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克高

作品数:9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地形图
  • 2篇多焦
  • 2篇视觉诱发
  • 2篇视网膜
  • 2篇网膜
  • 2篇斜视
  • 1篇电视
  • 1篇电视屏幕
  • 1篇电图
  • 1篇电位
  • 1篇电位测定
  • 1篇断层扫描
  • 1篇多焦ERG
  • 1篇多焦点
  • 1篇多焦视网膜
  • 1篇多焦视网膜电...
  • 1篇血管钳
  • 1篇诱发电位
  • 1篇正常人
  • 1篇伤道

机构

  • 3篇北京军区总医...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医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烟台毓璜顶医...
  • 1篇厦门眼科中心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8篇刘克高
  • 2篇宋志玲
  • 2篇蔡澍
  • 1篇左桂金
  • 1篇周晓光
  • 1篇夏群
  • 1篇邹海兰
  • 1篇崔宝华
  • 1篇张薇
  • 1篇陈珊娜
  • 1篇关航
  • 1篇贺江宁
  • 1篇刘丽梅
  • 1篇刘武
  • 1篇闫玮玉
  • 1篇王怡
  • 1篇胡艳华
  • 1篇刘欣欣
  • 1篇高萌

传媒

  • 2篇中国实用眼科...
  • 1篇眼科
  • 1篇眼科研究
  • 1篇人民军医
  • 1篇眼科学报
  • 1篇实用眼科杂志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6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玻璃体切割术后黄斑区结构与功能变化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病人玻璃体切割手术前后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的变化,探讨评价黄斑裂孔病人结构与功能改变的敏感指标。方法收集34例(34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单眼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术后随访6个月,记录病人健眼及患眼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mfERG及OCT。结果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术前患眼BCVA 0.01~0.8,平均0.10。病人术前OCT裂孔最大直径(maximum diameter,dmax)431~1 770μm,平均(998.7±302.6)μm,裂孔最小直径(minimum diameter,dmin)403~536μm,平均(470±189.2)μm。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患眼BCVA、中心凹及旁中心凹区mfERG P波及N1波振幅降低(P<0.05)。术后黄斑裂孔全部解剖学闭合,其mfERG P波及N1波振幅亦在术后逐渐恢复,但仍不能恢复至健眼水平。术后3个月患眼P波潜伏期一过性延长,至术后6个月恢复。术前患眼BCVA与dmin、dmax相关(ρ=0.549,ρ=0.610,P<0.01),与mfERG各项参数无相关性;术后BCVA与黄斑中央视网膜厚度(central retinal thickness,CRT)相关(P<0.05),与mfERG各项参数无相关性。结论特发性黄斑裂孔病人患眼术后视力及视觉功能均较术前提高,其黄斑区结构及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术前及术后OCT的主要指标与病人最佳矫正视力相关,术前dmin、dmax对病人术后BCVA有预测意义,但本研究并未显示术前mfERG各项参数对病人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有预测意义。
胡艳华王怡刘武刘丽梅高萌闫玮玉刘克高刘欣欣
关键词:玻璃体切割术
癔症性眼病6例临床分析
1996年
宋志玲刘克高
关键词:癔症
用视觉诱发电位测定正常人眼的调节幅度
1992年
用PVEP测量了41名正常人的调节幅度。结果:正常人随着年龄增加调节幅度呈直线逐渐下降;两眼的调节幅度相等;双眼的调节幅度大于单眼;用PVEP 测量调节幅度是一种精确而可行的客观方法。
刘克高蔡澍蒋医民
关键词:诱发电位视觉
视神经炎患者多导视诱发电位地形图
1993年
我们记录了20名正常人及22名视神经炎患者的多导视诱发电位及其地形图(Topo-gra-phy).结果:(1)正常人全视野刺激后其地形图以枕区为中心呈对称性分布:半视野刺激后出现明显的“矛盾定侧现象”.(2)全视野刺激后视神经炎患者的地形图出现明显的非对称性分布,偏颞侧者为多,也有偏鼻侧的,偶有居中的.我们讨论了地形图在早期诊断视神经炎,判断视神经的受损范围以及评价治疗效果等方面的作用.眼科学报 1993;9:75-80。
刘克高宋志玲贺江宁左桂金
关键词:视神经炎
多焦ERG的临床应用初步报告被引量:1
1999年
本文采用日本生产的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VERIS(VisualEvokedResponseImagingSystem,VERIS),即多焦ERG(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ERG)进行视网膜功能检测。刺激图形为同心圆排列的103个六角形。采用了两个特殊的方法来计算反应振幅和潜伏期,用颜色表示振幅密度的高低,用二维彩图、三维彩图来表示视网膜的功能的分布。共检测256例421眼。并简单报告正常人及特发性黄斑裂孔、黄斑水肿、黄斑变性及视网膜脱离等四个病例的检测结果。本仪器可记录到象限反应波、环反应波及总反应波三组可用的构型、103个局部区域微反应波、二维彩图及三维彩图,正常人a波和b波均在黄斑区最高,随偏心度的增加而减少。黄斑病变和其他视网膜病变可看到不同程度的波幅的异常,并可用二维、三维图像来表示。可初步确认mERG是一种客观的、敏感的电生理检测技术,在评价视网膜的功能上有重要价值,结合其他眼底检查在制定治疗方案。
关航崔宝华夏群夏群陈珊娜
关键词:视网膜电流图多焦点地形图
垂直性斜视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02年
评价垂直性斜视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这类患者的病因、诊断特点、手术的时机和术式的选择。方法 :根据术前诊断分别采取斜肌断腱、斜肌断腱联合水平肌肉手术、下直肌缩短联合水平肌肉手术、水平肌肉移位联合水平肌肉手术等手术方式。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一次手术成功获得了正位。大部分患者恢复了立体视。结论 :对于垂直性斜视患者要诊断准确 ,正确选择手术术式和早期治疗。
刘克高张薇
关键词:垂直性斜视手术治疗病因
用视觉诱发电位测定共同性斜视的调节幅度
1991年
关于共同性斜视的病因学说很多。Donders 的调节学说认为:内斜是集合过强的结果,外斜是集合不足的结果。为更客观地说明调节幅度与共同性斜视的关系,本文用图形反转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PVEP)测量了41名正常人及23名共同性斜视患者的调节幅度,目的是客观地评价共同性斜视患者单眼及双眼的调节状态。
刘克高蔡澍蒋医民
关键词:斜视共同性
电视屏幕引导下取眶内异物
1993年
用日本东芝(TOSHIBA X-Ray CONTROL BV遥控850mA)X光机,在电视屏幕引导下取眶内异物5例,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最大30岁,最小13岁;异物为汽枪子弹4例,铁砂弹1例;眼眶内侧3例,眼眶外侧1例,眼眶下后侧1例。
邹海兰周晓光刘克高王江华
关键词:电视屏幕眶内异物结膜切口上睑下垂伤道血管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