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龚地萍

作品数:15 被引量:57H指数:5
供职机构:重庆市万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达能营养中心膳食营养研究与宣教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污染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 3篇空气污染
  • 2篇膳食
  • 2篇污染物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2篇流行病学特征...
  • 1篇学校突发公共...
  • 1篇疫情
  • 1篇疫情分析
  • 1篇疫情流行
  • 1篇饮水污染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水质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状况
  • 1篇营养状况评价
  • 1篇影响因素

机构

  • 7篇兰州大学
  • 6篇重庆市万州区...
  • 1篇遵义医学院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重庆市疾病预...

作者

  • 13篇龚地萍
  • 6篇刘兴荣
  • 6篇李金娟
  • 4篇王军
  • 2篇王军
  • 1篇周雪
  • 1篇罗华
  • 1篇向晓霞
  • 1篇吴羿
  • 1篇王玉
  • 1篇向新志
  • 1篇赵怡楠
  • 1篇王军
  • 1篇张晓琼

传媒

  • 3篇中国初级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管...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2
  • 5篇2011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峡库区万州段2016-2017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现况调查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万州段农村饮用水水质情况,为农村安全饮用水改水工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6-2017年,对三峡库区万州段农村饮用水监测点的380份水质样品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016年监测点水质样品合格率为71.67%,2017年为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07,P<0.05)。2016年枯水期合格率为48.89%,丰水期合格率为6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7,P<0.05);枯水期和丰水期游离余氯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5,P<0.05)。2017年枯水期合格率为34.00%,丰水期合格率为47.00%;枯水期和丰水期游离余氯、菌落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5,P<0.05)。2016年出厂水合格率为58.89%,末梢水合格率为55.56%,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4,P>0.05)。2017年出厂水合格率为47.00%,末梢水合格率为34.00%,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07,P>0.05)。结论三峡库区万州段农村饮用水水质2017年较2016年差,主要为微生物和消毒剂指标不合格,农村地区饮用水水质情况不容乐观,需加强对农村饮水工程的投入及监管。
龚地萍王军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水质
甘肃省农村环境安全现况分析
2011年
通过分析影响甘肃省农村环境安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甘肃省农村环境安全状况的措施和建议。采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了甘肃省农村环境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及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指数对2003-2008年甘肃省农村环境安全状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甘肃省环境安全状态处于第Ⅱ级,属中警状态(风险状态)。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几年甘肃省农村环境安全总体上呈现缓慢好转,但安全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王军龚地萍李金娟刘兴荣
关键词:农村环境安全
甘肃省武威市空气污染变化趋势与防治对策被引量:2
2011年
以2003-2010年甘肃省武威市空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指标数据为基础,利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法分析了武威市空气污染的变化趋势,从污染源排放和气象因素等方面分析其成因。
李金娟龚地萍刘兴荣李玲萍
关键词:空气污染
基于GM(1,1)模型的甘肃省武威市空气污染物浓度的预测及分析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分析并预测2011-2015年甘肃省武威市空气主要污染物的污染状况。方法运用灰色系统方法,根据武威市2006-2010年空气主要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建立灰色预测模型并进行预测。结果除SO2外,NO2和PM10都呈增长趋势,2015年的预测值分别为0.027 5、0.024 1和0.199 mg/Nm3。结论通过对模型的残差及关联度进行检验,所见模型合格,预测结果可为武威市空气的污染治理及科学管理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李金娟龚地萍刘兴荣
关键词:空气污染
渝东北某避暑区饮水污染引起急性胃肠炎疫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渝东北一起农村避暑居民区饮用水质被粪水污染引起急性胃肠炎罹患情况及流行特征。方法于2017年7月24—27日对疫情发生地开展现场卫生学调查,对出现的急性胃肠炎病人开展流行病学个案调查,以腹泻≥3次/日者作为病人判定依据,应用SPSS 17.0软件对其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其居民罹患率为56.52%,以腹泻、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和里急后重为主要临床表现。7月24日发病最多,占44.62%;40~岁组发病最多,占38.46%;农民发病最多,占50.77%;不同时间、不同年龄和不同职业发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2.446,P=0.006、χ~2=10.788,P=0.026和χ~2=8.032,P=0.045)。实验室检测出厂水及末梢水各1件,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和菌落总数均超标,尤以耐热大肠菌群超标严重(>1 600 MPN/100 mL)。结论此起疫情发生在农村避暑居民区,罹患率较高,以中年农民发病为主要人群,切断饮水污染途径,发病情况呈较快下降趋势或停止发病。
罗华杨万进马宗成向辉傅荣生向新志赵怡楠向晓霞龚地萍吴羿
关键词:急性胃肠炎疫情分析
武威市空气质量现状与人群健康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依武威市环保局2003年-2010年大气监测数据,对武威市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确定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分析其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建议和措施。方法用空气污染指数评价法,选用API指数划分武威市空气质量等级。结果评价结果显示武威市空气中的首要污染物为PM10,2003年空气质量为优良的天数占到全年的24.38%,之后逐年好转,到2010年全年空气质量均处于优良。结论近年来武威市空气质量逐渐好转,但危害人群健康的因素依然存在,因此需进一步加大环境综合治理,控制污染物排放,提高空气质量,保护人群健康。
龚地萍李金娟李玲萍刘兴荣
关键词:空气质量空气污染指数
2010—2019年重庆市万州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掌握重庆市万州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和防控现状,为学校科学防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2019年重庆市万州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结果:2010—2019年重庆市万州区86.63%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在学校,主要为流感、水痘、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事件,占97.99%;小学和幼托机构是主要发生场所;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率高于农村。结论:2010—2019年发生在重庆市万州区的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绝大部分为呼吸道传染病事件,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流感发生率增长较快,应引起重视。
王军龚地萍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重庆市万州区2009-2015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通过分析2009-2015年万州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万州区2009-2015年累计报告手足口病11 304例,其中重症77例,死亡12例。发病年龄主要为5岁以下儿童,占发病数的93.57%,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分别占发病总数的63.35%和32.27%。于5-7月和10-12月出现两个发病高峰。430例实验室诊断病例中,肠道病毒EV71阳性196例(占45.58%),Cox A16阳性122例占(28.37%),其它肠道病毒阳性112例(占26.05%)。结论 2009-2015年万州区手足口病高发,病原体以EV71为主,需在5-7月和11-12月对重点地区和人群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以降低手足口病的暴发和流行。
王军龚地萍
关键词:手足口病流行病学病原学
重庆市万州区居民膳食结构与重金属摄入水平研究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通过分析重庆市万州区6类主要食品中重金属含量和居民膳食消费量,评估万州区居民膳食摄入方面重金属暴露的安全性。方法对6类主要食品进行重金属检测,结合万州区居民膳食营养调查中6类食品的消费量数据,获得万州区居民实际重金属的摄入量,对居民重金属摄入量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6类食品中重金属的总检出率为26.93%,总合格率为100.00%。按照食品消费量的均值估计,铅日均暴露量为1.44μg/kg.bw,镉日均暴露量为0.23μg/kg.bw,总铬日均暴露量为0.81μg/kg.bw,总砷日均暴露量为0.28μg/kg.bw,总汞日均暴露量为0.028μg/kg.bw。结论万州区居民重金属日均暴露与日均单位体重耐受量相比,处于安全水平。
龚地萍王军
关键词:重金属摄入量消费量
2011—2021年重庆市万州区新发尘肺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2011—2021年重庆市万州区新发尘肺病流行病学特征,为科学防治尘肺病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收集2011—202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系统中重庆市万州区新发尘肺病的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1—2021年重庆市万州区新发470例尘肺病病例,其中矽肺病病例占比最高,为81.28%。2015年以后,尘肺病发病数呈下降趋势。结论 随着重庆市万州区粉尘危害严重的企业逐渐被淘汰,近年来尘肺病报告病例数也随之减少,特别是2020—2021年,尘肺病报告病例数减少到了个位数,说明重庆市万州区尘肺病攻坚行动成效显著。
龚地萍王军戴玉瑶
关键词:尘肺病流行病学特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