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华

作品数:7 被引量:63H指数:3
供职机构:江阴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结石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多沙唑嗪
  • 1篇血管
  • 1篇血管侵犯
  • 1篇应对策略分析
  • 1篇预后
  • 1篇早泄
  • 1篇增生
  • 1篇软镜
  • 1篇上段输尿管结...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癌
  • 1篇生存预后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输尿管
  • 1篇输尿管结石
  • 1篇输尿管切开

机构

  • 6篇江阴市人民医...

作者

  • 6篇陈晓华
  • 2篇赵虎
  • 2篇吴斌
  • 2篇查振雷
  • 2篇袁军
  • 2篇姜彬
  • 2篇杨伟
  • 1篇徐渊
  • 1篇李文军
  • 1篇殷金龙
  • 1篇黄青

传媒

  • 1篇中华泌尿外科...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外医疗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年份

  • 2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淋巴血管侵犯对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相关临床预后意义的Meta分析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系统性评价淋巴血管侵犯在预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中有关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生存预后分析研究,检索时限设置为建库开始至2017年5月,检索语种为英文及中文。采用NOS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质量学评价,并采用Rev Man 5.3与Stata 12.0软件对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临床预后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18篇相关临床队列研究,发表时间2008—2017年。相关膀胱癌患者共12 354例,其中有淋巴血管侵犯者4 272例,占34.6%。Meta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血管阳性的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在总体生存率(HR=1.26,95%CI 1.16~1.38,P〈0.001)、无复发生存率(HR=1.27,95%CI 1.06~1.52 ,P〈0.001)、肿瘤特异性生存率(HR=1.30,95%CI 1.18~1.42,P〈0.001)3个方面均低于淋巴血管阴性的患者。Egger′s发表偏倚分析结果显示,淋巴血管侵犯在总体生存率(P=0.636)、无复发生存率(P=0.077)、肿瘤特异性生存率(P=0.342)方面均无显著的发表偏倚。结论淋巴血管侵犯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预后显著相关,可作为评价此类患者术后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但相关结论仍需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
张立进查振雷赵虎袁军姜彬杨伟陈晓华吴斌
关键词:膀胱尿路上皮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生存预后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高危超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探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探讨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高危超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于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就诊的100例高危超大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尿道组和传统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传统组患者采用传统的电切术进行治疗,为尿道组患者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结果 :1)尿道组患者手术的平均用时、住院的平均时间、术中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57.0±11.3)min、(9.1±1.0)d、(72.0±12.2)ml,传统组患者手术的平均用时、住院的平均时间、术中的平均出血量分别为(90.4±18.0)min、(15.0±5.4)d、(151.5±20.3)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尿道组患者的平均尿流率、平均膀胱残余尿量分别为(16.2±4.0)ml/s、(26.0±5.5)ml,传统组患者的平均尿流率、平均膀胱残余尿量分别为(12.6±3.0)ml/s、(53.0±7.3)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尿道组患者和传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分别为6.00%、2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剜除术治疗高危超大前列腺增生的效果较好。
陈晓华
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效果的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分析体外冲击波与内镜手术治疗泌尿系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方便选择该院自2016年3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泌尿结石患者70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实施内镜手术治疗的35例患者为研究组,实施体外冲击波治疗的35例患者为参照组,最后对两组泌尿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通过实施不同方法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VAS评分改善也较为显著,组间数据结果检验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11.6%)与参照组(14.5%)未形成显著性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从结石清除率结果来看,研究组(91.4%)与参照组(88.6%)比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泌尿结合患者实施上述两种治疗手段,其治疗效果雷同。若患者的结石直径在1.5cm之上,实施内镜手术更具优势,同时可以使患者的痛苦得以减轻,临床应用价值存在。
陈晓华
关键词:体外冲击波内镜手术泌尿系结石
多沙唑嗪治疗早泄的临床效果
2015年
目的观察多沙唑嗪治疗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早泄患者120例,治疗前中国早泄患者性功能评价表-5(CIPE-5)积分均低于18分。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控释片4mg,每晚1次,连续用药4周。在用药期间保持正常的性生活频率。采用CIPE-5评估治疗前后早泄症状的变化。结果最终117例患者完成临床研究。治疗后CIPE-5的5项积分均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4周后,117例患者治愈24例,有效71例,总有效率为81.2%。治疗过程中,有2例在服药初期出现体位性低血压,给予相应的生活指导1周后症状消失。结论多沙唑嗪治疗早泄安全、有效。
徐渊陈晓华殷金龙
关键词:多沙唑嗪早泄
前列腺电切汽化术后期排尿困难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分析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前列腺电切汽化术后期排尿困难的原因和应对策略.方法将2014年9月—2017年9月门诊收治的接受前列腺电切汽化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统计术后期排尿困难的比例和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出现排尿因难患者:9例为尿道狭窄,6例为膀胱功能异常及逼尿肌无力,5例有腺体组织残留,3例膀胱出现挛缩,2例尿道出现水肿与感染,1例有碎组织条及血块堵塞.所有排尿困难患者经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多种原因可造成前列腺电切汽化术后期排尿困难,因此必须严格实施手术操作流程,提高疗效,以降低排尿困难的发生.
陈晓华
关键词:排尿困难
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效果分析被引量:49
2017年
目的 比较后腹腔镜下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PLU)与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f-UHLL)治疗复杂性上段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泌尿外科2014年5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5例复杂性上段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32例,女性13例,年龄27~45岁,平均(34.1±9.5)岁.合并输尿管扭曲28例,合并同侧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7例.20例接受f-UHLL治疗,25例接受RPLU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结石大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和术后发热率等.分别采用t检验和x2检验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漏尿、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手术未对肾功能产生明显影响.RPLU组和f-UHLL组患者在手术时间[(78.4±8.5) min比(73.3±11.3) min,t=0.61,P=0.67]、术后拔除双J管时间[(33.8±3.4)d比(37.6±8.9)d,t=2.37,P=0.08]、术后患肾肾小球滤过率[(41.3±7.6) ml/min比(40.5±±7.1)ml/min,t=0.78,P=1.27]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f-UHLL组相比,RPLU组住院时间长[(5.9±1.7)d比(4.2±1.6)d,t=1.92,P=0.04],术后发热率低(4%比30%,x2=5.72,P=0.03)、结石清除率高(100%比75%,x2=7.03,P=0.01).f-UHLL组5例患者术后发生结石残留,予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后结石自行排出.结论 RPLU与f-UHLL在治疗复杂性上段输尿管结石方面均安全、有效,RPLU相比f-UHLL可在提高结石清除率的同时降低术后的发热率.
张立进吴斌查振雷赵虎杨伟陈晓华姜彬黄青李文军袁军
关键词:输尿管结石碎石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