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鑫
-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工程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M-HTPF法全地应力张量反演探索与实践被引量:2
- 2017年
- HTPF法现场测试和反演计算由于需要大量原生裂隙面而使得该方法的广泛推广应用受到极大限制。新近提出的M-HTPF法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该方法依据摩尔库伦理论,通过建立结构面上的广泛存在的法向应力和剪切应力关系,优化方程组求解条件来实现降低对原生结构面数量的依赖。笔者基于M-HTPF法,利用最小二乘法和计算机程序试错搜索原生裂隙面摩擦系数的办法,在MATLAB平台上利用mldivide命令实现方程组求解,通过计算机程序自动搜索和统计,可以实现原地应力张量的反演计算。通过利用法国Mercantour公路隧道HTPF测试数据和山东某科研钻孔的测试数据,检验了反演计算软件的可靠性和实用性。研究结果表明,M-HTPF法可使用4条及4条以上原生裂隙对原地应力进行有效的反演计算分析,反演计算获得的数据离散性小,数据稳定性高。该方法为单孔三维水压致裂原地应力测量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 徐鑫徐鑫王成虎高桂云
- 关键词:水压致裂反演计算软件开发
- 基于地应力实测数据分析郯庐断裂带中段滑动趋势被引量:5
- 2017年
- 郯庐断裂带潜在滑动趋势对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对郯庐断裂带中段(新沂至渤海段)附近12个钻孔共65条实测地应力数据分析,得出该区段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与垂直应力之比K_(max)和K_(min)的范围,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中段主要表现为逆断层的应力状态,局部地区呈现出有利于走滑断层的特征。研究区内应力比K值由西向东逐渐增大,并在东北部达到最大。通过计算得出断层面上的剪应力与有效正应力比值小于Byerlee准则所定义的摩擦系数,说明目前郯庐断裂带中段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同时发现北西向断裂面上的剪应力与有效正应力比值比北东向断裂的大。区内应力积累指标μ_m的计算结果和地震的分布特征表明,郯庐断裂带中段北西向断裂上地震活动频繁,应力积累程度低;而北东向断层上应力积累程度高,特别是处于郯庐断裂带中段东北部的北东向断层,在应力集中的区域出现地震空白区,推测为断层的锁固段。最终认为在现今应力场下郯庐断裂带中段更易沿北西向的断裂滑动。
- 刘卓岩王成虎徐鑫慎乃齐贾晋
- 关键词:地应力
- 关于水库“触发地震”和“诱发地震”的思考与探讨
- 2017年
- 水库地震是因水库蓄水作用导致库区地质环境和区域应力变化,引起库区附近地震的现象。'触发地震'和'诱发地震'是根据成因机制的区别而对水库地震的分类。本文梳理和总结了自水库地震的概念提出以来,人们对于水库地震成因机制的分析,并就触发地震和诱发地震的不同分类进行了探讨;同时结合国内水库地震关于坝高、库容、岩性和震级方面的特征发现,无论是触发地震还是诱发地震,都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不同水库具有不同的地质环境和区域应力状态,各类成因机制在不同类型的水库地震中占比也不同。最后,作者对现今水库触发地震和诱发地震研究的不足进行了讨论,提出应结合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所引发的地震一同分析。
- 张杰黄禄渊贾晋徐鑫徐鑫
- 关键词:触发地震诱发地震
- 浅议同震位移计算模型
- 2017年
- 同震位移研究对地震过程模拟、地震机理研究和未来地震危险区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作者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多种同震位移预测模型,包括Wells模型、陈培善模型、dmax(M)模型、Segall模型和Okada模型,并对各种模型的原理和理论公式进行了简要总结回顾,比较了各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同时作者将21世纪以来国内具有详细地表水平破裂的地震信息作为计算参数,对比分析了3种常用模型的预测结果,为日后选定不同条件下的同震位移场分布研究提供参考。
- 徐鑫徐鑫王成虎张杰贾晋
- 关键词:同震位移
- 基于实测应力数据的北天山西部区域断层滑动趋势分析被引量:4
- 2018年
- 通过文献收集与整理,统计了主要由水压致裂法、应力解除法得到的北天山区域的应力数据。引入侧压力系数k、应力累积系数μm和断层摩擦系数μ,并根据Byerlee准则对计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应力积累程度较高,区域内整体较稳定,但局部断层滑动趋势风险较大。同时对研究区的地震分布进行统计,发现中西部和中东部区域小震频发,应力易得到释放;同时东北部和西北部小震频率低,推测为应力锁固段,应力积累程度高,若地震易发生强震;综合分析推测研究区断裂带更易沿NWW-SEE向滑动。
- 张杰王成虎王成虎贾晋刘卓岩
- 关键词:北天山应力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