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雪亮
- 作品数:14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类科研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杨倩教授散结通络法治疗胆囊息肉经验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胆囊息肉样病变随着体检项目的普及,以及现代人体质的改变,发病率在逐年上升,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进一步认识以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胆囊息肉样变的中医治疗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及认可。研究分析杨倩教授在临床治疗胆囊息肉样变的用药规律及辨证分型,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及思路。
- 杜姚高雪亮张云凤王辉赵丹阳谷诺诺杜朋丽杨倩
- 关键词:胆囊息肉胁痛胆胀疏肝利胆
- 医疗机构中成药遴选专家共识(第一版)被引量:16
- 2022年
- 中医药是我国医药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处方和制剂工艺加工而成的中药制剂,具有传承与创新并重的属性。随着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中成药品种不断研发上市,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用药选择。国家集中采购药品政策的落地执行,也促使医疗机构不断调整药品供应目录。因此,科学、规范、合理地开展药品遴选是目前许多医疗机构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 程杰关胜江曹俊岭陈树和高山高雪亮郭晓秋韩晟何婷孔祥文李国辉李学林李亚秋林华刘力马致洁欧阳荣沈夕坤孙洪胜唐洪梅唐进法王乐王世伟吴剑坤辛义周薛春苗闫国强晏军杨毅恒姚毅伊博文赵奎军赵旭张颖郑倩赵生俊无
- 关键词:中成药传承性
- 非Galen型脑动静脉瘘6例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体会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血管内介入栓塞治疗非Galen型脑动静脉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5月—2018年3月河北省中医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非Galen型脑动静脉瘘患者6例的血管内栓塞治疗临床资料。单瘘口5例,多瘘口1例;动脉入路4例,静脉入路1例,动脉联合静脉入路1例;分期栓塞1例,均采用弹簧圈结合Onyx胶栓塞,其中球囊辅助3例。结果 6例硬膜动静脉瘘患者均无出血、过度栓塞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栓塞满意,术后随访6~18个月,并复查造影无复发,症状均能得到缓解。结论弹簧圈和/或球囊辅助Onyx胶栓塞治疗非Galen型脑动静脉瘘可行,效果良好;对于高流量动静脉瘘,应用球囊和/或弹簧圈可降低血流,结合Onyx胶栓塞瘘口安全可靠。
- 付增彬赵亚鹏李普阳王召高雪亮贾培雷张楠王凯程建业
- 关键词:血管内栓塞治疗弹簧圈ONYX胶
- 异甘草素通过调节GRB2/ERK信号通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被引量:2
- 2025年
-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通过调节GRB2/ERK信号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和迁移的相关机制。方法培养人原代血管平滑肌细胞(hVSMCs),探究分别用不同浓度ISL与固定浓度的生长因子PDGF-BB、EGF进行刺激,随后通过过表达GRB2观察其对ISL作用效果的影响。CCK-8检测细胞增殖;BrdU检测DNA合成;Western blot检测OPN、ICAM-1、VCAM-1、GRB2、ERK1/2、p-ERK1/2表达水平;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Transwell检测细胞侵袭。结果与空白对照组、ISL 20 mg·L^(-1)相比,PDGF-BB组、EGF组细胞活性、DNA合成上升;细胞迁移距离降低,侵袭数量上升;GRB2、p-ERK1/2上升。与PDGF-BB 40μg·L^(-1)组或EGF 10 mg·L^(-1)组相比,ISL药物干预组细胞活性、DNA合成下降;迁移细胞距离上升,侵袭细胞个数降低;GRB2、p-ERK1/2表达量下降。与ISL 20 mg·L^(-1)+PDGF-BB、ISL 20 mg·L^(-1)+EGF相比,ISL+PDGF-BB+pcDNA-GRB2组、ISL+EGF+pcDNA-GRB2组GRB2、p-ERK1/2、QPN、ICAM-1、VCAM-1、细胞活性、DNA合成上升;迁移距离降低,侵袭数量上升。与ISL+PDGF-BB+pcDNA-GRB2组、ISL+EGF+pcDNA-GRB2组相比,pcDNA-GRB2+PDGF-BB组或pcDNA-GRB2+EGF组GRB2、p-ERK1/2、OPN、ICAM-1、VCAM-1、细胞活性、DNA合成升高;迁移距离降低,侵袭数量升高。结论ISL通过调节GRB2/ERK信号通路抑制VSMCs增殖和迁移。
- 秦立鹏高雪亮高丽敏李永章赵家宁
- 关键词:异甘草素增殖
- 颅内脱髓鞘性假瘤伴出血1例被引量:2
- 2017年
- 患者,女,61岁。主因头痛伴恶心3 d于2016年7月1日入院。入院查体:意识清楚,言语流畅,反应正常,记忆力正常,理解判断力正常,计算力、定向力正常。颈软,无抵抗。粗测视力视野正常。眼睑无下垂,双侧瞳孔正大等圆,直径2.5 mm,对光反射存在。眼球运动正常,无复视,无眼球震颤。面部痛温觉触觉对称存在,咀嚼正常,粗测听力正常,吞咽正常,无呛咳,咽反射存在。悬壅垂居中,转头、耸肩有力,伸舌居中,
- 王召程建业赵亚鹏高雪亮李普阳贾培雷
- 关键词:文献复习
- 高危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型
- <正>~~
- 高雪亮
-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
- 文献传递
- 杨倩教授治疗胆囊息肉样病变临床经验被引量:7
- 2017年
- 胆囊息肉样病变(PLG)随着体检项目的普及和现代人体质的改变,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人们对PLG的进一步认识及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其中医治疗越来越被接受。通过总结杨倩教授临床治疗PLG的用药规律及辨证分型,为优化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及思路。
- 杜姚赵润元高雪亮邱贝张云凤王辉
- 关键词:胆囊疾病息肉中医药疗法名医经验
- 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术后应用中药“独一味”对皮瓣下积液的疗效
- 2024年
- 目的探讨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术后应用中药独一味对皮瓣下积液疗效的研究。方法该研究所有病例均来自于2019年1月—2023年9月期间医院脑外科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颅骨修补术后合并皮瓣下积液患者共92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46例)与对照组(46例)。所有颅骨修补手术均在相同手术消毒标准的手术室内进行,对照组根据皮瓣下积液情况予以对症处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独一味。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Serum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生活质量、并发症反应情况。应用SPSS24.0统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临床有效率较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血清TNF-α、IL-8及PCT水平降低(P<0.05);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血清TNF-α、IL-8及PCT水平较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等生活质量评分升高,症状领域评分降低(P<0.05);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功能领域、总体健康状况方面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症状领域评分较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将中药独一味应用于颅骨缺损颅骨修补术后合并皮瓣下积液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副作用少,其治疗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IL-8及PCT水平有相关性。
- 付增彬秦立鹏李尧李普阳王凯赵亚鹏高雪亮
- 关键词:皮瓣下积液生活质量
- 颈动脉带蒂漂浮血栓急诊手术2例报道
- 2025年
- 颈动脉带蒂漂浮血栓主要是由颈动脉不稳定斑块部分游离、尚未完全脱落而形成的紧急状态,存在时间窗多数较窄。由于颈动脉带蒂漂浮血栓发病隐匿,血栓在完全脱落前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只有少数病例有前驱表现,因此很难被及时发现。该疾病主要在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中被偶然发现,具有典型的形态特征,影像学诊断并不困难。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颈动脉带蒂漂浮血栓是相关卒中防治的关键。本文讨论的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均在入院后进行了血管影像学检查,发现颈动脉带蒂漂浮血栓并急诊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病理也证实了血栓性质。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再缺血事件。
- 高丽敏王凯贾培雷李普阳秦立鹏张楠赵亚鹏付增彬高雪亮郭小蕊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病理分析斑块
- 干扰circRNA_002178抑制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
- 2022年
- 目的:探讨干扰circRNA_002178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凋亡、侵袭、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RT-qPCR检测临床样本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ircRNA_002178的表达;转染分组后采用RT-qPCR检测不同转染序列中circRNA_002178的表达,筛选干扰效果最佳序列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克隆形成法检测细胞形成率;流式检测细胞凋亡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RT-qPCR检测VEGF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VEGF蛋白表达水平;Transwell检测侵袭;ELISA检测血清炎症因子含量。结果:胶质瘤组织circRNA_002178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选用胶质瘤细胞U-251进行后续实验,选择干扰效果最为显著的circ_002178-shRNA2组为后续实验干扰组。与shRNA-NC组相比,circ_002178-shRNA2组胶质瘤细胞凋亡率与克隆形成率明显降低;胶质瘤细胞凋亡率及Bax/Bcl-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胶质瘤细胞VEGF及其VEGF mRNA表达明显降低,侵袭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促炎因子IL-6、iNOS水平降低,抗炎因子IL-10水平升高。结论:干扰circRNA_002178可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侵袭、炎症反应,诱导其凋亡,并有效抑制胶质瘤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有望成为治疗胶质瘤的新靶点。
- 高雪亮张皓翔程建业贾培雷赵亚鹏
- 关键词:胶质瘤TRANSWEL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