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一凡 作品数:8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典型病例结合网络平台在皮肤病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探讨典型临床病例结合网络平台教学在医学本科生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和住院部就诊的患者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临床病例,建立典型临床病例库,制作多媒体课件,微信推送典型临床病例,在手机人卫教学助手中形成课堂测试题,闭卷考试由学校统一出题,将2015级临床专业389名医学本科生随机分两组,研究组197人;对照组192人,两组相同内容由同一教师带教。结果闭卷考试成绩两组学生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课堂测试成绩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3.8%的学生喜欢典型临床病例多媒体教学法授课,该方法能够明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基础理论与临床问题的联系能力。结论典型临床病例结合网络平台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效果。 余炳前 骆志成 魏玉平 白瑛 牛桃香 李军友 李一凡关键词:网络平台 医学本科生 皮肤性病学 课堂测试 闭卷考试 银屑病合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 2024年 银屑病是一种免疫相关的慢性复发性疾病,患者常因病情反复和迁延不愈而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进而加重病情及治疗经济负担。银屑病患者是抑郁症的高风险人群,抑郁症也是导致银屑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二者具有重叠的致病途径,但具体机制尚待阐明。现阶段针对银屑病的抗炎治疗、认知行为疗法和精神药物治疗已经被证实,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皮损,还可同时减轻共患抑郁症的严重程度。本文重点阐述银屑病合并抑郁症的流行病学现状、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为进一步提高银屑病合并抑郁症的综合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张璇 李一凡 骆志成关键词:银屑病 抑郁症 共病 JAK抑制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2025年 银屑病(psoriasis,PSO)是一种具有多种典型皮肤和关节临床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复杂的发病机制涉及IL-23、IL-22、TNF-α等细胞因子。虽然生物制剂能够有效靶向关键细胞因子,但其免疫原性导致的治疗失败仍是当前的治疗难题。新型药物JAK抑制剂通过阻断JAK(janus kinase inhibitor,JAK)-STAT(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通路,更精准地调节银屑病相关免疫炎性反应。本综述就JAK抑制剂(janus kinase inhibitor,JAKi)的作用机制,近年来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的临床实验进展进行总结,以期阐明JAK抑制剂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张璇 李一凡 谢媛媛 骆志成关键词:银屑病 JAK-STAT信号通路 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二例 被引量:1 2020年 2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36岁和19岁。临床表现均为红斑基础上的水疱,尼氏征阴性。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角化不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直接免疫荧光示IgA、lgG和C3呈线状或带状沉积于基底膜带。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均符合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均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好转。 陈显侠 余炳前 郑佳媛 牛桃香 李一凡 骆志成关键词:大疱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一例 2017年 患者女,38岁,因全身红斑、水疱,口唇、外阴糜烂、痒痛15 d,加重2 d于2016年12月30日就诊。15 d前患者背部出红斑、丘疹、水疱、大疱,伴瘙痒、轻微疼痛;出疹前3个月因狼疮性脑病于风湿科就诊,口服奥卡西平0.45 g,每天2次,甲泼尼龙120 mg/d静脉滴注,治疗3个月,出疹前5 d停用该药。之后因出现头痛症状,于出疹前1 d再次服用奥卡西平1 d。 李一凡 白瑛 李军友 骆志成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奥卡西平 狼疮性脑病 全身红斑 甲泼尼龙 甘肃地区成人银屑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5年 目的调查甘肃地区成人银屑病患者疾病认知与治疗依从性现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策略。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23年12月—2024年6月在甘肃某三甲综合医院皮肤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502名银屑病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信息调查表、疾病认知情况问卷及治疗依从性量表。通过描述性统计、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调查对象疾病认知和治疗依从性的基本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疾病认知情况问卷得分为(16.03±4.38)分,治疗依从性量表得分为(4.51±2.2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首诊年龄、学历、偏好治疗方式、居住地类型、个人月收入是调查对象疾病认知情况问卷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居住在城市地区是主要的正向影响因素,偏好口服西药是主要的负向影响因素;疾病处于静止期是调查对象治疗依从性量表得分的正向影响因素(P<0.05),偏好传统治疗(外用药膏、口服西药或中药)和疾病处于进行期是调查对象治疗依从性量表得分的主要负向影响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证实,疾病认知情况问卷得分正向影响治疗依从性量表得分(r=0.132,P=0.003)。结论银屑病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整体情况不理想,且受到多重因素影响。临床工作中应重点关注偏好传统治疗、疾病处于进行期、低收入、低学历的农村地区患者,加强银屑病规范用药宣教及随访管理,以提升患者疾病认知水平和治疗依从性,推动构建银屑病慢病全程管理体系。 张璇 李一凡 李军友 谢媛媛 祁珺 刘燕丽 崔敬 骆志成关键词:银屑病 疾病认知 治疗依从性 N6-甲基腺苷修饰及其在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进展 2025年 N6-甲基腺苷(m6A)修饰是一种常见的RNA甲基化修饰,在许多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主要由甲基转移酶、去甲基化酶和m6A结合蛋白调节。肺动脉高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且发病率较高,其主要病理特征是肺血管重塑,但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并缺乏根治的方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6A修饰作为一种持续动态调节,可对肺动脉高压的特定基因表达和病理生理过程产生影响,参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通过对m6A修饰及其相关蛋白在肺动脉高压中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为肺动脉高压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靶点。 刘喜悦 薛小丽 胡雅婷 王逸婕 李一凡 李芳伟关键词:肺动脉高压 分子机制 缺氧对胃癌细胞生长和5-氟尿嘧啶化学治疗效果的影响 2024年 目的:缺氧是造成胃癌化学治疗(以下简称“化疗”)耐药的重要原因,但目前对单纯缺氧环境下胃癌的生长情况了解甚少,本研究通过观察缺氧对胃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探讨缺氧环境中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的反应。方法:设置缺氧(1%氧气)及常规空气环境,将胃癌细胞MKN45分别置于上述环境中培养,同时设立化疗药物5-FU干预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法、JC-1线粒体膜电位法及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不同氧含量环境中、不同干预组胃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的改变,在电镜下观察细胞线粒体变化情况。结果:不加5-FU干预的情况下,缺氧组与常氧组相比,JC-1线粒体膜电位法、Annexin-V/PI双染法及CCK-8检测结果显示胃癌细胞早期凋亡、晚期凋亡率更高,细胞死亡率更高;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周期被阻止在G0/G1期,不进展;电镜结果显示线粒体破坏更严重。而在加入5-FU干预的情况下,缺氧组与常氧组相比,凋亡率低,细胞周期更易进展,线粒体破坏更少。结论:缺氧环境促进胃癌细胞凋亡甚至死亡,但是缺氧环境对化疗药物5-FU的起效产生反作用,可能是造成5-FU化疗耐药的因素。 周雅丽 沈翌飞 汪凯 李一凡 张静妍关键词:缺氧 胃癌 5-氟尿嘧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