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丽如

作品数:32 被引量:91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基金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1篇营养不良
  • 8篇住院
  • 7篇老年
  • 6篇营养
  • 6篇肿瘤
  • 6篇疾病
  • 5篇营养状态
  • 4篇饮食
  • 4篇营养风险
  • 4篇营养素
  • 4篇微营养素
  • 3篇衰弱
  • 3篇肿瘤患者
  • 3篇住院期间
  • 3篇维生素
  • 3篇系统疾病
  • 3篇老年住院
  • 3篇患者营养
  • 2篇代谢
  • 2篇心血管

机构

  • 32篇北京医院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中共中央办公...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32篇陈丽如
  • 22篇朱明炜
  • 16篇丁丽丽
  • 10篇王丽娟
  • 10篇程博
  • 7篇崔红元
  • 2篇王华
  • 2篇唐大年
  • 1篇周华
  • 1篇徐涛
  • 1篇康维明
  • 1篇贾震易
  • 1篇李冠臻
  • 1篇汪明芳
  • 1篇韦军民
  • 1篇唐云
  • 1篇李长平
  • 1篇陈伟
  • 1篇任姗姗
  • 1篇江华

传媒

  • 16篇中华临床营养...
  • 6篇保健医苑
  • 3篇中华老年医学...
  • 2篇肠外与肠内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老年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年份

  • 4篇2025
  • 3篇2024
  • 5篇2023
  • 9篇2022
  • 6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系统各类疾病病人住院期间营养状态的动态变化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应用不同营养评定工具(NRS 2002、BMI、SGA等),对比观察我国住院期间各类神经系统病人营养状态的动态变化。方法:从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主持的“全国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动态变化的多中心调查研究”的数据库中摘取1043例神经系统疾病病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不同类别的神经系统疾病的病人入院及出院时人体测量、营养风险、营养不良以及临床结局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院时病人营养风险(NRS 2002≥3分)发生率为24.64%(257/1043),出院时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7.05%(281/1039),入院与出院营养风险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21)。入院时总营养不良(SGA B+C级)发生率为17.16%(179/1043),出院时总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7.32%(180/103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01,P=0.922)。在不同类别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出血性疾病病人出院时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入院时(P<0.05)。营养不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总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高于无营养不良的病人(P<0.05)。结论: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入院时营养风险和营养不良的比例较高,出院时营养状态较入院时无明显改善,并与不良的临床结局相关,需重视及落实对神经系统病人的营养筛查、评定及合理的干预工作。
陈丽如刘承宇丁丽丽崔红元朱明炜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住院期间营养风险营养不良
机体微营养素变化对肠道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2025年
肠道微生物是肠道微生态系统的核心,不仅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还与免疫调节、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发育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表明,微营养素(micronutrients,MNs)与肠道微生物群之间的相互作用复杂且多样。MNs既为肠道菌群提供必需营养,又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影响机体MNs的产生和吸收。本文综述了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肠道微生态的最新影响进展,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李永浩李子建陈丽如张岸琦朱明炜
关键词:微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肠道微生物
微营养素在恶性肿瘤营养治疗中的应用现状被引量:1
2023年
微营养素(micronutrients,MNs)包括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等不可或缺的作用。恶性肿瘤患者易合并多种MNs缺乏的营养不良,严重者影响器官功能和恶化临床结局。MNs从不同角度和途径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及时通过肠外或肠内营养途径足量补充MNs,可使肿瘤患者临床受益。近年国内外多个指南发布了MNs在各种场景下的临床应用推荐意见,是指导肿瘤患者医学营养规范应用、改善预后的科学依据。
陈丽如丁丽丽叶文峰朱明炜
关键词:微营养素维生素微量元素恶性肿瘤营养治疗
营养不良诊断GLIM标准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应用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回顾性调查我国肺癌住院患者的营养不良现患率。方法在2014年全国多中心前瞻性调查数据库中筛选肺癌患者共6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不含肌肉量减少指标的GLIM标准进行营养不良的诊断,分析肺癌患者营养不良的患病率,探索GLIM诊断的营养不良与人体测量、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结果在623例肺癌患者中,经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筛查具有营养风险患者33.5%(209例),GLIM标准营养不良的现患率为17.8%(111例)。GLIM标准诊断的营养不良组与无营养不良组的年龄、体重、体重指数、上臂围、小腿围、握力、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前白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肺癌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应规范对肺癌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可采用GLIM标准对其进行营养不良诊断。
陈丽如刘承宇丁丽丽崔红元朱明炜
关键词:肺癌营养不良
中老年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肌少症危险因素的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中老年住院患者的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与肌少症常见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中老年T2DM住院患者1125例,根据年龄分为50~<60岁组、60~<75岁组和≥75岁组;根据纳排标准将269例研究对象分为肌少症组(n=90)和非肌少症组(n=179)。收集整理1125例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将肌少症患病与否作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老年T2DM住院患者出现肌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对比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间的差异,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探索肌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1125例患者中,男性的肌肉含量减少检出率18.26%,显著高于女性9.28%(P<0.05);≥75岁组的肌肉含量减少检出率高于50~<60岁组、60~<75岁组(P<0.05);≥75岁组的肌少症患病人数占比高于50~<60岁组、60~<75岁组(P<0.05);50~<60岁组和≥75岁的肌少症患病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75岁(OR=4.992,95%CI:2.448~10.179)和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 A1c,HbA1C)>10%(OR=3.563,95%CI:1.526~8.322)的T2DM患者肌少症患病风险显著增加(P<0.05)。肌少症组≥75岁、≥20年糖尿病病程、有高血压、有冠心病、有哮喘、接受二肽基肽酶抑制剂(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治疗、白蛋白低下、HbA1c<7%的患者人数占比高于非肌少症组(P<0.05)。≥75岁(OR=12.140,95%CI:2.740~53.790)、糖尿病病程≥20年(OR=3.270,95%CI:1.100~9.740)、有哮喘(OR=7.570,95%CI:1.270~45.150)、未使用DPP-4(OR=1.950,95%CI:1.070~3.570)、餐后2 h血糖≥11.1 mmol/L(OR=0.160,95%CI:0.060~0.420)的T2DM患者肌少症患病风险显著增加(P<0.05)。结论男性、≥75岁老年住院T2DM患者的肌肉含量减少、肌少症检出率更高,中老年T2DM住院患者患肌少症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年龄、HbA1c、糖尿病病程、哮喘、DPP-4使用情况和餐后2 h血糖。
张籍鹏陈丽如江鸿
关键词:住院年龄性别
不同营养不良诊断方法在老年神经系统疾病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调查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探讨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应用全球领导人发起的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IM)标准及主观全面营养评定(SGA)对“全国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动态变化的多中心调查研究”数据库中的566例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整理分析。比较两种营养不良诊断工具,探讨营养不良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符合GLIM标准诊断营养不良983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4.66%(983/566),其中男性14.72%(48/326),女性14.58%(35/240)。中度营养不良患者占8.30%(47/566),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占6.36%(36/566)。SGA评定中度营养不良(SGAB级)发生率为15.55%(88/566),重度营养不良(SGAC级)为1.94%(11/566),总营养不良(SGAB+C级)发生率为17.49%(99/566)。营养不良组总住院时间(15.46±6.49)d,无营养不良组为(13.55±5.09)d,(t=-3.02,P<0.01);营养不良组的体重明显低于无营养不良组[(52.0±8.5)kg比(65.2±9.6)kg,t=12.92,P<0.01],两组体质指数(BMI)[(19.1±2.7)kg/m^(2)比(23.9±2.6)kg/m^(2),t=15.48,P<0.01]、上臂围[(22.3±2.5)cm比(28.3±3.9)cm,t=7.01,P<0.01]、小腿围[(28.9±3.4)cm比(32.5±3.)3cm,t=6.81,P<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室指标中营养不良组与无营养不良组的淋巴细胞[(5.0±8.5)×10^(9)/L比(9.4±11.8)×10^(9)/L,t=3.61,P<0.01]及白蛋白[(38.5±4.4)g/L比(40.7±5.1)g/L,t=3.18,P<0.01]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GLIM与SGA诊断相关性较好(AUC=0.711),一致性尚可。结论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GLIM标准适合用于老年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营养不良诊断,其诊断结果与SGA比较相关性较好,一致性尚可。营养不良与人体测量、实验室指标、临床结局等均存在一定关联。
陈丽如丁丽丽王丽娟程博朱明炜
关键词:神经系统疾病营养不良营养评估
肌少症的干预治疗研究进展及中医学认识被引量:8
2021年
肌少症是一种随年龄增加,以骨骼肌质量下降、骨骼肌力量和功能减退并伴随体能状态和生活质量下降的老年综合征。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的含量、肌肉力量会下降,同时伴随肌肉活动功能减退[1]。年龄从40~80岁,骨骼肌总量将下降30%~50%,60岁以后每年有近3%的肌肉功能或力量下降[2]。在中国对60岁以上的社区居民进行肌少症患病率调查,采用亚洲肌少症研究组(AWGS)的肌肉减少症诊断标准及采用生物电阻抗分析法(BIA)法测量肌肉含量,发现总患病率为10.5%,其中男性为11.3%,女性为9.7%[3]。人体内脂肪量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在60~70岁达峰;而肌肉质量及肌肉力量则在30岁时开始下降,60岁以后肌肉损失的速度更快。随着全球老龄化日益加剧,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不仅是重要的医学课题,同时也是重大的社会问题,肌少症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提高对肌少症的认识及防治尤为重要。
陈丽如杨子艳
关键词:中医学认识
价值医疗理念下的医学营养疗法被引量:4
2022年
价值医疗的目的是在全面提升医疗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医疗成本,是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通过完善信息化系统建设,设定科学评价方法,改革医保支付方式是我国价值医疗实践的动力。“筛查、评定、干预”是规范化医学营养管理的关键步骤,营养风险筛查以改善临床结局为目标,符合价值医疗的内涵;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下的营养不良诊断为进入国家(疾病)诊断相关分类奠定了基础;口服营养补充是存在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且进食不足患者首选的医学营养治疗方式,规范应用可减少体重丢失,改善临床结局,节省医疗费用,可以较低的成本改善营养不良老年患者的健康和生存,是体现价值医疗的典范。
朱明炜陈丽如
关键词:营养风险筛查
老年胃/结直肠肿瘤手术患者营养不良状况及营养支持治疗对临床结局的影响
2025年
目的调查老年胃/结直肠肿瘤患者术前营养不良的发生情况,以及营养支持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北京医院普通外科拟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胃肠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全球领导人发起的营养不良诊断(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标准进行营养不良诊断,探讨营养不良与营养支持对临床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26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胃/结直肠肿瘤住院患者,其中胃癌199例、结直肠癌227例,年龄65~91(72.05±5.99)岁。符合GLIM标准诊断营养不良者占43.7%(186/426)、中度营养不良患者占25.6%(109/426)、重度营养不良患者占18.1%(77/426);胃癌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者占73.4%(146/199)、营养不良者占48.7%(97/199)、重度营养不良者占22.6%(45/199);结直肠癌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者占63.9%(145/227)、营养不良者占39.2%(89/227)、重度营养不良者占14.1%(32/227)。接受营养支持治疗的有60.3%(257/426),其中接受肠内营养者占25.4%(108/426)、接受全肠外营养者占11.3%(48/426)、接受肠内及补充性肠外营养者占23.7%(101/426),无营养支持者占39.7%(169/426)。无论是否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不同程度的患者,接受营养支持的患者总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无营养支持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8、3.69、2.21、3.03,均P<0.05)。结论对于营养不良患者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可以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结局。
陈丽如李子建王丽娟崔红元程博唐大年张岸琦丁丽丽朱明炜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营养不良营养支持
采用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对老年肿瘤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态的动态变化调查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应用全球营养领导层倡议营养不良诊断标准(global leadership initiative on malnutrition,GLIM)调查国内老年肿瘤患者住院期间营养状态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从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老年营养支持学组主持的“全国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动态变化的多中心调查研究”18个城市的34家医院数据库中摘取854例老年肿瘤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研究入院及出院时、不同类别的老年肿瘤患者人体测量、营养风险、营养不良的变化情况。结果入院及出院时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评分≥3分发生率为63.23%和69.44%,经GLIM诊断的总营养不良发生率变分别为42.74%和42.86%;将营养不良进行分级可见出院时中度营养不良较入院时由24.12%减少至10.07%,重度营养不良较入院时由18.62%增加至32.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人体测量及实验室指标在GLIM标准下的营养不良与无营养不良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肿瘤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高,GLIM标准适合用于老年肿瘤患者的营养不良诊断,抗肿瘤治疗可能增加营养不良严重程度。老年肿瘤患者应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及GLIM标准对营养不良进行诊断与分级,住院期间应动态观察营养状态的变化。
陈丽如丁丽丽王丽娟朱明炜
关键词:老年肿瘤患者营养不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