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露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护理
  • 2篇急诊
  • 1篇多发伤
  • 1篇多发伤患者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血性
  • 1篇医疗护理
  • 1篇医疗护理服务
  • 1篇智能化
  • 1篇中毒
  • 1篇中毒患者
  • 1篇伤患者
  • 1篇肾脏
  • 1篇肾脏替代
  • 1篇肾脏替代疗法
  • 1篇输液
  • 1篇输液安全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机构

  • 5篇扬州大学附属...
  • 2篇扬州大学

作者

  • 5篇陈露
  • 1篇王正霞

传媒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安徽医药
  • 1篇糖尿病新世界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并发心房颤动的危险因素及其列线图模型构建被引量:7
2022年
背景近年随着我国老龄化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心房颤动(AF)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继而带来更加沉重的医疗负担。因此,早期识别伴有AF高风险的老年COPD患者并积极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以期能早期识别伴有AF高风险的老年COPD患者。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老年COPD患者254例,根据患者是否并发AF分为AF组(n=39)和非AF组(n=21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R语言软件构建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估该列线图模型对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区分度,采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验证该列线图模型对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校准度。结果 AF组患者吸烟率、饮酒率及心力衰竭、糖尿病、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脑卒中、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高于非AF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力衰竭、糖尿病、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脑卒中及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COPD并发AF的危险因素(P <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列线图模型预测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95%CI(0.752,0.865)]。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预测值与实际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力衰竭、糖尿病、急性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脑卒中及急性心肌梗死是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危险因素,而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老年COPD患者并发AF的区分度及校准度良好。
刘媛陈露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房颤动
风险评估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对CRRT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影响研究
2025年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3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接受CRRT治疗的82例DKA患者,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1)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n=41)则接受风险评估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比两组血糖水平、血气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pH值、HCO3-水平、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RT治疗DKA患者运用风险评估指导下的个性化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显著,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
陈露肖媛媛钟园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诊多发伤患者危险因素及急救措施研究
2017年
分析急诊多发伤患者危险相关性因素,探讨有效的针对性急救对策。方法: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7年2月急诊接收的286例多发伤患者临床资料,探究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归纳临床急救治疗相关对策。结果:相关因素中年龄、救治时间间隔长短、损伤部位数、损伤部位、ISS预估分等采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曲线分析可知,年龄50岁及以上、急救时间间隔≥30min、损伤部位越多且损伤部位在脑部、ISS≥16分者等均与多发伤严重程度相关,是多发伤急救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急诊救治多发伤患者应准确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对存在高危因素风险患者需给予针对性治疗干预,争取将死亡率降到最低,提高患者预后。
陈露
关键词:急诊科多发伤急救措施
新型智能化输液系统改进静脉输液质量管理效果观察被引量:6
2019年
目的观察新型智能化输液系统对改善静脉输液安全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10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分院新型智能化输液系统上线前为对照组,2018年3—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西区分院新型智能化输液系统上线稳定期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病人输液流程中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率和新系统上线前后护士的满意度。结果输液流程中观察组护理质量总缺陷发生率为0.33%,对照组护理质量总缺陷率为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新系统上线后护士工作安全氛围、护士绩效分配、工作流程合理性三个维度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新系统上线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运用新型智能化输液系统可降低输液流程中护理质量缺陷的发生率,提升护士满意度,提高护理综合质量。
王静徐慧文袁媛王正霞陈露
关键词:输液安全
基于MDT模式构建的急诊脑卒中医疗护理服务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分析
2024年
分析研究以MDT为基础构建的急诊脑卒中医疗护理服务应用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了我院急诊部门收治的120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他们的就诊时间,将他们分为两组,每组60人。对照组接受了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而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额外接受了基于MDT模式构建的急诊脑卒中医疗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在救治时间、住院天数、神经功能、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对比观察两组不同时间段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及差异。结果 研究组从入院到CT检查的时间、从入院到检查的时间以及住院的时间都比对照组要短,P值小于0.05;经过治疗,研究组NIHSS评估分数比对照组低,Barthel指数以及Fugl-Meyer评估分数要比对照组高,结果 数据差别较大(p<0.05)。结论 基于MDT模式设计的急诊脑卒中医疗护理服务能够显著减少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就诊时长,并有助于神经、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陈露牛长敏
关键词:急诊脑卒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