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娜

作品数:6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产后
  • 3篇盆底
  • 3篇康复
  • 3篇护理
  • 3篇产妇
  • 2篇盆底肌
  • 2篇产妇产后
  • 1篇电刺激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弹性
  • 1篇抑郁
  • 1篇益气
  • 1篇益气汤
  • 1篇应急
  • 1篇应急能力
  • 1篇突发公共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突发公共卫生...
  • 1篇女性
  • 1篇盆底电刺激

机构

  • 5篇郑州大学第三...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5篇李娜娜
  • 2篇邓洋
  • 1篇张瑞星
  • 1篇乔汇荃
  • 1篇杜洁

传媒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新疆中医药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综合盆底电刺激护理对产后42d女性盆底康复的作用价值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分析综合盆底电刺激护理对产后42d女性盆底康复的作用。方法: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6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是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综合盆底电刺激护理,对比患者在护理效果、护理前后不良心理评分、护理前后阴道肌电压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93.33%)高于对照组(70%),P<0.05。观察组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观察组的护理前后阴道肌电压和生活质量均要优于对照组,护理后P<0.05。结论:综合盆底电刺激护理对产后42d女性盆底康复的作用显著。
李春晓李娜娜
关键词:盆底康复
产后康复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康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观察研究产后康复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影响作用。方法选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生产的86例初产妇,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产后护理,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对康复组患者实施产后康复护理,比较两组产后抑郁以及生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复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较常规组低,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盆底肌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常规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初产妇生产后对其实施产后康复护理可减少产后抑郁,促进产妇生理功能的恢复,推荐应用。
李娜娜
关键词:初产妇抑郁
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肌康复护理预防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分析在产妇中应用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肌康复护理对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21年2月—2022年4月接收的产妇10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把100例产妇分成2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和补中益气汤治疗,观察组应用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肌康复护理,对比2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干预后盆底肌力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HAMA评分和HAMD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生理智能、情感智能、社会功能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壁松弛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产妇产后应用补中益气汤联合盆底肌康复护理,可改善产妇盆底肌力,提高生活质量,缓解产妇心理负面情绪,值得推广应用。
李春晓李娜娜裴亚楠钱林邓洋
关键词:中医妇产科学补中益气汤盆底功能障碍
产后综合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性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观察产后综合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因盆底肌力降低于我院治疗的80例产妇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随机将这80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在产后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的饮食和基本生活,并对患者进行恢复盆底肌力的指导;实验组的患者在进行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同时,接受电刺激治疗和穴位按摩治疗。结果实验前,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盆底肌力和性功能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治疗之后,实验组的盆底肌力和性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并发症的出现情况也明显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综合康复训练对产妇产后盆底肌力及性功能有着较好的影响。
邓洋乔汇荃李娜娜钱林李春晓裴亚楠
关键词:产妇产后盆底肌力
积极心理护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群体中的应用效果
2024年
目的:观察积极心理护理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群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160名护理人员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护理,两组均持续护理6周。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弹性[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评分、应对方式[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评分、应急能力评分和敬业程度(盖洛普Q12量表)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坚韧、乐观、力量等CD-RISC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应急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盖洛普Q12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护理应用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士群体,可提高其心理弹性评分、应急能力评分和敬业程度评分,改善应对方式评分,效果优于常规心理护理。
杜洁李春晓李娜娜张瑞星
关键词:护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心理弹性应急能力敬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