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鑫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髋关节前内侧入路治疗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影像学和解剖学研究
- 2025年
- 目的通过髋部的影像学和解剖学研究,为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提供一种新的手术入路。方法收集2023年6月至2024年1月期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因胫腓骨开放性骨折而行下肢CT血管成像检查的38例患者髋部影像学数据。男20例,年龄为(40.9±3.5)岁;女18例,年龄为(41.5±3.3)岁。观察股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起源及走形特点,并测量股动脉、旋股内侧动脉、旋股外侧动脉与股骨头之间的最短距离。取新鲜成年尸体标本4具,男2具,女2具;死亡年龄分别为56、65、72、78岁。从腹股沟韧带中点沿肢体轴线切开皮肤、皮下,经股动脉和股神经之间的间隙显露股骨头,标记股骨头显露范围。结果股动脉走行在股骨头前内侧,旋股内侧动脉与股骨头的最短距离为(13.1±5.7)mm,旋股外侧动脉起点与股骨头的最短距离为(21.6±8.6)mm,在CT血管成像侧位上大转子顶点平面股动脉距离股骨头(20.6±4.9)mm。大体标本显示股动脉与股神经之间只有血管细小分支,分别将股动脉和股神经拉向内、外侧,牵开肌肉并打开髋关节囊可以直接显露股骨头前下方。牵引后,内、外旋髋关节可进一步扩大股骨头的显露范围。将股动脉与股神经之间的解剖间隙入路命名为髋关节前内侧入路(AMA)。结论AMA利用股动脉和股神经之间的解剖间隙,为PipkinⅠ、Ⅱ型股骨头骨折的显露与固定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入路选择。
- 关俊杰刘辰骏范致远齐鑫徐宁杨伟超孙辉宋飒张伟
- 关键词:股神经股骨头骨折
- 三维打印羟基磷灰石晶须增强复合骨修复支架被引量:8
- 2017年
- 利用三维打印技术成功制备羟基磷灰石晶须(HAPw)增强的聚己内酯(PCL)复合骨修复支架。通过改变三维打印的挤出速度和挤出气压,使不同含量HAPw均能在PCL基材中一致排列并均匀分布。PCL支架的机械强度随HAPw含量增加显著提高,添加33wt%HAPw使PCL支架强度提升了高达3倍。此外,HAPw使PCL支架表面与水的接触角从近100o降低至约50o,有效改善了细胞表面粘附。经过体外人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 BMSC)在支架上的培养实验,发现添加HAPw的复合支架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促进h BMSC的增殖生长,且HAPw-PCL复合支架上细胞具有更高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和OCN、RUNX2等相关成骨基因表达,显示出h BMSCs向成骨方向更好的分化及成骨活性。
- 辛晨齐鑫朱敏赵世昌朱钰方
- 关键词:骨修复
- 近侧指间关节损伤畸形的人工关节置换
- 目的 目前关于手部骨关节损伤修复的方法很多,但尚未有一种公认的方法可以有效重建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功能、恢复关节正常的活动功能。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关节融合术、关节成形术,关节移植术和人工关节置换术。本文探讨指间关节假体置换术...
- 齐鑫李晓林
- 关键词:指间关节关节损伤畸形人工关节置换
- 人诱导的多能干细胞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修复骨质疏松大鼠颅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 目的:由于创伤、严重感染、肿瘤、畸形等原因引起的骨缺损尤其在骨质疏松患者中的修复问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有效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急需创造出没有副作用的新的治疗办法。
- 齐鑫李晓林
- 股骨近端骨干组配式假体生物力学研究及参数优化
- 目的:基于有限元法分析股骨近端骨干组配式假体的生物力学参数并优化研究 方法:获取1例25岁健康男性Dicom格式文件的全股骨CT扫描数据,利用 Mimics、Geomagic Studio处理并建立包含皮质骨和松质骨的全...
- 齐鑫李晓林
- 关键词:有限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