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志林

作品数:3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心肌
  • 2篇细胞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单核
  • 1篇单核细胞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单核细胞趋化...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二硫键...
  • 1篇心病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心肌缺血
  • 1篇心肌缺血损伤
  • 1篇心肌细胞
  • 1篇心绞痛
  • 1篇血浆
  • 1篇血浆BNP

机构

  • 3篇三峡大学人民...
  • 2篇三峡大学
  • 1篇三峡大学第一...

作者

  • 3篇朱志林
  • 1篇张世忠
  • 1篇盛梦婷
  • 1篇黄子芮
  • 1篇郭昌云
  • 1篇顾晨
  • 1篇潘黎明
  • 1篇王琥
  • 1篇李俊明
  • 1篇余雅婕
  • 1篇贺玲
  • 1篇孟瑜
  • 1篇李冠兰

传媒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麝香保心丸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浆BNP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7
2017年
目的:分析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及对血浆B型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单纯使用曲美他嗪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麝香保心丸和曲美他嗪对实验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浆BNP水平、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以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统计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浆BNP、LVEDD、LVESD、LVEF均得到改善,但是实验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麝香保心丸联合曲美他嗪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明显降低血浆BNP水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李冠兰彭涛郭昌云余雅婕朱志林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曲美他嗪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血浆BNP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214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免疫趋化因子表达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214水平变化以及与免疫趋化因子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因急性胸闷胸痛于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患者174例,其中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者45例(CAG正常组)和AMI患者129例(AMI组)。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法、ELISA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214、血浆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趋化因子功能性受体2(CCR2)水平,并采用Pearson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MI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214表达量低于CAG正常组[(1.00±0.13)vs.(0.81±0.28),P<0.05],同时血浆MCP-1浓度[(97.85±23.86)pg/ml vs.(133.90±47.48)pg/ml]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CR2蛋白水平[(0.48±0.16)vs.(0.67±0.29)]高于CAG正常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AMI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214水平和血浆MCP-1浓度、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CR2蛋白水平均呈负相关性(r=-0.590,-0.433,P<0.05)。随着冠状动脉SYNTAX评分增加,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iR-214水平降低,同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CCR2蛋白水平和血浆MCP-1浓度逐渐升高(P<0.05);经多重线性回归分析,miR-214、MCP-1及CCR2与SYNTAX评分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P<0.05)。结论AMI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miR-214表达量降低,且与MCP-1/CCR2传导通路的激活存在负向调控关系,可能是加重AMI疾病进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冷佰桦孟瑜朱志林付文军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
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对H9c2心肌细胞高糖及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机制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PDI)在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H9c2大鼠心肌细胞建立高糖(HG,33 mmol/L葡萄糖)及缺氧/复氧损伤模型(H/G,提前30 min往密闭缺氧盒中灌注95%的氮气及5%的CO_(2)混合气体)和高糖+缺氧/复氧组(HG+H/R)组模型的过表达PDI腺病毒及下降PDI siRNA转染心肌细胞,检测各实验组大鼠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丙二醛(MDA)及高分子量脂联素(HMW-APN)的浓度,心肌细胞PDI、脂联素(APN)、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及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表达。结果在HG、H/R以及HG+H/R组细胞模型中PDI的表达与正常组(葡萄糖浓度5.5 mmol/L)相比均明显减少,LDH活性[(179.7±10.4)、(218.4±18.4)、(328.2±5.3)比(91.0±11.0)U/L]、MDA浓度[(7.0±0.4)、(10.0±1.0)、(11.7±1.0)比(4.2±1.8)μmol/L]及Cleaved Caspase-3、Grp78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同时,APN及HMW-APN的蛋白表达显著减少[(2.01±0.21)、(1.64±0.27)、(1.20±0.14)比(2.62±0.12)μg/L,均P<0.05]。过表达PDI病毒干预后,H9c2细胞在高糖、缺氧/复氧条件下,APN及HMW-APN[(2.86±0.03)μg/L比(3.03±0.10)μg/L、(2.06±0.05)μg/L比(2.31±0.06)μg/L、(1.83±0.07)μg/L比(1.96±0.11)μg/L、(1.20±0.06)μg/L比(1.39±0.09)μg/L]的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均P<0.05)。利用特异性siRNA下降PDI的蛋白后,H9c2细胞在高糖及缺氧/复氧损伤条件下,APN及HMW-APN[(0.75±0.09)μg/L比(0.59±0.09)μg/L、(0.62±0.04)μg/L比(0.53±0.05)μg/L、(0.55±0.14)μg/L比(0.51±0.12)μg/L、(0.48±0.12)μg/L比(0.35±0.08)μg/L]的蛋白表达减少,LDH活性、MDA浓度及Cleaved Caspase-3、Grp78蛋白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损伤增加(均P<0.05)。结论PDI可能通过调控APN及HMW-APN的蛋白表达,发挥对糖尿病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
黄子芮盛梦婷潘黎明张世忠朱志林王琥徐春丽藤林贺玲顾晨易偲李俊明
关键词: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脂联素心肌缺血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