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寿杭祥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篇建筑
  • 1篇地域性
  • 1篇遗址
  • 1篇遗址调查
  • 1篇原真性
  • 1篇人性
  • 1篇人性化
  • 1篇山里
  • 1篇山里人
  • 1篇商业街
  • 1篇商业街区
  • 1篇土建
  • 1篇气候
  • 1篇气候适应
  • 1篇气候适应性
  • 1篇外部空间设计
  • 1篇乡土建筑
  • 1篇流线
  • 1篇流线组织
  • 1篇鲁迅故里

机构

  • 5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汉嘉设计...

作者

  • 5篇寿杭祥
  • 2篇王一丁
  • 1篇朱隆斌
  • 1篇何汶
  • 1篇吴凡

传媒

  • 3篇中外建筑
  • 1篇建筑与文化
  • 1篇城市建筑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8
  • 1篇201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西藏阿里地区东汝乡日乌衮寺建筑遗址调查被引量:1
2018年
日乌衮寺是一座位于西藏阿里北部无人区的小型石构寺庙,因其位于日土县东汝乡阿如村附近,故又得名"阿如石屋"。该寺保存较为完整,是阿里牧区为数不多的寺庙建筑,而且几乎完全以石材建成,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和测绘,以传统寺庙建筑为参照,对其功能布局、空间形式进行了分析与推测,归纳总结了其基本特点。
徐成浩寿杭祥王一丁
关键词:功能分析
乡土建筑废墟活化策略——以昆明万溪冲村“山里人”茶室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作为传统建筑的分支,乡土建筑以平凡的亲切感成为地方居民寄托"乡愁"的载体。乡土建筑废墟亦是如此,其在岁月中沉淀的沧桑感更饱含生活的价值年轮。因此对于乡土建筑废墟,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盲目保留。文章以昆明万溪冲村的"山里人"茶室为例,从环境真切、材质肌理的可识别、技术的最小干预三方面入手,既原汁原味的展现乡土建筑废墟蕴含的原真性,同时又结合新材料与新工艺,将其活化为满足当代使用需求的人居场所。
何汶寿杭祥吴凡朱隆斌
关键词:原真性活化
地域性与现代性在鲁迅故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中的表达被引量:1
2018年
商业街区是展现城市风貌的标志性区域,塑造商业街区外部空间需要考虑地域性与现代性的相互融合。本文以鲁迅故里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为例,从空间整合、体系规划、尺度控制、序列组织、界面塑造以及特色空间植入等方面切入,探讨它在整合城市空间、迎合地域文化、体现城市特色等方面所使用的策略,以期能对商业街区外部空间设计相关实践有所借鉴。
寿杭祥
关键词:地域性鲁迅故里
高效性流线与人性化空间的融合交织——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设计回顾被引量:1
2020年
文章回顾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滨江院区)的设计过程,从总体功能布局、流线组织、空间及室内外环境设计等方面阐述其在实现高效医疗流程、营造人性化空间环境的方法和策略,以期能为今后儿童医疗建筑的设计实践提供相应参考。
许屹中寿杭祥
关键词:高效性流线组织人性化空间环境设计
浅析西藏阿里地区当代藏式民居的气候适应性策略被引量:5
2018年
西藏阿里民居在适应高原寒冷气候方面有其特有的营造方式。本文通过对阿里地区札达、普兰两县当代藏式民居的建筑形态、空间布局、建筑构造处理等进行调查,分析了其在保温、采光、通风等方面所采用的气候适应性策略,总结了这些策略所存在的不足。
寿杭祥徐成浩王一丁
关键词:藏式民居气候适应性建筑营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