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丽萍

作品数:3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1篇电切
  • 1篇电切术
  • 1篇血清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药性分析
  • 1篇预后
  • 1篇增生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感染
  • 1篇葡萄球菌
  • 1篇前列腺
  • 1篇前列腺增生
  • 1篇前列腺增生患...
  • 1篇球菌
  • 1篇重症
  • 1篇重症监护
  • 1篇重症监护室
  • 1篇外周

机构

  • 3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林丽萍
  • 1篇宋文奇
  • 1篇时东彦
  • 1篇霍韶军
  • 1篇赵文申
  • 1篇司志燕
  • 1篇冯晓红
  • 1篇武旗
  • 1篇崔庆庆
  • 1篇王丹

传媒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中国感染控制...
  • 1篇中国医学装备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细胞PD-1表达对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细胞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表达对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50例行经尿道电切术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2周是否发生医院感染分为感染组(n=26)与未感染组(n=124)。统计术后2周患者感染发生及病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外周血T细胞PD-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CRP、术后3 d外周血PD-1水平对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后2周,患者发生感染26例,感染率为17.33%,其中泌尿系统感染22例,消化系统感染3例,呼吸系统感染1例。共检出病原菌42株,主要为革兰氏阴性菌。感染组术后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低于未感染组,合并糖尿病比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WBC、CRP、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手术时间和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长于未感染组(P<0.05)。术后1、3、5、7 d,感染组PD-1水平均高于未感染组(P<0.05)。术后3 d外周血PD-1水平对患者术后感染的预测效能与血清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列腺增生患者外周血T细胞PD-1水平对术后感染具有一定预测效能。
林丽萍武旗吕静霍韶军
关键词:前列腺增生电切术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血清降钙素原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评估价值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CT)升高与尚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临床基础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2月—2017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PCT水平分为PCT升高组及PCT正常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的临床基础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T升高的原因;比较入院后规范治疗48 h后的效果、30 d内全因死亡/再住院发生率。结果共纳入593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其中PCT正常组521例,PCT升高组72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率增快、肺水肿、白细胞计数、血尿素氮(BUN)与PCT升高呈正相关,白细胞计数相关性最大[OR=2. 19(95%CI:1. 76~2. 73),P <0. 001];而血红蛋白及血清蛋白与PCT的升高呈负相关。标准化治疗48 h后,PCT正常组有67. 9%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高于PCT升高组的55.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7)。PCT升高组患者30 d全因死亡/再住院率(30. 6%)高于PCT正常组(18.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结论尽管心力衰竭程度一致,但血清PCT水平升高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治疗效果差、预后不佳,提示可能存在未诊断或者潜在的细菌感染。
司志燕宋文奇冯晓红王丹林丽萍
关键词:降钙素原细菌感染预后
ICU患者下呼吸道感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分析医院重症监护室(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收集医院ICU506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标本,以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对鉴定及药敏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其耐药特点。结果:在506例患者痰标本中共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79株,其中MRSA71株,所分离MRSA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均为100%,对苯唑西林、青霉素为全耐药;MRSA与甲氧西林敏感金色葡萄球菌(MSSA)对利福平的耐药率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15,P<0.05)。结论:为有效减少及预防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及流行,应根据患者药敏结果及耐药特点制定个体化、合理化的治疗方案。
赵文申林丽萍崔庆庆时东彦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