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帅

作品数:7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城建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专利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5篇加载
  • 4篇加载装置
  • 4篇剪切
  • 3篇测试系统
  • 2篇岩体
  • 2篇蠕变
  • 2篇抬升
  • 2篇剪切流变
  • 2篇测试装置
  • 2篇冲击杆
  • 2篇错动
  • 1篇增强聚丙烯
  • 1篇增强聚丙烯复...
  • 1篇制备及性能
  • 1篇数据采集
  • 1篇数据采集分析
  • 1篇数据采集分析...
  • 1篇速率
  • 1篇速率可变
  • 1篇阻燃

机构

  • 7篇河南城建学院
  • 1篇辽宁科技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中原工学院

作者

  • 7篇李帅
  • 5篇郝延周
  • 2篇刘燕丽
  • 1篇刘寅
  • 1篇王喜芳
  • 1篇刘恩海
  • 1篇白哲

传媒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塑料科技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16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热泵流化床间歇干燥小麦仓储效果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以豫麦9023为研究对象,通过采用自行设计组装的热泵流化床干燥试验装置与热风薄层干燥的对比试验,研究了50℃干燥温度工况下热泵流化床与热风薄层对豫麦连续式干燥的仓储效果。基于热泵流化床间歇干燥机理,结合连续式干燥方式对豫麦品质的影响,提出了间歇式干燥试验方案。试验表明:初始含水率相同的豫麦干燥过程,热泵流化床干燥速率大于热风薄层干燥,含水率降幅较大;与连续式干燥相比,间歇数η值越大,系统能量利用及热效率越高,干燥后的豫麦品质较好,得出了以η=2/3的间歇干燥方式仓储效果最佳。研究结果可为粮仓储粮干燥设备的设计及储粮工艺改进等提供参考依据,对于提高谷物、种子等颗粒状物料的仓储效果和延长其储藏期具有重要意义。
刘恩海刘寅范中阳王喜芳李帅方保江
关键词:小麦储藏
多层材料剪切的流变松弛耦合冲击扰动测试装置及方法
多层材料剪切的流变松弛耦合冲击扰动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试验框架、设置在试验框架内部的水平位移加载装置和竖直位移加载装置以及设置在试验框架外部的冲击扰动装置;竖直位移加载装置用于放置试验的多层试样并对试样施加竖直方向的加载...
李帅郑超刘燕丽张硕郭璐璐刘晓赵柏冬龙哲郝延周
一种拉压加载速率可变测试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一种拉压加载速率可变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蠕变维持机构、加载调控机构、加载机构和数据采集分析系统;蠕变维持机构用于在加载调控机构作用下通过加载机构对试样施加恒定加载力,加载机构包括基座、第二活塞式油缸和由下至上依...
李帅郑超李鹏张硕袁延召白哲郝延周
一种基于多层剪切的流变松弛耦合测试系统及试验方法
一种基于多层剪切的流变松弛耦合测试系统及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框架以及设置在试验框架内部的竖直位移加载装置和水平位移加载装置;竖直位移加载装置用于在竖直方向抬升试样及对试样施加松弛位移载荷,并测量试样竖直位移及应力,水平位移...
李帅郑超张硕郭璐璐王晓初刘晓李鹏龙哲郝延周
多层材料剪切的流变松弛耦合冲击扰动测试装置及方法
多层材料剪切的流变松弛耦合冲击扰动测试装置及方法,包括试验框架、设置在试验框架内部的水平位移加载装置和竖直位移加载装置以及设置在试验框架外部的冲击扰动装置;竖直位移加载装置用于放置试验的多层试样并对试样施加竖直方向的加载...
李帅郑超刘燕丽张硕郭璐璐刘晓赵柏冬龙哲郝延周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多层剪切的流变松弛耦合测试系统及试验方法
一种基于多层剪切的流变松弛耦合测试系统及试验方法,包括试验框架以及设置在试验框架内部的竖直位移加载装置和水平位移加载装置;竖直位移加载装置用于在竖直方向抬升试样及对试样施加松弛位移载荷,并测量试样竖直位移及应力,水平位移...
李帅郑超张硕郭璐璐王晓初刘晓李鹏龙哲郝延周
文献传递
层状纳米硅酸盐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025年
在聚丙烯(PP)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3%、5%、7%、10%的层状纳米硅酸盐,系统评估PP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热稳定性、热老化特性。结果显示:层状纳米硅酸盐添加质量分数为7%时,PP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最佳。力学性能方面,拉伸强度从33.2 MPa提升至40.3 MPa,拉伸模量从1.6 GPa提升至2.0 GPa,弯曲强度从42.3MPa提升至48.4 MPa,冲击强度从5.8 kJ/m^(2)提升至6.8 kJ/m^(2)。阻燃性能方面,极限氧指数(LOI)提升至23.2%,UL-94燃烧等级达到V-2;热稳定性方面,初始降解温度从388℃提高至415℃,最大降解速率温度提升至460℃,残炭率增至9.26%;协同阻燃效果更强,热释放速率与总烟释放量降低。结果表明,7%为层状纳米硅酸盐在PP复合材料中的最优添加质量分数,可以显著提升材料综合性能。
李帅郑超王薪荣刘飞
关键词:聚丙烯阻燃性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