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硕

作品数:20 被引量:150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2篇仲裁
  • 5篇仲裁法
  • 5篇法律
  • 5篇《仲裁法》
  • 3篇软法
  • 3篇投资仲裁
  • 3篇国际商事
  • 3篇国际投资仲裁
  • 3篇一带一路
  • 2篇道国
  • 2篇东道国
  • 2篇新片
  • 2篇征求意见稿
  • 2篇涉外
  • 2篇条款
  • 2篇仲裁机构
  • 2篇律条
  • 2篇境外
  • 2篇跨境
  • 2篇互联

机构

  • 20篇华东政法大学
  • 5篇上海政法学院

作者

  • 20篇冯硕
  • 4篇刘晓红

传媒

  • 4篇北京仲裁
  • 2篇商事仲裁与调...
  • 1篇法学评论
  • 1篇法律适用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 1篇上海政法学院...
  • 1篇东方法学
  • 1篇网络法律评论
  • 1篇知与行
  • 1篇国际法研究
  • 1篇南海法学
  • 1篇中国国际私法...
  • 1篇国际经济法学...
  • 1篇贸大法律评论
  • 1篇甘肃政法大学...

年份

  • 1篇2022
  • 6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网络个人信息保护国际合作的障碍与选择:以软法为路径被引量:4
2016年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跨国经济活动依托互联网展开。互联网提高了跨境交易效率,但同时也把以个人信息保护为重点的交易安全问题提到公众面前。个人信息保护带有强烈的属地色彩,但信息跨境流动使得我们又不得不关注该领域的国际合作。目前,由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个人信息保护的立法差异,导致该领域依靠硬法进行国际合作的障碍较多。因此,从互联网时代软法的受让性和长期以来个人信息保护领域的软法实践两个方面可以看出,选择以软法为路径展开合作的可行性。进而,站在中国立场上提出以软法为路径“软硬兼施、内外联动”的主张,力图明确我国在网络个人信息保护国际合作领域的可行性路径,发挥我国在国际网络空间治理的作用,从而推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冯硕
关键词:个人信息保护互联网软法
论第三方解决国际经贸争端的嬗变与重塑——基于贸易与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综合考察被引量:3
2021年
当前,以WTO争端解决机制和ICSID为代表的第三方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机制都面临着改革的需求.尽管贸易争端与投资争端存在差异,但其均可在第三方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的视域下展开研究.从争端解决的理论基础和发展历程看,第三方的介入是争端解决的必然规律.但在长期的发展中第三方也产生偏离并引发诸多问题,进而在大国的异动和主权的膨胀中受到限制.从大变局下国际经贸秩序调整看,第三方争端解决机制仍具有价值.其需要在顺应国际法结构变化中有效平衡公正与效率,在国际经贸秩序调整中关照各国主权,在坚持规则导向的基础上推动国际法治.这既是保证第三方国际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生存发展并回归制度本位的有效途径,也是构建“一带一路”经贸争端解决机制的应然取向.
冯硕
关键词:WTOICSID一带一路
从默示到明示:国际商事仲裁保密性的理念转型与制度变革被引量:3
2019年
基于当事人意思自治的本质,保密性始终是国际商事仲裁的重要特征。传统观点认为,由私人化延伸出的保密性理应是国际商事仲裁中的一项默示规定。但随着仲裁默示保密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加之近年来对仲裁透明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商事仲裁保密性正不断从默示向明示转变。从实践来看,仲裁保密的明示相较于默示更符合现代商业社会的发展趋势,也更适应仲裁公正与效率的价值需求。而在这一趋势下,各方应聚焦实践重新构建仲裁的保密性规则,推动仲裁保密性在现代商业社会下的新发展。
袁铭蔚冯硕
关键词:国际商事仲裁意思自治
国际投资仲裁中适用友好仲裁的反思与选择被引量:2
2018年
作为国际商事仲裁领域重要制度的友好仲裁长久以来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国际投资仲裁作为涉及一国国家利益和立法政策的争端解决机制,也在制度设计上引入了友好仲裁。因此,友好仲裁制度能否适用则需要反思。从两造平等和意思自治看,现有体制下友好仲裁适用于国际投资仲裁的确在理论上有所缺陷。而从友好仲裁在ICSID仲裁的实践中来看,友好仲裁的引入会加剧国际投资仲裁权力的扩张,友好仲裁的价值取向也会使其发展背离国际投资仲裁的价值追求,因此在以ICSID为主导的国际投资仲裁领域适用友好仲裁也具有实践障碍。而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短期来看,作为ICSID仲裁参与者应当灵活地选择友好仲裁以维护我国投资利益。而从长期来看,作为"一带一路"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设计者,应当对国际投资争端进行公法争议和私法争议的划分,而在私法争议的仲裁制度设计中应引入友好仲裁,以顺应时代发展并推动规则的国际化。
冯硕
关键词:国际投资仲裁友好仲裁
制度型开放背景下境外仲裁机构内地仲裁的改革因应被引量:27
2020年
允许境外仲裁机构在内地开展仲裁业务,是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的应然选择。近年来允许境外仲裁机构内地仲裁的政策愈发清晰,但推进改革同样需要立法、行政与司法等方面的制度支持。通过正确理解国际公约并解释现行法,能够化解当前仲裁司法审查的障碍。妥善处理行政与市场的关系,可以提高中国仲裁的公信力。加强《仲裁法》修订的现实呼应,也能从理念、制度与要素方面促进《仲裁法》修订的科学化。
刘晓红冯硕
关键词:《仲裁法》
TikTok被禁中的数据博弈与法律回应被引量:46
2021年
TikTok的海外被禁,既反映了在中美博弈的现实背景下美国对数据控制权的追求,也映射出新技术对现行法律规则的挑战和产生的风险。面对当前的困境,中国企业应在合规与诉讼中维护自身权益,中国更应在支持与开放中保护本国企业并争取数据博弈优势地位。TikTok所代表的技术创新尽管会与现行法律产生龃龉并引发风险,但有效的法律创制、解释与适用是能够规制风险的。而随着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法律与科技的内在矛盾也将日益凸显,简单地判处技术死刑并无益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秩序的维护,秉持包容性规制的法律回应模式才是构建未来法治的应有之义。
冯硕
关键词:中美博弈
论我国著作人格权纠纷的可仲裁性被引量:1
2017年
知识产权可仲裁性是学界长期关注的问题,但关于著作人格权是否具有可仲裁性并无较为细致的考察。作为一项民事权利,著作人格权的性质长期处于争议之中,其权利属性的双重性导致在《仲裁法》的适用中产生较大分歧。笔者尝试从著作人格权的属性入手,从历史和哲学两个角度论证其具有不同于一般人格权、并倾向于财产权的属性。又以公共政策为视角检视仲裁制度与著作人格权的发展与选择,论证将著作人格权纠纷纳入我国仲裁范围的可能性,并提供可行的法律解释路径。
冯硕
关键词:著作人格权财产属性可仲裁性公共政策
国际商事争议多元化解决的理论基础与体系生成——兼论上海自贸区商事争议多元化解决的改革经验
国际商事争议的多元化解决,既是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分离后民商事争议解决在平衡效率与公平过程中的必然走向,也是推动我国商事争议解决机制与国际接轨并服务于制度型开放的现实选择。从过去几年的全球发展与国内实践看,国际商事争议解决...
冯硕王誉
关键词:国际商事争议
对《仲裁法》修订的“三点”思考——以《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为参照被引量:36
2021年
《仲裁法》的修订需要立足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互动、国内法治与涉外法治的统筹推进及公正取向与效率取向的价值平衡展开。《仲裁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作为修法的阶段性成果,引出了国内裁决与涉外裁决并轨与否、裁决撤销与不予执行一体与否,以及机构仲裁与临时仲裁共存与否三大争议点。基于修法的立足点和当前的争议点,在完善《意见稿》的过程中应继续坚持仲裁裁决程序性审查标准,保持裁决撤销与不予执行并行存在,以及适时分步引入临时仲裁的基本策略,并以提高中国仲裁公信力、尊重仲裁制度自主性和增强涉外仲裁竞争力为着力点。通过对《意见稿》具体条文的修订,进一步提升《仲裁法》的立法质量。
刘晓红冯硕
关键词:《仲裁法》
论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审查期间申请财产保全的困境与出路——以“大韩海运株式会社与海航集团案”为视角被引量:1
2018年
长久以来,由于《纽约公约》的条文空白,使得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审查期间申请财产保全的问题未能得以妥善解决,而"海航案"也再一次将该问题提到了公众视野。国际法上国际条约的空白和互惠原则的抽象,使得该问题需要各国国内法加以明确。而基于我国现行国内法,对该问题的忽视也令其缺乏直接适用的法律依据。正是由于国际法与国内法在该问题上的空白,令其陷入了困境。当前,支持和发展仲裁已然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普遍共识。国际法层面,通过对我国在互惠关系认定上日趋灵活的立场把握,以互惠原则解决该问题具有一定可行性。而在国内法层面上,从财产保全和承认及执行仲裁裁决的制度设计初衷出发,通过灵活的法律解释或许也能有效地化解困境。当然,再灵活的法律解释都无法替代明确的法律规定。立法层面对该问题的重视,是化解困境的根本之道,也是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应然之举。
冯硕
关键词:财产保全国际法法律解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