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欢欢

作品数:4 被引量:54H指数:2
供职机构:阜阳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南京军区科技创新基金安徽省科技厅年度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卒中
  • 1篇电刺激
  • 1篇穴位
  • 1篇穴位按摩
  • 1篇穴位按摩法
  • 1篇针刺
  • 1篇针刺结合
  • 1篇直流电刺激
  • 1篇伤患者
  • 1篇上肢
  • 1篇上肢功能
  • 1篇吞咽
  • 1篇吞咽障碍
  • 1篇帕金森
  • 1篇偏瘫
  • 1篇偏瘫患者
  • 1篇外伤
  • 1篇外伤患者
  • 1篇摩法
  • 1篇脑梗

机构

  • 3篇阜阳市人民医...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作者

  • 3篇马欢欢
  • 1篇范连彬
  • 1篇蒋东生
  • 1篇车兴旺
  • 1篇李红睿
  • 1篇罗蕾蕾
  • 1篇袁慧萍

传媒

  • 1篇海军医学杂志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9
  • 1篇201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部位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特征差异性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2025年
目的分析不同部位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特征差异性及其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4年7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98例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分为认知障碍组(n=90)和无认知障碍组(n=108)。统计脑外伤分布情况,比较不同部位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特征。收集研究对象入院后的病例资料(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脑外伤原因、一氧化碳中毒、脑梗死、烟雾病、帕金森、糖尿病、脑损伤程度、高血压、代谢性脑病、外伤后昏迷)。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因素。结果90例脑外伤认知障碍患者脑外伤部位分别为小脑外伤9例,额叶外伤23例,基底节、顶叶、丘脑外伤均10例,颞叶外伤17例,枕叶外伤11例。不同部位脑外伤患者在计算和定向力、注意与集中、记忆、视结构技能、抽象思维、执行功能、语言、MoCA总分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脑外伤原因、一氧化碳中毒、烟雾病、糖尿病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外伤认知障碍组脑梗死、帕金森、脑损伤程度重度、高血压、代谢性脑病、外伤后昏迷占比均高于无认知障碍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OR=1.602,95%CI:1.051~2.441)、帕金森(OR=1.711,95%CI:1.214~2.411)、脑损伤程度(OR=1.631,95%CI:1.126~2.362)是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不同部位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特征差异性明显,脑梗死、帕金森、脑损伤程度是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危险因素,临床可用于脑外伤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
马欢欢门秀娟林文秀
关键词:脑外伤脑梗死帕金森脑损伤程度
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法在脑卒中吞咽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5
2019年
目的探讨针刺结合穴位按摩法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采用洼田饮水试验,确定吞咽障碍及严重分级,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吞咽功能康复治疗结合针刺治疗,每日1次,30 d为一疗程;研究组患者每日常规吞咽功能治疗、针刺治疗1次,穴位按摩2次,30 d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程度及肺部感染发生的情况。结果两组吞咽障碍改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优于对照组;两组肺部感染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法康复护理能提高卒中后吞咽功能,减少卒中后肺部感染。
罗蕾蕾吴鸣范连彬马欢欢
关键词:卒中康复吞咽障碍按摩
运动想象训练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探讨运动想象训练(mental practice,MP)联合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阜阳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接受康复治疗的脑卒中住院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2组患者均给予tDCS治疗,观察组患者在tDCS治疗基础上联合MP,1次/d,每周5 d,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和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FMA、MBI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2组FMA、MBI分值均有明显提高,观察组FMA分值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P联合tDCS治疗在改善脑卒中偏瘫上肢运动功能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车兴旺程晋成蒋东生李红睿袁慧萍马欢欢王水平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功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