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荣

作品数:28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柳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3篇超声
  • 7篇超声检查
  • 5篇盆底
  • 5篇超声诊断
  • 4篇压力性
  • 4篇压力性尿失禁
  • 4篇乙型
  • 4篇声速
  • 4篇失禁
  • 4篇胎儿
  • 4篇尿失禁
  • 4篇女性
  • 4篇慢性
  • 4篇慢性乙型
  • 4篇产前
  • 3篇多普勒
  • 3篇多普勒超声
  • 3篇新生儿
  • 3篇乙型肝炎
  • 3篇乙型肝炎肝

机构

  • 25篇柳州市人民医...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陈丽荣
  • 15篇程立雪
  • 13篇张步林
  • 11篇黄静
  • 8篇尼建平
  • 8篇何冰玲
  • 4篇赵敏
  • 4篇肖维维
  • 3篇戴文斌
  • 3篇张炜
  • 3篇谢湘波
  • 3篇蒋忠胜
  • 3篇陈健平
  • 2篇杨彤
  • 1篇李烨华
  • 1篇王芳
  • 1篇黄献文
  • 1篇曾延玲
  • 1篇黄静
  • 1篇谭笑

传媒

  • 2篇实用医技杂志
  • 2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影像研究与医...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CT和M...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微创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4篇2020
  • 9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3
  • 5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分层渐进式培训模式在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分层渐进式培训模式对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效果。方法 设计分层渐进式培训计划,成立带教小组,以我院2015级及2016级18名超声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对不同级别的学员采用分层培养,因材施教的...
程立雪张步林黄静陈丽荣肖维维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4388例食用“问题奶粉”儿童的筛查报告及食品安全问题分析
2009年
[目的]超声筛查食用"问题奶粉"的儿童,探讨食品安全问题。[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对4388例食用"问题奶粉"的儿童进行泌尿系超声筛查,根据年龄分为7个年龄段组。[结果]筛查阳性率约为1.07%(47/4388),泌尿系异常患儿的男女比例及各年龄段组的性别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年龄段组泌尿系异常患儿比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此次筛查显示年龄越小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越高。三聚氰胺有可能促成婴幼儿泌尿系统的结石。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刻不容缓。
陈健平陈丽荣何冰玲尼建平杨彤
关键词:问题奶粉三聚氰胺婴幼儿食品安全
超声联合磁共振诊断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将核磁共振以及超声应用在胎儿的胼胝体发育不全筛选诊断中,分析其诊断效果和影像学特征。方法以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30例经本院超声、MRI检查后诊断为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胎儿为对象,对全部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按照检查方法的不同进行组别划分,将单纯接受超声检查的15例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划分到对照组,将接受超声联合核磁共振检查的15例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划分至实验组;将两组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的检查诊断结果和随访结果相比较,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同时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超声影像以及核磁共振影像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中,10例为胼胝体完全缺如,5例为胼胝体部分缺如。实验组的超声联合核磁共振诊断准确率为93.3%(14/15)。对照组胼胝体发育不全胎儿中,9例为胼胝体完全缺如,6例为胼胝体部分缺如。对照组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86.7%(13/15)。可见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P<0.05。结论在产前对胎儿进行超声检查以及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有效提高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筛选诊断率,对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的临床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黄静陈丽荣
关键词:超声核磁共振
二维与四维超声成像技术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研究二维与四维超声在胎儿肢体畸形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4756例胎儿进行产前二维及四维超声检查,并与引产及出生随访结果相对照。结果:发现胎儿肢体畸形18例、26处,单纯二维超声诊断异常17处(65.4%),二者联合超声诊断23处(88.5%),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四维超声成像立体、直观地显示胎儿四维活动情况及多角度观察手和足整体情况,在原有二维基础上,四维超声提供更加完整和准确的信息,优于单纯使用二维超声,对胎儿肢体畸形的产前诊断提供更多重要的参考信息。
陈丽荣何冰玲尼建平谢湘波赵敏
关键词:二维超声胎儿肢体畸形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窒息新生儿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研究应用进展被引量:3
2009年
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常见的临床情况,也是新生儿死亡和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与之有关的脑损伤性疾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是新生儿窒息最严重的并发症。轻度预后良好,严重可引起脑瘫、智力低下、癫痫等不可逆的脑损害,甚至会导致新生儿早期死亡日。
陈丽荣何冰玲尼建平
关键词:窒息新生儿彩色多普勒超声新生儿死亡损伤性疾病
胎儿前髓帆间隙囊性病变产前诊断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胎儿前髓帆间隙囊性病变产前诊断及分析其生后对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广西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常规超声检查的26976名孕妇产前诊断发现前髓帆间隙囊性病变的27例胎儿为研究对象。分析前髓帆间隙囊性病变声像图特征,定期随访复查,评估其神经系统发育及体格生长发育。结果超声声像图表现:在横切面及矢状面均可观察到颅内囊性病变位于脑中线处丘脑后方、胼胝体压部前下方、第三脑室顶部上方、穹隆联合的下方及大脑内静脉上方;27例囊性病变均未合并脑室扩张或其他结构异常,平均直径为12(9~17)mm,其中16例囊性病变大小在整个妊娠期间保持稳定,7例在妊娠后期较初次略有增大,4例产前末次检查消失;新生儿随访观察时间为8~48个月,新生儿超声及核磁检查证实27例胎儿均存在前髓帆间隙囊性病变,其中2例在生后1个月消失,其余在随访期间囊性病变大小保持稳定,神经系统及体格生长发育表现未见异常。结论本组产前确诊为孤立性前髓帆间隙囊性病变胎儿出生后预后良好。超声检查简便、快速,能准确地判断胎儿颅内解剖结构,是产前诊断胎儿前髓帆间隙囊性病变的首选方法。
黄静陈丽荣程立雪卓睿肖维维李丽鹏李烨华
关键词:超声检查产前诊断
声速匹配技术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声速匹配技术(Sound speed correction,SSC)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4月我院感染病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37例,年龄15~64岁...
陈丽荣黄静张步林张炜蒋忠胜程立雪戴文斌
关键词:超声检查肝纤维化
盆底超声对压力性尿失禁女性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的评估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在评估压力性尿失禁女性中尿道内口漏斗形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到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中老年女性患者,根据有无压力性尿失禁症状,分为压力性尿失禁组(SUI组,64例)及正常组...
李丽鹏陈丽荣黄静张步林程立雪卓睿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尿道长度
乳腺肿块超声图像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超声图像特征在乳腺肿块定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和比较了 186例乳腺肿块的超声图像特征和手术病理检查。使用仪器为惠普尖端影像和 GE5 0 0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 7.5 MHz。结果 :186例乳腺肿块 ,超声检出184例 ,检出率为 98.9% ,最小肿块为 5 .6 mm× 4 .4 mm× 4 .0 mm。超声与病理总符合率为 92 .5 % (172 / 186例 ) ,乳腺癌的符合率为 91.3% (12 4 / 135例 )。结论 :熟悉各种乳腺肿块的声像特征 ,特别是对肿块边缘及内部回声的观察 。
何冰玲尼建平谢湘波陈丽荣
关键词:乳腺肿块超声检查超声图像特征病理学
肺部超声在诊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在诊断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儿科病房初步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选取最终确诊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例入组,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发热、呼吸道症状(...
程立雪张步林陈丽荣李丽鹏
关键词:超声获得性肺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