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瑶

作品数:3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银屑
  • 2篇银屑病
  • 2篇甲氨蝶呤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类
  • 1篇序贯
  • 1篇序贯疗法
  • 1篇序贯疗法治疗
  • 1篇序贯治疗
  • 1篇益赛普
  • 1篇治疗银屑病
  • 1篇融合蛋白
  • 1篇融合蛋白质类
  • 1篇软膏
  • 1篇他克莫司
  • 1篇他克莫司软膏
  • 1篇皮炎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机构

  • 3篇同济大学

作者

  • 3篇龚瑜
  • 3篇史玉玲
  • 3篇于倩
  • 3篇王瑶
  • 1篇张玲玲
  • 1篇陈铭
  • 1篇张玲玲

传媒

  • 2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治疗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筛选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30例,随机分为益赛普联合MTX治疗组(联合用药组)和单用益赛普治疗组(单药组)。两组患者用药24周。治疗第2、6、12、18、24周时记录银屑病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分别统计达到PASI 50、PASI 75、PASI 90的患者比例,记录医生对病情的总体评价(physician's global assessment,PGA)、患者对病情的总体评价(patient's global assessment,Pt GA)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同时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沉和C反应蛋白,评价患者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AE)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前,联合用药组和单药组PASI评分分别为(28.97±7.09)、(30.31±9.32)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联合用药组的PASI评分显著低于单药组[(5.31±2.35)分vs(7.10±2.9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两组达到PASI 75的比例分别为66.7%和46.7%;24周分别为80.0%和66.7%,联合用药组疗效优于单药组。联合用药组AE发生率为60%,单药组为33.3%。但AE均为轻中度,治疗期间无严重感染及肿瘤的发生。结论益赛普联合MTX疗效优于单用益赛普,不良反应轻,安全性好。
张玲玲龚瑜于倩王瑶史玉玲
关键词:银屑病斑块益赛普甲氨蝶呤
糠酸莫米松和他克莫司序贯疗法治疗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糠酸莫米松和他克莫司序贯疗法治疗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160例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先给予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1周,然后给予0.1%他克莫司软膏维持治疗3周;对照组给予0.1%糠酸莫米松乳膏治疗1周,然后给予单乳膏维持治疗3周,总疗程为4周。在治疗第1、4、8、12周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愈显率、症状积分、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治疗组愈显率为92.68%,对照组愈显率为92.30%。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8、12周随访,在临床治愈患者中,治疗组患者复发率(5.97%)明显低于对照组(18.75%),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色素沉着、毛细血管扩张或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结论糠酸莫米松和他克莫司序贯疗法治疗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疗效好,复发率低,患者依从性好,可作为治疗面部化妆品接触性皮炎的选择。
胡艺凡于倩刘芝翠龚瑜王瑶史玉玲
关键词:接触性皮炎糠酸莫米松他克莫司软膏序贯治疗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联合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及其对白细胞介素17A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 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商品名益赛普)联合甲氨蝶呤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血清和单个核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7A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皮肤科门诊收治的30例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分为益赛普组(15例)和益赛普 + 甲氨蝶呤组(15例),疗程24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IL-17A和TNF-α的浓度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治疗前益赛普 + 甲氨蝶呤组和益赛普组患者,血清IL-17A,TNF-α水平以及外周血PBMC中IL-17A,TNF-α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治疗后,益赛普 + 甲氨蝶呤组血清IL-17A、TNF-α浓度(142.67 ± 14.82,70.07 ± 25.02)及外周血PBMC中IL-17A、TNF-α mRNA表达(1.12 ± 0.33,2.50 ± 1.04)与益赛普组血清IL-17A、TNF-α浓度(163.54 ± 23.18,91.98 ± 14.62)及外周血PBMC中IL-17A、TNF-α mRNA的表达(1.56 ± 0.77,3.61 ± 2.14)比较显著下降(P 〈 0.05)。结论 益赛普联合甲氨喋呤治疗银屑病疗效优于单用益赛普治疗,联合治疗可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IL-17A、TNF-α的表达量有关。
仝云蕾陈铭龚瑜张玲玲于倩王瑶史玉玲
关键词:银屑病重组融合蛋白质类甲氨蝶呤白细胞介素17肿瘤坏死因子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