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清
-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杭州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仿真模型结合PBL在基层医院妇产科带教中应用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索仿真模型结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在基层医院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我院妇产科实习生63名,随机分为实验组32名,对照组31名,实验组采用仿真模型结合PBL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2组学生实习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实习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仿真模型结合PBL教学方法是实用且高效的教学模式,适合在基层医院妇产科临床带教中推广应用。
- 李云王维清孔建平罗柳珍朱彩红
- 关键词:仿真模型PBL妇产科临床带教
- 阿替普酶对高龄急性脑梗死静脉溶栓早期疗效及护理要点被引量:3
- 2018年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被认为是急性缺血性卒中超早期最有效的药物治疗措施,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被国内外脑血管病指南一致推荐。
- 余飞王维清
- 关键词:早期疗效急性脑梗死阿替普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INOGENACTIVATOR
- 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探讨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发生率及抑郁发生相关因素。方法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运用医院版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问卷对卒中后失语患者进行测评,根据评分结果,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并分析两组患者在卒中类型、年龄、性别、卒中相关血管危险因素、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入院时收缩压等差异。并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失语抑郁相关因素。结果107例卒中后失语患者中,61例患者评估为抑郁.抑郁发生率57%,其中重度抑郁占76.2%。两组抑郁相关因素分析发现抑郁组患者在女性、高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方面显著高于非抑郁组,P值分别为0.026、0.000、0.000。进一步二分类Logistsic分析发现女性、高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高为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发生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卒中后失语患者抑郁发生率高,且多为重度抑郁。另外,女性、高龄、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重的卒中后失语患者易于发生抑郁。因此,对于该类患者需早期进行抑郁筛查,及时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 王维清李云王力
- 关键词:脑卒中失语抑郁
- 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早期神经功能的影响和安全性探讨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早期神经功能改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114例,分为房颤组40例和无房颤组74例,均给予静脉溶栓治疗,分析两组溶栓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房颤组与无房颤组静脉溶栓24小时及溶栓后7天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总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房颤组高于无房颤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合并房颤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同样可以有效改善早期神经功能,但出血风险增加。
- 王维清李云王力赵西耀左丹毛意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心房纤颤静脉溶栓神经功能
- 神经电刺激治疗卒中后吞咽障碍59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Vitalstim神经电刺激治疗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早期康复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29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卒中相关药物治疗及康复医师指导下吞咽训练治疗,研究组患者同时给予Vitalstim神经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评分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干预前后吞咽功能评分降低数值分别为(2.22±1.09)分和(1.30±0.89)分,有显著性差异(P=0.000)。研究组和对照组吞咽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9.66%、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8.81%、40.00%,有显著性差异(χ~2=4.074,P=0.044)。结论 Vitalstim神经电刺激联合吞咽训练可有效改善卒中后吞咽障碍早期吞咽功能,并降低患者因吞咽障碍导致的肺部感染发生率。
- 王维清李云王力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流程优化研究
- 2017年
- 目的探讨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管理工具优化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流程的效果。方法组建FMEA项目团队,项目组成员对溶栓流程进行失效模式及相关因素分析,找出导致失效的根本原因,及时采取改进措施。结果实施FMEA管理后卒中溶栓流程风险分析提示各高风险子流程风险系数均降低,患者从就诊至溶栓治疗时间(DNT)降低。结论运用FMEA可有效优化卒中溶栓流程,缩短DNT,减少院内延误。
- 王维清李云王力赵西耀左丹毛意
-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脑血管意外静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