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娟

作品数:3 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十堰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短期干预
  • 1篇血管
  • 1篇血管舒张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管性血友病...
  • 1篇血友病
  • 1篇血友病因子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细胞
  • 1篇原发性肝细胞...
  • 1篇瑞舒伐他汀
  • 1篇舒张
  • 1篇他汀
  • 1篇胎膜
  • 1篇胎膜早破
  • 1篇穹窿
  • 1篇穹隆
  • 1篇细胞
  • 1篇细胞癌

机构

  • 3篇十堰市人民医...

作者

  • 3篇刘寓
  • 3篇王娟
  • 2篇杨均

传媒

  • 1篇河北医药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国医药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可疑性胎膜早破患者后穹隆穿刺液β-hCG检测
2013年
胎膜具有保持羊水及保护胎儿的功能。妊娠期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羊水经阴道流出,称胎膜早破(PROM)。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约占分娩总数的2.7%-17.0%,常致早产、围产儿死亡、宫内及产后感染率升高,是孕产妇和新生儿主要致死病因[1]。部分胎膜早破患者由于胎膜破口较小、破裂点较高、流液量较少,难以确诊[2]。
刘寓王娟杨均
原发性肝细胞癌可溶性粘附分子-1和甲胎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2005年
目的探讨血清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和甲胎蛋白浓度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测定266例门诊及病区就诊患者sICAM-1的血清含量(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71例,慢性肝炎68例,肝硬化67例,健康人群60例),同时测定原发性肝细胞癌组的血清甲胎蛋白(AFP)浓度,并与sICAM-1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71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sICAM-1水平为(1694.41±664.58)ng/ml,明显高于慢性肝炎(CH)组〔(526.21±233.94)ng/ml〕、肝硬化(LC)组〔(685.50±298.16)ng/ml〕及正常对照组〔(324.19±105.71)ng/ml〕。其中58例AFP阳性和13例AFP阴性HCC患者血清sICAM-1水平分别为(2219.81±621.72)ng/ml和(1498.12±273.99)ng/ml。结论原发性肝细胞癌存在与sICAM-1相关的抗肿瘤细胞免疫应答异常,血清sICAM-1检测可以反映肿瘤细胞逃逸机体免疫监视的能力,可作为判断原发性肝细胞癌发展程度及疗效评价和随访监测病情变化的一项血清学指标。
刘寓王娟
关键词:原发性肝细胞癌甲胎蛋白基因表达机体免疫
瑞舒伐他汀短期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和内皮依赖性血管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1年
目的 研究瑞舒伐他汀短期干预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以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2例ACS患者完全随机分为他汀组和常规组,各31例,常规组施以常规和安慰剂治疗,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瑞舒伐他汀20 mg/d,疗程8周,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血清hs-CRP、vWF和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常规组的hs-CRP、TC、TG、HDL-C、LDL-C、vWF水平分别为(12.41±5.36)mg/L、(6.31±0.80)mmol/L、(2.65±0.57)mmol/L、(1.33±0.28)mmol/L、(4.20±0.98)mmol/L、(150.68±27.85)%.他汀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15±2.07)mg/L、(5.87±0.63)mmol/L、(2.38±0.48)mmol/L、(1.48±0.27)mmol/L、(2.91±0.92)mmol/L、(127.46±18.25)%.他汀组治疗后hs-CRP、TG、HDL-C、LDL-C、vW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他汀组治疗后TC、HDL-C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他汀组治疗后hs-CRP、LDL-C、vWF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瑞舒伐他汀对ACS进行干预,在有效调脂的同时可显著降低hs-CRP和vWF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
刘寓王娟杨均
关键词:瑞舒伐他汀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血管舒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