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7篇科技期刊
  • 5篇杂志社
  • 4篇中文
  • 3篇媒体
  • 3篇集群
  • 3篇集群化
  • 2篇学术
  • 2篇学术质量
  • 2篇数字化
  • 2篇群化
  • 2篇媒体融合
  • 1篇多模式
  • 1篇新媒体
  • 1篇学科
  • 1篇学科方向
  • 1篇学术共同体
  • 1篇学术环境
  • 1篇学术期刊发展
  • 1篇一路同行
  • 1篇月刊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15篇宋梅梅
  • 14篇杨蕾
  • 14篇马沂
  • 13篇何卓铭
  • 12篇王晓峰
  • 5篇张雁
  • 2篇王晓琰
  • 1篇汤超
  • 1篇周朴
  • 1篇丁洁
  • 1篇郑继承
  • 1篇童菲
  • 1篇邓迎
  • 1篇胡艳芳

传媒

  • 6篇中国科技期刊...
  • 6篇编辑学报
  • 2篇中国激光
  • 1篇出版与印刷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探索与实践——以《光学学报》为例被引量:18
2020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科技期刊面临重要转型。如何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出版建设、媒体融合发展,快速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成为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融媒体技术手段为依托,详细总结了期刊在选题策划、稿件处理、多模式出版、融媒体服务等方面的数字化建设经验,以供其他科技期刊学习和借鉴。
何卓铭何卓铭宋梅梅王晓琰马沂宋梅梅杨蕾
关键词:数字化科技期刊媒体融合
中国激光杂志社中文科技期刊专题策划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0
2024年
策划出版高质量专题是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途径。总结了中国激光杂志社中文三刊近年来出版的各类专题,介绍了学科热点类、重大项目类、知名科学家专栏、纪念类专题、虚拟专题等不同类型专题的策划出版流程,并以计量分析的形式呈现专题的出版对期刊影响力的提升具有很大促进作用。此外,阐述了如何利用专家资源由重点栏目孵化连续专题的创新出版模式。最后,提出了基于连续专题举办主题会议以实现刊会融合的发展理念,进而推动期刊高质量发展;探讨了基于专题的高效传播促进科技成果快速落地的产研结合的发展思路。
沈灵灵李瑞娟沈雅捷李雅新宋梅梅宋梅梅马沂何卓铭杨蕾
关键词:科技期刊
砥砺奋进 成果斐然--上海科技学术期刊发展概述被引量:3
2021年
文章概述了上海科技学术期刊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现状。阐述了上海科技学术期刊的整体情况,包括学科分布、创刊时间、出版周期、主管主办出版单位分布、编辑人员构成等,分析了比较突出的上海科技学术期刊出版转型的几大模式,简要总结了上海科技学术期刊的数据库收录情况,以及获奖和项目资助情况,最后,对上海科技期刊发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杨蕾杨蕾何卓铭马沂胡艳芳何卓铭都玮
关键词:科技期刊集群化新媒体
《中国激光》50年回顾与展望
2024年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激光》见证了我国激光科学的飞速发展,作为我国激光领域的旗舰期刊及最重要的创新成果和技术应用学术交流平台,发表了大量我国科学家的代表性成果,为我国激光及相关学科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以10年为一个周期,重点回顾了《中国激光》自1974年创刊以来发生的重要事件、发表的重要成果和近年来的改革和发展举措,概述了历年来期刊出版数据、引证指标和获奖荣誉等,并展望了《中国激光》未来的发展方向。
马沂马沂杨蕾
关键词: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数字化出版
中文光学期刊作者投稿关注点调查及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了解不同身份作者的投稿关注点,从而为作者提供优质服务,吸引稿源,促进中文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方法,深层次了解中文光学期刊作者投稿时的主客观关注点和投稿取向。【结果】作者拟投稿时首要关注期刊的收录类别、审稿周期、期刊的影响因子以及期刊在业内的影响力。录用率、投稿系统的便捷性、出版周期及出版费用也是作者关注的重要因素。【结论】期刊编辑应依据作者投稿关注点完善各项服务,并提出稳定和提高期刊来稿量、实现中英文期刊差异化发展的一些举措。
宋梅梅宋梅梅何卓铭马沂王晓峰马沂杨蕾
关键词:差异化发展
专题编辑参与中文科技期刊稿件处理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总结《光学学报》采用专题编辑(Topical Editor,TE)送审稿件的经验,为科技期刊提高学术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严格的标准遴选了22位TE,并将传统审稿流程中的编辑送审改为TE送审。根据研究方向从2017年7月至2018年6月的来稿中挑选459篇交由TE送审。从稿件送审数量、平均外审周期、审稿意见等方面评价TE送审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TE可以精准地送审稿件,提高期刊学术质量,节省编辑时间。【结论】TE送审可以进一步提高中文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
杨洪星何卓铭何卓铭张浩佳宋梅梅马沂王晓峰杨蕾
关键词:同行评议学术质量
传承历史,做大做强,成就一流中文光学期刊——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为例被引量:9
2021年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创刊于1964年,是我国激光领域的第1本科技期刊。近年来,《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在变革中不断前行,结合自身优势,以提高稿件质量为核心,通过优化数字化出版建设、提升互联网融媒体服务等措施,使期刊的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稳步提升。期刊还尝试进行新的实践探索,2019年变更为我国光学界第1本半月刊,2020年大胆创新摸索单刊裂变的办刊模式,成功出版"先进成像"专题半月刊,发文量和来稿量实现前所未有的突破,探索出了中文科技期刊做大做强的发展之路。
张雁张雁王晓峰马沂王晓峰宋梅梅马沂
关键词:半月刊媒体融合
一流中文科技期刊主编团队的创新实践及发展思考
2025年
面对高水平论文外流、内容同质化严重等挑战,中国激光杂志社中文期刊的主编团队坚持中国人办好中文刊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依托科学的组织架构和明确的职责分工,引领期刊在提升学术质量、传播效率和品牌影响力等取得显著成效。其创新工作体现在高质量稿源挖掘、特色专题及专题子刊建设、学术活动运营、出版模式创新、期刊品牌建设与宣传等方面。针对主编团队建设方面,提出由国家部委、主编所在单位和期刊出版单位共同构建主编培育生态体系等建议。通过总结与分析一流中文科技期刊主编团队在推动期刊建设与发展中的多方面引领作用,为中文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和参照。
宋梅梅宋梅梅朱恩旭王晓琰张雁何卓铭马沂张雁杨蕾
中文科技期刊集群化办刊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国激光杂志社为例被引量:19
2022年
【目的】探索和研究中文科技期刊集群化办刊模式,为中文科技期刊做大做强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激光杂志社3种中文科技期刊的集群化发展为例,从机制体制改革、资源重组、细化分工、专业化发展的角度,详细介绍期刊集群化和差异化发展中的办刊理念、办刊策略和发展历程。【结果】期刊集群化运作、专业化分工可有效提升办刊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集群化办刊模式可以实现统筹管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可显著提升期刊集群的品牌影响力,为中文科技期刊提供知识服务、服务学科发展奠定基础。【结论】中文科技期刊集群化办刊模式可有效提升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转变“小、散、弱”现状,使各刊相互促进、融合发展。
何卓铭何卓铭张雁宋梅梅张雁王晓峰宋梅梅
关键词:集群化办刊策略差异化
中国激光杂志社期刊封面设计的实践与思考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总结科技期刊封面设计流程管理模式并探讨其中的相关问题,为同行提供经验借鉴。【方法】从版面、设计风格等方面对科技期刊封面图片的特征进行归纳。以中国激光杂志社期刊封面为例,总结封面设计流程管理模式,探讨封面设计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结果】期刊应对封面的主题策划、生产流程、版权保护等方面进行有效的流程管理。此外,就封面设置及风格、元素文化、版权意识、与设计公司合作等问题进行思考总结。【结论】科技期刊可通过合理的封面设计流程,将科技与艺术融合,更准确地传播前沿科技成果,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汤超汤超徐燕宋梅梅何卓铭宋梅梅王晓峰何卓铭
关键词:科技期刊封面设计版权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