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华

作品数:21 被引量:106H指数:7
供职机构:陕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血小板
  • 5篇新生儿
  • 4篇血型
  • 4篇输血
  • 4篇住院
  • 3篇血小板输注
  • 3篇血型分布
  • 3篇输注
  • 3篇住院患者
  • 3篇献血
  • 3篇抗体
  • 2篇血小板抗体
  • 2篇血小板输注无...
  • 2篇输注无效
  • 2篇体外
  • 2篇献血者
  • 2篇RH血型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变化
  • 1篇胆红素

机构

  • 21篇陕西省人民医...
  • 5篇第四军医大学...
  • 4篇西安医学院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陕西省血液中...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汉中市中心血...
  • 1篇江苏力博医药...

作者

  • 21篇王文华
  • 16篇杨江存
  • 14篇马婷
  • 12篇孙杨
  • 10篇谢昕昕
  • 9篇陈萍
  • 5篇宋耀军
  • 5篇张小乐
  • 5篇尹文
  • 3篇张勤
  • 3篇胡兴斌
  • 2篇雷宏涛
  • 2篇石紫云
  • 2篇康华
  • 2篇陈航
  • 2篇顾顺利
  • 1篇陈萍
  • 1篇秦高平
  • 1篇王秋实
  • 1篇李淑萍

传媒

  • 5篇中国输血杂志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3篇临床输血与检...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检验医学...
  • 1篇国际儿科学杂...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 1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华新生儿科...

年份

  • 7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51283例住院患者与献血者Rh血型分布和分析被引量:33
2018年
目的分析51 283例住院患者与无偿献血者Rh血型抗原分布特征。方法对31 818名住院患者及19 465名无偿献血者通过微柱凝胶方法进行Rh血型D、E、e、C、c抗原进行检测。结果住院患者与献血者Rh血型分布频率不同,住院患者与献血者Rh血型分布构成比主要为DCCee及DCcEe两种,住院患者为41.64%、36.58%,献血者为41.11%、37.11%;不同ABO血型住院患者及献血者Rh血型分布不同;Rh D阳性患者主要Rh血型为CcEe(36.58%)及CCee(41.64%),RhD阴性患者Rh血型主要为ccee(54.30%)及Ccee(30.86%);不同科室患者仅血液科与总住院患者Rh血型分布不同,与文献记录的合肥、广州、南宁与西安地区献血者Rh血型分布有显著差异,而咸阳地区与西安地区差异不明显。结论不同人群、科室、地区等Rh血型分布特征不同,Rh血型检测对临床安全合理输血具有重要意义。
马婷杨江存宋耀军王文华谢昕昕陈萍杨颖群常靖妍王妙妮
关键词:输血安全RH血型
4℃冷藏保存血小板在外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一项随机对照可行性研究
2025年
目的观察冷藏保存血小板(cold stored platelets,CSP)在外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一项前瞻性、双盲、随机临床试验对伴有外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以评估CSP与室温保存血小板(room temperature platelets,RTP)的止血功能。主要结局是评价引流量、血小板计数和血栓弹力图-最大振幅(thromboelastography,maximum amplitude,TEG-MA)。次要结局包括住院时间、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医疗花费。结果共有62例患者完成了最后的临床观察,CSP组和RTP组各31例。血小板输注以后1~12 h,13~24 h,25~48 h,49~72 h的引流量分别为:8.5 mL/h vs 20.83 mL/h,0.52 mL/h vs 5.0 mL/h,3.5 mL/h vs 5.0 mL/h,0.63 mL/h vs 4.1 mL/h。血小板计数:58×10^(9)/L vs 79×10^(9)/L,54×10^(9)/L vs 77×10^(9)/L,63×10^(9)/L vs 75×10^(9)/L,66×10^(9)/L vs 79×10^(9)/L。TEG-MA:50.1 mm vs 52.0 mm,50.1 mm vs 54.8 mm,53.0 mm vs 56.6,56.0 mm vs 53.2 mm。根据广义估计方程,两组在不同时间的P_(drainage)=0.933,P_(PLT计数)=0.473,P_(TEG-MA)=0.2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时间、ICU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出院结局在CSP组与RT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输注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P与RTP在外科大出血治疗中具有相同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本研究为临床应用CSP提供了可信的证据支持。
孙杨牛佳萌邢莉莉马婷杜工亮李学文王亚琴王李秦陈萍王文华杨颖群宋奥微谢昕昕宋耀军王妙妮常婧妍田芬芳杨江存
关键词:血小板出血
95987例住院患者血小板抗体筛查临床价值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血小板抗体在住院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探讨血小板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1-04-01/2023-12-31西安地区某三级医院住院患者95987例,采用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对其在性别、年龄、血型、科室、输血史、妊娠史及疾病类型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5987例住院患者中,血小板抗体检测阳性率达4.35%,女性住院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5.29%)高于男性患者(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4.124)。有妊娠史的血小板抗体阳性率(7.92%)高于无妊娠史(4.19%),差异显著(χ^(2)=292.773);同样,有输血史血小板抗体阳性率(7.79%)高于无输血史(3.97%),差异显著(χ^(2)=300.209)。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妊娠次数呈现显著相关性(χ^(2)=91.061)。结论95987例住院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4.35%,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与输血史及妊娠史有着密切关系,并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对于有多次输血史及妊娠史的患者来说,血小板抗体筛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陈萍孙杨褚晓月田芬芳杨颖群王文华牛佳萌赵柏雅常婧妍杨江存马超锋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血小板输注无效住院患者
新生儿输血热点调查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调查我国新生儿输血热点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新生儿输血达成专家共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问卷调查和头脑风暴法,对参与中国新生儿输血多中心队列研究项目启动会的101人,按照不同医师执业类型设计新生儿科医生问卷和输血科医生问卷,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①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博士及硕士分别占比11.9%及55.4%;正高职称及副高职称分别占比18.0%及50.8%。②新生儿科医生对体重1 000 g以下新生儿红细胞输注阈值不同职称医师选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重1 000~1 499 g及1 500~2 499 g新生儿红细胞输注阈值不同职称之间选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新生儿科医生对新生儿输血后症状体征改善指标排序为:肤色-呼吸-心率-胃肠-代谢-神志-黄疸-体温。④仅有20%医生关注医源性失血,不同职称医生关注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86.9%的输血科医生采用正反定型鉴定新生儿ABO血型,仅有13.1%采用正定型鉴定血型;68.9%输血科医生认为新生儿交叉配血标本应采用3 d以内的血液标本;血小板制品选择方面有85.2%的医院选择机采血小板。结论:在我国临床医生对于新生儿输血指征多依靠个人经验,无统一的规范及标准,在医源性失血问题上关注程度低;输血科医生在实验室检测方法学及血制品选择上仍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制定我国新生儿输血专家共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马婷宋奥微孙杨王文华谢昕昕杨江存庞建
关键词:新生儿输血问卷调查
献血对人体健康的长期效应—基于45岁、50岁和55岁人群的队列研究
2025年
目的献血对健康的长期影响,特别是对迟发性慢性病的影响,尚未得到充分研究。本研究在随访期内调查了献血对45岁以上人群住院率及共病模式,探索献血对人群健康的长期效应。方法从陕西省血液中心获取175715名献血者信息,按照1∶1比例从陕西省电子健康记录档案(EMR)中按照出生年份、性别、居住地等人口学指标匹配非献血者信息。该队列从2012年1月开启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Cox回归计算慢性疾病住院的校正风险比(adjusted hazard ratio,AHR)。采用多病网络分析评估住院患者共病模式。结果共有175715名献血者和等量非献血者参与了1246130人年的随访,平均年龄为50.0±4.4岁。45岁以上、献血4次以上和5次以上的参与者癌症住院率较低(AHR为0.894和0.872,P<0.001)。50岁以上患者的癌症(AHR为0.783和0.748,P<0.001)和呼吸系统疾病(调整AHR为0.883和0.845,P<0.001)发生风险均较低。55岁以上的献血者4次以上和5次以上的献血者患病风险降低(AHR为0.915和0.890,P<0.001)。多发病网络显示非献血者的复杂网络是男性献血者的1.77倍,是女性献血者的2.03倍。结论献血可能通过降低慢性病住院风险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结果,提示随年龄增长献血可能带来健康益处。
苏舒谷孝云张磊马婷宋奥微牛佳萌武文杰谢昕昕王文华王李秦程谦克虢玲侠杨江存孙杨
关键词:献血人口老龄化共病电子健康记录
中国人群红细胞意外抗体阳性率调查及特异性抗体分布特征被引量:3
2025年
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系统地分析中国人群红细胞意外抗体的阳性率及特异性抗体分布特征,为我国血型意外抗体筛查、抗体鉴定谱细胞抗原构成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在PubMed、CNKI、万方Data等权威数据库中,检索我国31个省市住院患者人群(5111549人)和献血人群(7985273人)意外抗体的研究文献,时间范围自1981年1月起至2023年12月。按照纳入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结果住院患者意外抗体阳性率为0.47%;献血者意外抗体阳性率为0.10%;孕产妇入院筛查意外抗体阳性率为0.71%;有输血史患者意外抗体阳性率为1.22%;有妊娠史者意外抗体阳性率为0.91%;输血/妊娠人群意外抗体阳性率为1.15%。住院患者特异性抗体占比依次为Rh>MNS>Lewis>Kidd>Duffy>Xg>ABO亚型>I>Diego>P>Kell>Lutheran>H;献血人群特异性抗体占比依次为MNS>Rh>Lewis>P>ABO亚型>I>Kell>Kidd>Diego>Duffy>Lutheran>H;孕产妇特异性抗体占比依次为Rh>MNS>Lewis>Kidd>P>H>Duffy>I>Diego。住院患者特异性抗体构成占比排序为抗-E>抗-M>抗-D>抗-Ec>抗-Le^(a)>抗-C>抗-c>抗-Jka>抗-Ce>抗-Le^(b)等;献血者特异性抗体构成占比排序为抗-M>抗-E>抗-P1>抗-D>抗-Le^(a)>抗-Le^(b)>抗-C>抗-N>抗-I>抗-A1等;孕产妇特异性抗体构成占比排序为抗-E>抗-M>抗-D>抗-C>抗-Le^(a)>抗-Ec>抗-EC>抗-P1。结论我国住院患者红细胞意外抗体阳性率显著高于献血人群,特异性抗体分布特征在不同人群和地域间存在一定差异。
宋奥微王文文田芬芳邢莉莉牛佳萌常婧妍杨颖群马婷王文华杨江存孙杨
关键词:红细胞特异性抗体血型
以低血糖为首发表现的新生儿歌舞伎综合征1例
2023年
报告1例以低血糖为首发表现的新生儿歌舞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反复低血糖、特殊面容、喂养困难、智力低下,基因检测发现KDM6A基因杂合变异,变异位点为c.3492_3493delTG(缺失变异),诊断歌舞伎综合征Ⅱ型,随访至3岁时渐出现弓形眉、下眼睑外翻等典型面容。
王文华郑宇星雷宏涛张勤尹慈
关键词:新生儿低血糖特殊面容
陕西省ABO与Rh血型分布特征及人口迁移对血型分布的影响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调查分析陕西人ABO和Rh血型的分布特征,探讨区域划分及人口迁移对血型分布的影响。方法收集陕西省十个地市20年3691624人献血者数据,以陕西省地理学特征分为陕北、陕南和关中3个地域,统计分析不同区域ABO及Rh血型分布特征。采用热图软件导入陕西省地图呈现ABO血型地图。分析对比2008年和2018年2个年份ABO血型分布时空变化特征。结果陕西人ABO血型分布特征为O>B>A>AB,Rh阴性占比为0.41%。绘制了陕西省ABO血型分布地图,陕西ABO血型分布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关中ABO血型分布为B>O>A>AB,陕南为O>A>B>AB,陕北为O>B>A>AB。陕北A型占比最低为26.12%,陕南B型最低为27.48%,O型在陕北和陕南地区占比较高,分别为32.60%和32.10%。与2008年相比,2018年的陕西三个区域ABO血型分布发生显著改变。结论陕西省ABO血型总体分布特征为O>B>A>AB,地域不同血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1998~2018年间人口迁移对血型分布产生影响。
孙杨申远牛佳萌邢莉莉王李秦王文华马婷杨江存
关键词:血型分布ABO血型RH血型献血者
小于胎龄儿发生相关因素及生后追赶性生长问题研究进展
2025年
随着围生期医学水平及新生儿复苏技术的提高,小于胎龄儿(SGA)的存活率逐步升高。但是小于胎龄儿[又称宫内生长迟缓(IUGR)],除了体格生长发育落后外,更容易出现多种神经发育缺陷,同时是各种代谢性疾病尤其代谢综合征的高发人群,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原因之一,并且生后这种近期及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适于胎龄儿(AGA)[1];同时小于胎龄儿因为生后喂养不当,会出现生后无法追赶上同龄适于胎龄儿(追赶性生长),导致其矮小症可能,或者引起一些代谢等相关并发症发生,因此有必要对导致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生后追赶性生长问题进行探讨。
张慧芳王文华王丽珍文雅
关键词:小于胎龄儿追赶性生长
新生儿雷诺现象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新生儿雷诺现象的临床特点、诊疗及预后。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陕西省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雷诺现象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纳入雷诺现象新生儿11例,男8例,女3例;早产儿9例,足月儿2例;胎龄为28+2~40+2周,平均胎龄32+3周;入院体重为990~4200g,平均1963g;发病时间为生后14min至144h,平均46.0h。新生儿主要表现为手、足第2~4指(趾)或肢体末端发花、发绀、苍白,多数为单侧,少数为双侧;随着病情进展出现发花、发绀与苍白交替出现,并伴有局部水肿。患儿均有动脉穿刺病史;呼吸困难4例;凝血功能不同程度异常6例;临床败血症4例(白细胞计数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4例,血培养阳性1例)。采用肝素钠乳膏及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交替外涂并按摩局部、酚妥拉明或硫酸镁热敷,体位性治疗,多巴胺、罂粟碱改善血管循环治疗;对凝血异常患儿予以伊诺肝素,病情严重者应用血浆,感染指标高时予以抗生素等综合治疗方法。1例患儿发生手指末端干性坏死脱落,其余患儿治愈。结论新生儿雷诺现象发病较早,早期症状不典型,如能采取措施减少在血管侧枝循环不良部位穿刺、严密观察病情,尽早发现异常、早期治疗可避免后遗症的发生。
康华赵璞张勤王文华
关键词:新生儿雷诺现象血管痉挛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