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勇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临汾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超声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气管
  • 2篇全麻
  • 2篇麻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异物取出术
  • 1篇硬膜外麻醉
  • 1篇硬膜外阻滞
  • 1篇躁动
  • 1篇造影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神经外科
  • 1篇神经外科手

机构

  • 8篇临汾市人民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梁勇
  • 2篇贾蓉
  • 2篇杨奇星
  • 1篇陈杏
  • 1篇晋刚
  • 1篇刘明群
  • 1篇任伟伟

传媒

  • 2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河北医学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西北药学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基于超声检查、肿瘤细胞因子构建儿童肾母细胞瘤的Nomogram诊断模型
2024年
目的:基于超声检查、肿瘤细胞因子构建儿童肾母细胞瘤的Nomogram诊断模型,以提高对肾母细胞瘤的临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肾母细胞瘤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2例囊肿性肾病患儿为对照组,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前均行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特征、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分析肾母细胞瘤发生的影响因素,根据影响因素构建肾母细胞瘤的Nomogram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准曲线进行Nomogram诊断模型验证。结果:两组肿块性质、内部回声、邻近结构侵犯及转移、伴下腔静脉瘤栓、伴同侧肾静脉血栓、动脉期峰值流速、血流阻力指数、肾体积局部增大、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分析显示,可使模型性能优良且影响因素最少的最佳惩罚系数λ下诊断肾母细胞瘤的变量数为6个:即肿块性质、内部回声、邻近结构侵犯及转移、伴同侧肾静脉血栓、VEGF、MMP-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块性质、内部回声、邻近结构侵犯及转移、伴同侧肾静脉血栓、VEGF、MMP-9是肾母细胞瘤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运用R语言绘制肾母细胞瘤诊断模型显示,其C-index为0.939,诊断肾母细胞瘤的AUC为0.939。结论:肿块性质、内部回声、邻近结构侵犯及转移、伴同侧肾静脉血栓、VEGF、MMP-9与肾母细胞瘤发生有关,基于超声检查和肿瘤细胞因子所构建的诊断模型具有较高区分度、校准度以及诊断效能,可为肾母细胞瘤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张扬梁勇聂智睿
关键词:超声肾母细胞瘤儿童
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效果和安全性比较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比较无痛分娩镇痛中超声引导下竖脊肌平面阻滞麻醉(ESPB)与硬膜外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入院的80例产妇,参考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ESPB,40例)与B组(硬膜外麻醉,40例);比较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新生儿Apgar评分(出生时、出生后5min),产妇不良反应(头痛、恶心呕吐、瘙痒、发热)与镇痛前、分娩完成时数字评定量表(NRS)评分。结果:产程:A、B组产妇第一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第二产程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gar评分:A、B组新生儿出生时、出生后5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A、B组产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S评分:镇痛前,两组产妇N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完成时,两组产妇的NRS评分均明显低于镇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分娩完成时的NRS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分娩镇痛中超声引导下ESPB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均具有良好效果,安全性高,且超声引导下ESPB麻醉可进一步缩短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止痛效果更佳。
任伟伟郝银丽杨奇星梁勇
关键词:无痛分娩超声引导硬膜外麻醉
超声造影参数与乳腺癌病理分级及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水平的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CEUS)参数与乳腺癌(BC)病理分级及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BC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CEUS检查,分析其相关参数[上升支斜率(K)、梯度(G)、峰值强度(PI)、达峰时间(TTP)、曲线下面积(AUC)]与病理分级、组织VEGF、Her-2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106例BC患者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病理组织学分级:Ⅰ级39例(36.79%),Ⅱ级42例(39.62%),Ⅲ级25例(23.58%);VEGF阳性69例(65.71%),HER-2阳性81例(77.14%)。不同病理分级、组织VEGF、Her-2表达组患者CEUS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病理分级Ⅲ级者K、PI、AUC均高于Ⅰ、Ⅱ级者,G、TTP均低于Ⅰ、Ⅱ级者(均P<0.05);组织VEGF、Her-2表达阳性者K、PI、AUC均高于阴性者,G、TTP均低于阴性者(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EUS参数K、PI、AUC与病理分级、组织VEGF、Her-2表达呈明显正相关(均P<0.05),与G、TTP呈明显负相关(均P<0.05)。结论:CEUS相关定量参数水平与BC患者病理组织分级、VEGF、Her-2阳性表达均存在一定的联系,可为疾病早期的诊断、治疗及预后预测提供客观依据。
贾蓉梁勇张扬郭朝焱晋刚
关键词:乳腺癌病理分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缓解腹腔镜结直肠癌全身麻醉术后疼痛的效果被引量:3
2024年
目的探讨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结直肠癌全身麻醉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行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全身麻醉的基础上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分析2组的临床指标、术后疼痛程度、肺功能及应激反应变化情况。统计2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进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患者视觉疼痛量表评分(visual analog pain scale,VAS)呈下降趋势,且术后即刻、术后3 h、术后6 h及术后12 h观察组的VAS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2组术后24 h 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观察组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及最大通气量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肾上腺素、皮质醇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对腹腔镜结直肠癌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复合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缓解术后疼痛程度,保护患者的肺功能,降低应激反应,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成颖刘明群梁勇杨奇星陈杏王建永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阻滞腹腔镜结直肠癌疼痛程度
熵指数监测下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在老年患者全麻气管插管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外科手术数量逐年上升,然而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时可产生伤害性刺激,使老年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发生剧烈波动,导致心血管意外。因此,防范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导致的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尤为重要。熵指数是临床上监测麻醉深度的一种新指标,其数值的变化可反应全身麻醉中的镇静程度。
梁勇
关键词:熵指数气管插管麻醉
超声造影组学模型在肝内LR-3类结节恶变风险中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究超声造影组学(CEUS)模型在肝内LR-3类结节恶变风险中的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2021年1月到2023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具有肝内LR-3类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有无发生恶性癌变分为良性组(103例)和恶性组(53例)。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基线资料进行匹配,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法预测肝内LR-3类结节恶变风险的发生因素,建立CEUS超声造影组学模型并给予内部验证。结果:匹配前,两组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白细胞计数(WBC)、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患者上述指标水平低于良性组,其余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两组患者所有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径增长率、前后径增长率、多发病灶、新发病灶、走行变化、形态变化、内部回声变化均为患者发生肝内LR-3类结节恶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临床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中各详细的预测指标结果,在验证组中AUC值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CEUS模型、临床模型、联合模型、US模型。结论:CEUS模型对于肝内LR-3类结节恶变风险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临床可给予参考借鉴。
贾蓉梁勇黄娟高剑英
关键词:肝脏
高频喷射通气在小儿气道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体会
2017年
小儿气管或支气管异物是耳鼻喉科常见的临床急症,因发生急骤,病情危急,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梗阻,导致患者合并肺部感染、肺不张和不同程度的缺氧,严重者可出现窒息、呼吸困难,所以气管异物是儿童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取出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是手术治疗的首要目的。临床中支气管镜下取出异物是常见的急诊术式,但这种手术风险极大,并发症严重,术中患者易出现呼吸、心搏骤停。
梁勇
关键词:高频喷射通气传统机械通气气管异物气道管理
右美托咪定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Dex)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10月择期行神经外科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_5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D_2组(右美托咪定0.2μg·kg^(-1)·h^(-1)组)和N组(空白对照组),每组各20例。D_5组、D_2组于麻醉诱导后10 min分别泵入右美托咪定0.5μg·kg^(-1)·h^(-1)、0.2μg·kg^(-1)·h^(-1)至手术结束前30 min。N组未予右美托咪定。术中维持BIS值40~50之内,分别观察记录三组患者麻醉手术时长及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全麻诱导前(T_0)、苏醒期患者拔管时(T_1)及拔管后10 min(T_2)的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等基本生命体征及拔管后10 min镇静-躁动评分(RASS评分)。结果:麻醉手术期使BIS维持在40~50范围之内麻醉药物用量:D_5组明显低于N组(P<0.05),D_2组低于D_5组(P>0.05);拔管时及拔管后生命体征:D_5组较平稳,其HR、MAP降低,并且均在正常范围内;苏醒期RASS评分:D_5、D_2组明显低于N组(P<0.05),D_5组低于D_2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可改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拔管时血流动力学稳定性及躁动情况,其镇静、镇痛作用显著,且0.5μg·kg^(-1)·h^(-1)剂量下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产生的镇静、镇痛效果较满意,可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
梁勇
关键词:神经外科全麻苏醒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