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雅慧 作品数:15 被引量:49 H指数:4 供职机构: 长江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 化学工程 理学 更多>>
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其溶液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4 2018年 用流变仪考察了分子结构对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的影响,并用SEM观察了其溶液微观结构变化,探讨了其对溶液黏度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间隔基团碳数(s)=2,疏水链碳数(m)=12或14时,亲水头基类型对其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影响呈现相同规律,即羧酸盐〉磺酸盐〉硫酸酯盐;当s=2时,疏水链碳数增加,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增大,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呈波动上升;疏水链碳数相同,间隔基团碳数增加,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先增大后减小,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溶液黏度减小,其中,DS18-3-18和DC16-2-16增黏效果好;温度升高,DS18-3-18和DC16-2-16溶液黏度下降,但90℃时DS18-3-18溶液黏度大于DC16-2-16。微观结构表明:间隔基团碳数增大,DS18-s-18溶液胶束结构由球状变为片状直至球状,导致溶液黏度先增后降。温度升高,DS18-3-18溶液中片状胶束数目呈下降趋势,至90℃时,溶液中仍有联结完好的片状胶束存在,因此,DS18-3-18具有较好的耐温增黏性。 王嘉欣 唐善法 蒲明政 周天元 郑雅慧 崔琰奇关键词:阴离子双子表面活性剂 分子结构 黏度 高温 交联胍胶压裂返排液的低温破胶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联胍胶压裂返排液的低温破胶降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低温破胶降粘剂由组分A和组分B按质量比A:B=1:0.7‑1.3混合而成;所述组分A按质量份数由加速剂6‑10份、氧化剂6‑10份、水80‑88份组成,总... 唐善法 杨曦 刘璇 周天元 蒲明政 廖守稷 郑雅慧文献传递 纳米SiO2对磺酸盐Gemini表面活性剂溶液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9年 通过对磺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加入纳米SiO2,探究纳米SiO2对其黏度、耐温性和粘弹性的影响,并从微观结构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质量分数4%的DS18-3-18溶液黏度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在复配体系中,随着纳米SiO2质量分数增加,溶液黏度先增加后降低,其中质量分数在0.02%增黏效果最好,体系黏度从2.61 mPa·s增加到16.72 mPa·s,提高6.4倍,同时加入纳米SiO2可以提高溶液的粘弹性。微观结构表明,温度升高,溶液微观结构胶束之间排列越来越稀疏,加入纳米SiO2溶液微观结构变得紧密。 樊英凯 唐善法 郑雅慧 王嘉欣 胡睿智关键词:纳米SIO2 黏度 粘弹性 低表面张力增黏性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剂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表面张力增黏性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及制备方法。一种低表面张力增黏性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结构式为:<Image file="DDA0002061139310000011.GI... 唐善法 金礼俊 穆萨 郑雅慧 胡睿智文献传递 酰胺基羧酸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2 2019年 以对苯二胺、棕榈酰氯、氯乙酸钠等为主要原料,经取代和酰化反应合成了具有新型结构的酰胺基Gemini羧酸盐型表面活性剂DC16-P-16。通过FT-IR和1HNMR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对其表/界面活性、增黏性、泡沫性能以及乳化性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DC16-P-16具有比传统表面活性剂低1~2个数量级的临界胶束浓度(3. 16×10-4mol/L),表面张力为31. 36 m N/m;0. 5%DC16-P-16可将油/水界面张力降低至超低界面水平(8. 52×10-3m N/m);65℃下,0. 5%DC16-P-16在低剪切速率时黏度为3. 95 m Pa·s,有较好增黏性;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0. 1%DC16-P-16溶液起泡高度为31. 2 cm,稳泡性接近于100%;DC16-P-16乳化系统中,油水分离时间达到735 s,在相同条件下与十六烷基羧酸钠相比具有很好的泡沫性能和乳化性能。 金礼俊 唐善法 崔琰奇 胡睿智 郑雅慧关键词:表面活性剂 应用性能 油气生产系统中CO_2腐蚀预测及控制措施 被引量:11 2018年 油气生产系统中CO_2腐蚀问题日益严重,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首先对腐蚀原理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油气生产中CO_2腐蚀的影响因素。结合现有的两种经典的腐蚀预测模型,给出了几种CO_2腐蚀相关的控制措施。单一的防护措施存在一定的弊端,采用多种防护措施相结合的技术能够使腐蚀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鄢晨 金庭浩 郑雅慧 王健关键词:CO2腐蚀 低表面张力增黏性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油田化学剂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表面张力增黏性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及制备方法。一种低表面张力增黏性羧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结构式为:<Image file="DDA0002061139310000011.GI... 唐善法 金礼俊 穆萨 郑雅慧 胡睿智文献传递 聚表剂-纳米催化剂体系驱超稠油室内效果评价 被引量:2 2018年 聚表剂是近年来应用较多的新型驱油剂,具有高分子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双重优点。针对胜利油田特超稠油蒸汽驱研制了WC聚表剂,对WC聚表剂的增黏性能、界面张力、耐温性能、乳化降黏性能及其室内驱油效果进行了评价,并探究了聚表剂和纳米催化剂混合剂体系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WC聚表剂具有较好的增黏性能、乳化降黏性能和耐高温性能;与纯蒸汽驱相比,注混合剂体系后最终采收率提高15. 61%,单独注聚表剂后最终采收率提高10%,单独注入纳米催化剂效果不佳。建议先注聚表剂扩大波及体积,中间注一段蒸汽隔离段塞,再注纳米催化剂改善原油物性,最后蒸汽吞吐提高单井吞吐效果。 金庭浩 吴一慧 王健 邓虹 郑雅慧关键词:性能评价 提高采收率 驱油效果 涪陵页岩气采出水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涪陵礁石坝地区页岩气采出水具有COD、含硫、浊度高等特点,现采用混凝沉降的方法来处理采出水。以YUPC为混凝剂,非离子有机絮凝剂为絮凝剂,确定最佳实验,并筛选出合适的加量,最终得到涪陵礁石坝地区页岩气采出水的处理配方:使用5%Ca(OH)2悬浊液将水样pH调节至8.0,加入600 ppm YUPC,以及5 ppm有机絮凝剂。室内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试剂并进行搅拌之后,水样迅速沉降,处理后水样透光率为95.5%,COD、悬浮物分别降至40、20 mg/L,相应去除率分别为93.75%,75%。与传统的混凝工艺相比,处理效果显著提高,且搅拌时间大幅缩短,处理后采出水的各项污染物大幅下降,含硫量、COD、悬浮物含量、细菌含量等均可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要求。 郑雅慧 唐善法 蒲明政 杨曦关键词:页岩气 采出水 处理技术 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类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对一系列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的泡沫性能和油水界面张力进行了测试,并将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与3~#甜菜碱表面活性剂和5~#黏弹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进行复配,筛选出高稳泡超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当磺酸盐双子表面活性剂DS14-2-14与3~#、5~#表面活性剂的质量比为5∶3∶2,复配表面活性剂的质量分数为0.4%时,最大起泡体积为500 m L,半衰期为26.84 min,平衡时的油水界面张力为8.9×10^(-3)mN/m。此时泡沫体系具有很强的耐温耐盐性和一定的抗油性。 吴浩 孙怡韫 王健 唐善法 郑雅慧关键词:磺酸盐 双子表面活性剂 耐温耐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