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斯旸

作品数:12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大连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艺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教育
  • 2篇艺术
  • 2篇影戏
  • 2篇数字化
  • 2篇皮影
  • 2篇皮影戏
  • 2篇利益相关者
  • 2篇课程
  • 2篇建筑
  • 2篇表意
  • 1篇带轮
  • 1篇底座
  • 1篇电机
  • 1篇信息交互
  • 1篇叙事
  • 1篇学习型社会
  • 1篇艺术教育
  • 1篇艺术类
  • 1篇艺术类高校
  • 1篇应用型人才

机构

  • 12篇大连艺术学院

作者

  • 12篇刘斯旸
  • 6篇郭剑
  • 1篇郑琦凡

传媒

  • 2篇中国民族博览
  • 2篇美术教育研究
  • 1篇上海包装
  • 1篇包装工程
  • 1篇丝网印刷
  • 1篇网印工业
  • 1篇神州
  • 1篇设计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辽宁工业遗产原型与模拟法下文创产品生成方法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分析工业遗产资源中要素类型及特征是传承工业遗产文化和情感记忆,进行文创产品衍生品创作的重要前提和有效途径。借鉴辽宁工业遗产建筑环境改造要素分类方式,实现对遗产资源在建筑及环境要素,室内元素,工艺流程设备和标识文本4个层面的类型划分,从显性和隐性特征角度与创新思维方法中的模拟法的3种类型相匹配。以设计要素特征的模拟作为工业遗产主题文创的原型,利用创新思维中分解组合法实现文创产品的造型生成。创新思维模拟法指导下的文创产品生成方法能够兼顾文创产品的功能实用性与工业遗产文化价值,能够作为文化遗产类型文创产品特征因子生成和方案评价的理论依据和操作方法借鉴。
郭剑刘斯旸
关键词:工业遗产创新思维
复州皮影文化与微专业多元非遗表意体系构建
2025年
非遗要素特征分析与数字媒介融合是当代数字化语境下非遗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研究提取辽南地区复州皮影静态和动态性要素特征,涵盖皮影非遗数字化采集、储存、复原和展示流程,进行微专业课程体系建设,营造当代数字媒体语境下多元非遗表意方式,构建出当代非遗数字化传播途径和表意场景。
郭剑赵语嫣刘斯旸
装置艺术在儿童绘画艺术教育的实践研究
2016年
在学龄前教育中,绘画一直是儿童艺术教育的核心内容。装置艺术通过其独具的特点能够帮助儿童建立空间立体想象和表达的能力。丰富其对材料、结构、形式、图形语义的理解。再利用互动的教学方法,更能为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带来乐趣。
刘斯旸
关键词:儿童绘画装置艺术
空间育人理念下的建筑施工类课程思政改革研究
2023年
探索专业实践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是高校积极探索“三全育人”的热点,也是专业实践课程内容深化和教学成果形式拓展的内在需要。从专业特点和教学目标入手,建立思政育人与空间设计实践之间的关联性,契合建筑施工类课程的过程性特征。该文结合环境设计专业建筑施工类课程案例论述学生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空间设计实践,从空间育人理念出发,以实现校园各类实践空间的项目教学转化和场所化育人目标,为同类专业建筑施工类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参照。
郭剑刘斯旸
关键词:课程改革育人理念
象形造物逻辑下“船”符号特征的空间表意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汉字“船”是象形联想思维下的汉字符号,以它为主题元素的设计类型涵盖工业产品,品牌形象,建筑及室内设计等领域,“船”成为利用中式象形思维进行空间造物的典型原型。对“船”主题二维符号特征的品牌元素归纳,为空间表意提供丰富的语汇来源和可操作的语法规则。方法从工艺品到建筑空间形态的演变,论证了“船”三维符号特征由具象形态模拟到抽象结构提取的演变过程。通过“船”主题的文本结构划分,提取能够表达空间意境的语汇元素,以空间、界面和家具三方面进行空间结构的同构论证。结果拓展汉字符号作为主题原型在中式空间设计领域的方向。结论为二维符号特征提取进行空间营造和意境表达,提供了一定的符号学理论基础和设计方法借鉴。
郭剑刘斯旸
关键词:汉字符号建筑空间设计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引领下艺术类高校“艺科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5年
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促使学科之间交叉渗透,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引领下积极开展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研究,为满足艺术类高校应用型人才自主多样化的发展、提升艺术类人才培养质量,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与学的关系上进行“艺科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以社会实际问题为导向,在人才培养环节中促进艺术与科学知识的交融互通,突破跨专业学科界线,把握前沿科学技术,重视职业教育,建立艺术类专业教育改革实施路径,从而培养具有艺术与科技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应用型人才。
郑琦凡刘斯旸郭剑
关键词:创造教育职业教育
信息交互设计用全方面旋转式展示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信息交互设计用全方面旋转式展示装置,包括底座和展示台,所述底座两侧内壁均开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中部外壁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底座顶部外壁开设有开口,且转...
刘斯旸
文献传递
摆件(莓宝)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摆件(莓宝)。;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作于装饰、娱乐及展示IP形象的摆件。;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形状与图案的结合。;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立体图。;5.仰视图为不...
张科刘斯旸徐赫瑶李怀宇李亚玹
基于知识共创的复州皮影数字化保护策略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文章立足现有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手段,将SECI模型理论框架和皮影现有的传承特点相结合,以知识共创为原则进行皮影的数字化保护和创新策略研究,旨在实现利益相关者协同参与皮影数字化保护。构建了基于知识共创这一目标的皮影数字化保护框架。该框架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
刘斯旸
关键词:数字化保护SECI模型利益相关者
博物馆终身教育体系研究
2023年
从博物馆终身教育的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探讨了博物馆是终身教育体系建构的理想实践场的四点原因。从动机、利益相关者和知识服务类型三方面梳理影响博物馆终身教育体系的相关因素。在“情境学习模型”基础上,对现有博物馆教育类型进行整理,提出了博物馆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模型。模型为博物馆实施终身教育提供了一种系统性的指导方法,旨在发挥博物馆在国民教育和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刘斯旸
关键词:终身教育体系博物馆教育利益相关者学习型社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