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延秋
-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郑州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持续监测装置的研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研制一种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监测精确、适用于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实时连续动态监测的装置。方法通过对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气囊压力管理要求的研究,根据医疗设备的功能、结合监护仪的压力模块、监护模块以及支撑模块的临床操作规范来进行组装设计。结果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持续监测装置研制成功后,适用于所有人工气道患者气囊压力监测。结论人工气道气囊压力持续监测装置可实时连续动态精密监测人工气道气囊压力,及时提醒医务人员进行气囊压力调整,避免气囊压力过高或压力不足的并发症。
- 尚明升李珊高延秋贾宝辉陈聪吕远
- 关键词:人工气道气囊压力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33及25-羟维生素D水平与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4
- 2024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病人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33(IL-33)、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卒中相关性肺炎(SAP)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病区AIS病人200例,根据入重症监护病区72 h内是否发生SAP分为SAP组(78例)与非SAP组(122例)。统计并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血清PCT、IL-33、25-(OH)D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IS病人并发SAP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血清PCT、IL-33及25-(OH)D及联合检测对SAP的诊断效能。结果SAP组血清25-(OH)D水平低于非SAP组,血清PCT、IL-33水平高于非SAP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CT、IL-33、25-(OH)D是AIS病人并发SAP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PCT、IL-33、25-(OH)D及联合检测AIS病人并发SAP的AUC分别为0.93[95%CI:(0.89,0.96)]、0.93[95%CI:(0.89,0.96)]、0.90[95%CI:(0.85,0.93)]、0.99[95%CI:(0.97,1.00)],联合检测时预测效能较高。结论血清PCT、IL-33、25-(OH)D水平对AIS病人并发SAP具有早期诊断价值,联合检测可提高SAP的诊断效能。
- 王泽帅赵世龙刘秋红高延秋
- 关键词:卒中卒中相关性肺炎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3325-羟维生素D
- 血清GDF⁃15、ADAMTS13、SDC⁃1水平对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究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13(ADAMTS13)、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水平对脓毒症心肌损伤(SIMI)的早期诊断价值,以期找到能够指导早期治疗方案的新型标志物。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4月入住郑州市中心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的脓毒症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是否出现心肌损伤分为SIMI组(n=60)和非SIMI组(n=56)。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临床资料及血清GDF15、ADAMTS13和SDC⁃1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IMI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DF15、ADAMTS13和SDC⁃1表达水平对SIMI的诊断价值。结果SIMI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舒张压和收缩压、基础病史、血培养阳性率以及入住RICU时的平均动脉压(MAP)、白细胞(WBC)与非SIMI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IMI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入住RICU时间及总胆红素(Tbil)、血肌酐(SC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GDF⁃15、SDC⁃1水平均高于非SIMI组,血小板(PLT)、ADAMTS13水平低于非SIMI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2.198、8.679、2.187、9.907、4.743、9.960、4.746、4.927、4.704、3.630、5.568,P均<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GDF⁃15、SDC⁃1表达水平升高是SIMI发生的危险因素,ADAMTS13表达水平升高是SIMI发生的保护因素(OR=3.126、2.579、2.201、2.694、1.553、0.560,P均<0.05)。GDF⁃15、ADAMTS13、SDC⁃1联合检测诊断SIMI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高于GDF⁃15、ADAMTS13、SDC⁃1单独检测的0.741、0.762、0.7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090、3.061、2.895,P均<0.05)。结论GDF15和SDC⁃1在SIMI患者血清中表达上调,ADAMTS13表达下调,三者可能成为诊断SIMI的有用生物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 李双凤高延秋董睿张磊徐亚来李晓燕张瑞霞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
- 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血清Ang2、Lym、IL-6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 2025年
- 目的探究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血管生成素2(Ang2)、淋巴细胞(Lym)、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及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7月郑州市中心医院339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发生ARDS患者纳入研究组(n=143),未发生ARDS患者纳入对照组(n=196);根据入院28 d患者死亡情况将研究组分为生存组(n=78)与死亡组(n=65)。采用logistics分析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ng2、Lym、IL-6对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Ang2、IL-6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血清Lym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715、31.627、24.056,P均<0.05)。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血清Ang2、IL-6、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显著升高,血清Lym、氧合指数、白蛋白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85、8.474、6.336、8.383、5.654、8.849,P均<0.05)。Ang2、IL-6为影响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1.273、3.082,P均<0.05),Lym为影响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OR=0.609,P<0.05)。血清Ang2、Lym、IL-6联合评估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0,三者联合评估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评估价值高于单独评估(Z_(三者联合vs.Ang2)=2.252,P=0.024;Z_(三者联合vs.Lym)=1.996,P=0.046;Z_(三者联合vs.IL-6)=2.202,P=0.028)。结论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血清Ang2、IL-6升高,Lym降低,与不良预后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对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临床参考价值。
- 董睿李双凤孟园园李晓燕徐亚来高延秋
- 关键词:脓毒症血管生成素2白细胞介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