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阴悦

作品数:5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患儿
  • 2篇多动障碍
  • 2篇学龄
  • 2篇学龄期
  • 2篇注意缺陷多动...
  • 1篇电图
  • 1篇蝶骨
  • 1篇蝶骨电极
  • 1篇动态脑电
  • 1篇动态脑电图
  • 1篇多动症
  • 1篇多动症患儿
  • 1篇行为管理
  • 1篇学龄期儿童
  • 1篇血清
  • 1篇炎症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干预
  • 1篇障碍儿童
  • 1篇支原体肺炎

机构

  • 5篇秦皇岛市第一...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阴悦
  • 4篇张艳玲
  • 2篇张迪
  • 1篇马金红
  • 1篇王桂兰
  • 1篇吴小波
  • 1篇张新阳
  • 1篇刘伟

传媒

  • 3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保健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炎症负担指数与疾病转归的关系
2025年
目的分析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患儿炎症负担指数(IBI)与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4年6月在河北某医院诊治的138例SMP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MPP患儿疾病转归分别纳入预后良好组(99例)和预后不良组(39例)。测定SMPP患儿的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NEU)、淋巴细胞(LYM)水平并计算IBI值。比较2组SMPP患儿的IBI值并分析IBI对患儿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探讨SMPP患儿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患儿的CRP、NEU、IBI均高于预后良好组,LYM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CRP、NEU、LYM及IBI预测SMPP患儿疾病转归的曲线下面积(AUC)(95%CI)分别为0.832(0.787~0.882)、0.744(0.699~0.794)、0.715(0.665~0.760)、0.917(0.867~0.967),IBI预测SMPP患儿疾病转归的AUC高于单一指标(P<0.05)。预后不良组患儿发病至入院时间>3 d、受影响肺部范围≥2/3肺叶、入院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20分、肺大范围实变人数占比和发热时间、病程均高/长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入院时间>3 d(OR=2.275,95%CI:1.304~3.969),入院APACHEⅡ评分≥20分(OR=2.550,95%CI:1.411~4.609),IBI≥17.43(OR=4.216,95%CI:2.074~8.572)是SMPP患儿疾病转归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IBI值与SMPP患儿的不良疾病转归密切相关,且IBI有望成为预测SMPP患儿疾病转归的潜在标志物。
李若晗阴悦柴小龙张艳玲王靓靓刘文杰苏文硕
关键词: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血清疾病转归
视频脑电图和动态脑电图在癫痫患儿中的诊断效果对比观察被引量:28
2017年
癫痫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属于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数据报道显示:我国每年癫痫发病患者为35/10万,患病率为4.4%,且目前我国约有500-600万癫痫患者,每年新发患者约为40-50万人([1,2])。根据WHO数据报道显示([2]),全世界约有4000万-5000万癫痫患者,严重影响居民健康。目前,临床上对于癫痫尚缺乏理想的诊断方法,常规方法主要以有常规脑电图检查和动态脑电图检查。
吴小波刘伟贾晓彧阴悦张新阳王桂兰
关键词:动态脑电图癫痫患儿癫痫样放电癫痫发病机制蝶骨电极国际抗癫痫联盟
V型跷跷板训练对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影响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探讨V型跷跷板训练对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的影响,为缓解ADHD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脑功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100例ADHD学龄期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V型跷跷板训练,对比2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感觉统合各项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ADHD患者的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各因子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型跷跷板能够缓解ADHD学龄期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大脑工作能力指数,改善多动行为,提高家庭功能,干预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张艳玲阴悦李若晗张迪马金红
关键词: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沙盘游戏联合药物干预对学龄期ADHD患儿负性情绪及行为管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6
2024年
目的研究沙盘游戏疗法联合药物干预对学龄期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负性情绪及行为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2年1月于本院治疗的120例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沙盘游戏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比较2组患儿症状积分[中文版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筛查量表(SNAP-IV)父母版]、情绪状态[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SCARED)和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和行为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对抗性行为、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症状积分和SCARED得分、DSRSC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注意力商数、控制力商数、综合控制力商数和综合注意力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沙盘游戏疗法联合药物干预可有效改善学龄期ADHD患儿各项临床症状,缓解患儿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儿行为管理能力。
张艳玲张迪阴悦李若晗孙云华
关键词:沙盘游戏药物学龄期负性情绪
家属参与型干预措施对多动症患儿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研究家属参与型干预对多动症患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11月因多动症进行治疗的56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家属参与型干预。比较2组临床疗效、患儿适应能力以及行为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感觉运动、生活自理、个人取向、社会责任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品学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属参与型干预应用于多动症患儿的效果较为显著,明显改善了患儿适应能力及各项行为能力,对其多动症症状缓解有重要价值。
张艳玲阴悦李若晗王薇舒柴小龙
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