量表由人际安全、确定控制感两个因子构成。结果护生的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男女生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总安全感得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一年级护生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总安全感得分显著高于二年级护生(P<0.05);来自城镇的护生人际安全感、确定控制感、总安全感得分显著高于来自农村的护生(P<0.05)。结论护生的安全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生安全感水平受到年级、生源地等因素的影响。
王晓冉周小燕肖奇贵
关键词:护生安全感
延安高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及需求情况,为高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020年1月至3月延安大学和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各年级不同专业在校大学生3105人进行艾滋病认知状况问卷调查。结果男女生对知识①、③、④、⑥、⑦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生对知识①~⑦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来源地学生对知识①、③、④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学生对知识①~④、⑥、⑦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女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①、③~④以及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方式①~②、“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人(people living with HIV/AIDS,PLWHA)拥抱、握手是否传染艾滋病”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①~④以及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方式①~③、“与PLWHA拥抱、握手是否传染艾滋病”“血液传输有可能感染艾滋病,您会去义务献血吗?”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来源地学生对“与PLWHA拥抱、握手是否传染艾滋病”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专业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①~④以及艾滋病母婴传播的方式①~③、“与PLWHA拥抱、握手是否传染艾滋病”“血液传输有可能感染艾滋病,您会去义务献血吗?”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仍缺乏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认知,高校应重视并且加强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
郭姝彤周小燕樊佳威何进伟
榆林市高新区学龄儿童体格发育状况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榆林市高新区儿童体格发育状况,为促进榆林市儿童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高新区4所小学在校学生,共3180人。检测身高、体重、坐高、胸围、腰围、视力等身体发育指标,由医务人员一对一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测量。结果榆林市高新区6~12岁儿童的身体发育各项指标随着年龄的增大而增加,各个年龄段男童、女童的身高和体重,均高于2005年制定的全国同龄儿童标准(均为P<0.05);6~12岁男童身高平均值范围为125~156 cm,女童身高平均值范围为123~156 cm,10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各个年龄段男童坐高个体差异较大,女童分布比较集中,在10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身高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6~12岁男童体重平均值范围为26.53~50.30 kg,女童体重平均值范围为24.65~48.02 kg,12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高于女童(均为P<0.05),男童的超重和肥胖率为19.53%,高于女生的15.40%,表现在9~、10~岁;各个年龄段男童胸围分布比较分散,女童较男童集中,在12岁之前,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各个年龄段男童的腰围分布较分散,女童分布较集中,各年龄段男童均高于女童(均为P<0.05)。结论榆林市高新区儿童的各种生长发育指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加,符合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但超重和肥胖率较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尚建梅李梦西常向东冯建雄高建忠何宇周小燕李蓉
关键词:学龄儿童体格发育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在CIN及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 mRNA结合蛋白3(IMP3)的表达情况及其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收延安市宝塔区人民医院120例患者的宫颈组织标本,包括慢性宫颈炎18例,CINⅠ级31例,CINⅡ级20例,CINⅢ级24例,宫颈癌27例。以CIN I为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CINⅡ、CINⅢ为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检测低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LR-HPV)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分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组织中IM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20例患者中,LR-HPV与HR-HPV检出率分别为4. 17%(5/120)、68. 33%(82/120)。慢性宫颈炎组、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HR-HPV检出率逐渐增高,其中LSIL组、HSIL组、宫颈癌组HR-HPV检出率均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 <0. 01),而HSIL组与LSIL组、宫颈癌组HR-HPV检出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120例患者中,IMP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9. 17%(83/120)。LSIL组IMP3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组,宫颈癌组和HSIL组IMP3阳性率均明显高于LSIL组和慢性宫颈炎组(P <0. 05);宫颈癌组与HSIL组IMP3阳性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 0. 05)。LR-HPV感染与IMP3阳性表达无密切关系(P>0. 05);HR-HPV感染与IMP3带状表达具有正相关关系(P <0. 05),而与IMP3阴性表达、点状表达均无密切相关性(P>0. 05)。结论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增高,IMP3蛋白表达阳性率亦随之升高,提示其对宫颈病变进展情况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且IMP3带状表达与HR-HPV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二者联合检测可作为临床早期筛查宫颈病变的一种可行方法。
张燕刘艺璇尹德财赵瞭冯岚袁淑梅杨心雨周小燕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人乳头状瘤病毒
抗氧化剂联合高压氧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探讨抗氧化剂联合高压氧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抗氧化剂联合高压氧治疗,抗氧化剂使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喂服或肌肉注射,1次/d,14 d为一疗程。对照组给与高压氧治疗,方法及疗程同试验组。比较两组患儿动脉血气分析结果、肺功能情况、临床疗效、发作频率及程度、自由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_2)、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总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PaO_2、PACO_2、FEV1、FEV1/FVC方面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FEV1%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儿临床疗效更显著(P<0.05),发作总次数更少(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hs-CRP、TNF-α、血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血清脂质过氧化物(LPO)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在hs-CRP、TNF-α、SOD、CAT、LPO方面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抗氧化剂联合高压氧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和血液中的自由基。
白进刘艳黄彩虹周小燕乔文兴
关键词:抗氧化剂高压氧治疗支气管哮喘儿童
肺癌患者照顾者家庭护理准备度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肺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常伴随显著的不适与功能障碍,需长期依赖家庭照顾者提供支持。照顾者的护理准备度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照护效果。本文通过回顾近年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梳理了肺癌患者家庭照顾者护理准备度的概念、评估工具、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发现,照顾者的准备度涉及身体、心理、知识和技能等多个维度,常用评估工具包括CPS量表、中文版家庭护理准备量表等。其影响因素涵盖患者病情、照顾者自身特征、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支持水平。多项干预研究表明,心理支持、教育培训及远程医疗等措施可有效提升照顾者准备度,减轻其照护负担。综上所述,提升照顾者护理准备度对优化肺癌患者家庭照护质量至关重要。未来应加强特异性评估工具的开发,完善个性化干预策略,为患者及家庭提供更有效的支持。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are often accompanied by significant discomfort and dysfunction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and they need to rely on family caregivers for long-term support. The nursing readiness of caregivers directly affects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the nursing effect on patients. By reviewing the relevant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year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concept, evaluation tool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of nursing readiness of family caregivers of lung cancer pati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carers’ readiness involves many dimensions, such as body, psycholog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commonly used evaluation tools include the CPS scale and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home care readiness scal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clude patients’ condition, caregivers’ own characteristics, family economic status and social support level. A number of intervention studies show that psychological support,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elemedicine and other measur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preparedness of ca
薛瑶周小燕
关键词:肺癌家庭照顾者干预研究
结直肠癌组织中circMYH9、PHLDA2基因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环状RNA(circ)MYH9、人普列克底物蛋白同源域家族A成员2(PHL-DA2)基因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CRC患者98例,术中采集CRC组织及癌旁组织,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ircMYH9、PHLDA2 mRNA表达,Pearson相关法分析CRC组织中circMYH9与PHLDA2 mRNA表达的相关性,分析circMYH9、PHLDA2 mRNA表达与CR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随访3年,分析circMYH9、PHL-DA2 mRNA表达与CRC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CRC组织中circMYH9、PHLDA2 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CRC组织中circMYH9与PHLDA2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56,P<0.05)。CRC组织中circ-MYH9、PHLDA2 mRNA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均<0.05),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最大径、肿瘤位置无关(P均>0.05)。98例CRC患者随访过程中死亡31例。circMYH9高表达组、低表达组生存时间、3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HLDA2 mRNA高表达组、低表达组生存时间、3年累积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CRC组织中circMYH9、PHLDA2高表达,二者表达变化与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关。
郭媛媛周小燕刘爽孙强王佳
关键词:结直肠癌预后
中老年抑郁症状人群睡眠时间与关节炎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2025年
目的旨在探讨中国45岁以上抑郁症患者中睡眠时间与关节炎之间的关联。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研究样本源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2018年数据,并对睡眠时间和关节炎数据进行分析。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睡眠时间与关节炎之间的关系,并使用平滑曲线拟合评估潜在的非线性关系。同时,采用亚组分析探讨可能的交互作用因素。结果共纳入3403名存在抑郁症状个体,随访期间共有1613名(47.4%)个体发生关节炎事件。在调整了所有混杂因素后,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睡眠时间与关节炎的发病风险显著负相关。与睡眠时间最短的Q1组相比,睡眠时间每增加一个单位,关节炎的发病风险降低了48%(HR=0.52,95%CI:0.44~0.64,P<0.0001)。平滑曲线拟合分析提示,睡眠时间与关节炎风险呈线性负相关趋势。亚组分析显示,不同亚组间的交互作用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交互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在中国45岁以上抑郁症患者人群中,睡眠时间与关节炎风险显著负相关。睡眠时间的增加可能降低关节炎的发生风险,提示改善睡眠状况可能是抑郁患者预防关节炎的重要干预策略。然而,未来仍需进一步研究以验证两者的因果关系。
徐哲宁崔羽羽崔朝淑丁丽娟周小燕
关键词:抑郁症状中老年关节炎
生殖因素对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因果效应
2025年
目的探讨生殖因素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因果效应。方法将初潮年龄、绝经年龄、初产年龄、最后活产年龄、第一次性行为年龄和生育次数作为暴露变量,乳腺癌作为结局变量。暴露变量的基因数据来自MRC综合流行病学单位公开发布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结局变量数据来源于乳腺癌协会联盟。结果主要采用逆方差加权法进行分析,孟德尔随机化(MR)-Egger法和加权中位数法进行补充分析。并通过Cochrane's Q检验评估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间的异质性,MR-Egger检验评估多效性,留一法分析通过逐个剔除SNP后检验结果的稳定性。结果初潮年龄(OR=0.918,95%CI:0.852~0.996,P=0.044)和最后活产年龄(OR=0.691,95%CI:0.539~0.878,P=0.002)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存在负向因果效应,即较晚的初潮年龄和最后活产年龄可能降低乳腺癌的风险。相反,绝经年龄(OR=1.234,95%CI:1.122~1.419,P<0.001)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存在正向因果效应,即较晚的绝经年龄可能增加乳腺癌的风险。其他生殖因素(初产年龄、第一次性行为年龄和生育次数)与乳腺癌风险未表现出因果效应。敏感性分析显示本研究结果稳健,未发现明显的水平多效性或弱工具变量偏倚。结论较晚的初潮年龄和最后活产年龄可降低乳腺癌发病风险,绝经年龄延迟则会增加乳腺癌发病风险。
徐哲宁崔羽羽崔朝淑郭媛媛吴培伟周小燕
关键词:乳腺癌因果推断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生殖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