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鑫 作品数:7 被引量:45 H指数:4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神经功能恶化的影像指标及其预测价值分析 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探讨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SAP)患者发生神经功能恶化(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ND)的影像标志物,并对其预测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急诊或神经内、外科收治的SAP患者,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是否增加≥4分,分为ND组与非ND组。首先,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脑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及肺部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影像学指标差异;其次,将单变量分析P<0.05的指标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SAP患者73例,其中有15例发生ND(20.54%)。单因素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枕叶梗死、丘脑梗死、大面积脑梗死和肺部CT评分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肺部CT评分(OR=1.218,95%CI:1.010~1.469)、是否为大面积脑梗死(OR=9.033,95%CI:1.746~46.742)、丘脑梗死(OR=10.016,95%CI:1.523~65.862)是SAP发生ND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显示,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849(95%CI:0.752~0.947),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OR值最大的丘脑梗死进行ROC分析,AUC为0.624(95%CI:0.450~0.797),其预测ND的敏感度为33.33%,特异度为91.38%,阳性预测值为50.00%,阴性预测值为84.13%,准确率为79.45%;大面积脑梗死及肺部CT评分联合分析AUC为0.799(95%CI:0.690~0.909),预测ND的敏感度为100.00%,特异度为48.28%,阳性预测值为33.33%,阴性预测值为100%,准确率为58.90%;肺部CT评分AUC为0.744(95%CI:0.611~0.878),取肺部CT评分截断值为4.5时,其预测ND的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63.80%,阳性预测值为36.36%,阴性预测值为92.50%,准确率为67.12%。结论肺部CT评分、大面积脑梗死、丘脑梗死可能是SAP患者发生ND的危险因素。肺部CT评分敏感度 孙鹏慧 李莹莹 刘鑫 贾学佳 贾秀琴 杨旗关键词:卒中相关性肺炎 神经功能恶化 丘脑梗死 大面积脑梗死 基于常规实验室指标建立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诊断模型 2025年 目的探讨常规实验室指标对于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的诊断价值,建立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诊断模型,为临床乳腺癌筛查和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某三甲医院数据库2017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期间收治行乳腺肿物切除手术的女性患者265例。根据术后病理学诊断分为乳腺癌132例,乳腺良性肿瘤133例,并选取同期124例体检中心实验室检查指标基本正常的健康女性作为对照。采用单因素以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价值的实验室指标建立乳腺良性肿瘤和乳腺癌的诊断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各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ALB、GLB、TBA、TG、CA、NEU#、MO#、TT、APTT是预测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以上指标建立诊断模型;其中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鉴别模型为Logit(P)=0.161×TBA+0.368×NEU#-5.043×CA-0.088×GLB+11.910;乳腺癌诊断模型为Logit(P)=8.733×MO#+2.085×TT-0.349×APTT+1.190×TG-30.754。乳腺良性肿瘤诊断模型为Logit(P)=2.515×TT-0.547×APTT-0.273×ALB+5.048×MO#-18.294。3个诊断模型的灵敏度分别为74.2%、89.4%、88.7%;特异度分别为75.2%、79%、88.7%;AUC分别为0.784、0.921、0.951。结论联合多项常规实验室指标建立的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诊断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可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参考,有利于指导乳腺良性肿瘤与乳腺癌的筛查和诊断。 刘鑫 李佳琦 刘军关键词:乳腺肿瘤 小心:手机也会带来意外伤害 2018年 随着时代的进步,手机已经普及到人手一部,甚至2~3部。然而,在手机为我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难以察觉的健康问题。细菌:你多久清洁一次自己的手机表面?手机现在就如同人身体的一部分一般,几乎就是长在手上的一样。 刘鑫关键词:手机 小心 糖耐量正常人群OGTT 1h血糖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2017年 目的评价糖耐量正常(normal glucose tolerance,NGT)人群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1 h血糖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方法收集101例NGT和76例糖耐量异常(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病人的临床资料;测定OGTT各时间点的血浆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比较NGT 1 h血糖(1 hour postload plasma glucose,1-h PG)<8.6 mmol/L组、NGT 1-h PG≥8.6 mmol/L组和IGT组的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分析OGTT 1-h PG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结果 NGT 1-h PG≥8.6 mmol/L组的空腹血糖、1-h PG、1-h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均显著高于NGT 1-h PG<8.6 mmol/L组;NGT 1-h PG≥8.6 mmol/L组的Matsuda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ΔI3 0/ΔG3 0和ΔI6 0/ΔG6 0)均显著低于NGT 1-h PG<8.6 mmol/L组(P均<0.05)。但NGT 1-h PG≥8.6mmol/L组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1-h PG、1-h胰岛素、HOMA-IR、Matsuda指数、ΔI3 0/ΔG3 0和ΔI6 0/ΔG6 0与IG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1-h PG与ΔI30/ΔG30、Matsuda指数呈线性负相关。结论在NGT人群中,OGTT 1-h PG≥8.6 mmol/L人群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低于1-h PG<8.6 mmol/L组,1-h PG与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相关。提示在NGT人群中,1-h PG浓度可作为评价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简易指标。 朱莉莉 陈哲 刘鑫 于娜 潘清蓉关键词:OGTT 胰岛素敏感性 胰岛Β细胞功能 外周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在脓毒症及感染性休克中的表达 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的表达,及其在感染性休克方面的预测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根据诊断标准将病例分为脓毒症非感染性休克组(简称脓毒症组)、感染性休克组,检测并记录观察指标.采用ELISA法检测受试者血浆FGF-21表达水平,并与相关指标作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符合脓毒症诊断标准的急诊科患者41例,其中感染性休克组16例,脓毒症非感染性休克组25例,另取正常成人对照组20例.与正常对照组(pg/mL:36.38±18.83)相比,脓毒症非感染性休克患者(pg/mL:280.97±230.90)血浆FGF-2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脓毒症非感染性休克患者相比,感染性休克患者(pg/mL:931.95±590.90)血浆FGF-2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逻辑回归结果显示,FGF-21和SOFA评分可作为脓毒症患者发生感染性休克的独立预测因子;FGF-21预测感染性休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95%CI0.763~0.977).结论脓毒症患者血FGF-21表达水平升高,且其水平与PCT、动脉血乳酸、SOFA评分和APACHEⅡ评分具有良好相关性;FGF-21、SOFA评分可作为感染性休克的独立预测因子,FGF-21有望作为急诊室诊断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富有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 张放 郭树彬 姬文卿 刘鑫 马帅 刘安雷关键词:脓毒症 感染性休克 197例急诊药物中毒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分析 被引量:24 2021年 目的分析急性药物中毒的临床特点,为急诊中毒患者的诊疗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197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临床资料(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服药时间、就诊时间、药物种类、药物毒检浓度、伴随症状、住院时长、治疗方式、液体复苏、患者转归及预后)。纳入标准:年龄≥14周岁,符合急诊急性中毒标准;排除标准:年龄<14周岁;临床资料不完整;农药中毒;急性有害气体中毒;其他非药物中毒患者。根据患者出院时转归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t检验、Mann-WhitneyU检验,分析临床特征、药物相关资料、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情况。结果纳入的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年龄为(38.9±20.4)岁,以青年患者居多,占比68.0%(134例),伴随症状以意识障碍106例、头晕56例、乏力38例、恶心呕吐42例常见。药物相关资料:就诊时间为7.17±0.89 h(0.5~96 h),服药种类分布以镇静安眠药105例(53.2%)、抗精神病药物73例(37.1%)、抗生素17例(8.6%)、解热镇痛药20例(10.2%)常见。临床资料分析:存活组患者入室GCS评分(12.47±3.05)高于死亡组(7.60±4.43),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患者在谷丙转氨酶、尿素氮、肌酐、心肌肌钙蛋白I、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高于存活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与转归:治愈187例,死亡10例,接受洗胃治疗159例,血液净化治疗23例,对134例进行毒检患者治疗前后的毒物浓度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后浓度均较前明显下降,其中艾司唑仑、佐匹克隆、西酞普兰、劳拉西泮、喹硫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诊急性药物中毒以镇静安眠药、抗精神病药、解热镇痛药为主,临床上开展毒化实验室检查对指导患者治疗有指导意义,对于常见的急性药物中毒建立规范的监测系统和诊� 马帅 张放 杨悦 刘鑫 赵海洋 梅雪 郭树彬关键词:急性药物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