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文涌

作品数:24 被引量:24H指数:1
供职机构: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骨折
  • 8篇疗效
  • 7篇椎体
  • 6篇腰椎
  • 6篇内固定
  • 6篇成形术
  • 5篇椎体成形
  • 5篇椎体成形术
  • 5篇临床疗效
  • 5篇老年
  • 5篇脊柱
  • 5篇骨质
  • 5篇骨质疏松
  • 4篇手术
  • 4篇术后
  • 4篇椎体成形术治...
  • 4篇内固定术
  • 4篇经皮椎体成形
  • 4篇经皮椎体成形...
  • 4篇脊柱骨

机构

  • 24篇唐山市丰润区...
  • 1篇唐山市第二医...

作者

  • 24篇张文涌
  • 2篇崔宝文
  • 2篇李波
  • 1篇刘德群

传媒

  • 10篇中文科技期刊...
  • 7篇中国科技期刊...
  • 5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河北医学
  • 1篇健康之路

年份

  • 12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因素及其预防策略分析
2021年
关于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因素及其预防策略的研究。方法: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样本为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深静脉血栓症状患者,共62人为对象进行临床研究;我院本次研究主要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中31位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深静脉血栓患者分为参考组,另31位患者位研究组;根据以往研究经验,我们对参考组患者所采取的治疗方法为以常规深静脉血栓干预;对待研究组患者的时候,分析患者形成深静脉血栓原因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干预。在医生与病患的统一配合下,对其中的病理形成原因、诊断情况以及患者的防治措施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和参考组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有一定差距。其中,研究组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患者仅有1例,其发生率为 3.23%;而参考组则有 7 例,其发生率为 22.58%,将两组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患者人工髋关节置换后的形成深静脉血栓现象较为常见,治疗过程中骨科医生要熟练的掌握各种损伤的发病原因,抓住主要的特点,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患者预防血栓。
张文涌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深静脉血栓
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采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1年
针对骨质疏松伴随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的患者,使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方式,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此次临床试验中收治的患者,都是在2019年1月-2020年1月之间收治的骨质疏松伴随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筛选,随机抽取其中部分骨质疏松伴随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到本次的临床试验,患者的总数为40例。随机分组之后,对照组中骨质疏松伴随椎体发生压缩性骨折患者实施一般的治疗手段,而实验组则实施椎弓根钉固定治疗,在临床试验调研结束之后,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包括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结果:经过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患者治疗之后的有效率要优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存在一定差异性的,也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采取椎弓根钉固定治疗的方法,能过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在手术之后并发症也比较少,充分的提升了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张文涌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
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2020年
剖析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医治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功效。方法:将医院中所有收治的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归入于这次临床试验中,时间则筛选在2019年3月-2020年3月之间,再对全部的病人利用抽签的办法实施分组,病人的总数为36名。对比组中对病人使用一般的医治办法,而实验组则展开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医治,在临床试验调研完成之后,比较实验组与对比组两组病人医治后的VAS评分情况以及功能障碍的指数,也就是ODI指数。结果:经过相关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中患者治疗之后的VAS评分情况以及功能障碍的指数,都要比对照组更加的理想,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也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来说,采取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方式,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的效率,改善患者的不良症状,加快康复,有着重要的应用意义。
张文涌
关键词: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2021年
可吸收螺钉治疗四肢骨关节骨折临床疗效探讨是医学界经常关注的问题。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这一时间维度的轴线中,我们研究小组选择了在我们医院治疗的92例该疾病患者,以他们作为医学研究的对象,在大数据的参与下,通过临床的研究得出相应的结论。在研究中,可以采用电脑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配为每组46例患者,一组为参考对照组,一组为研究试验组。依据以往研究的经验,结合本次研究的目的,决定对参考对照组的人员采用常规化的治疗方式,对研究试验组的人员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利用多种样式的检测手段,从多元化的角度进一步的区分两种治疗方式的不同点。对于患者临床疗效的分析,要从具体可视化的效果、再次进行二次手术比例、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接受可吸收螺钉治疗对四肢骨关节骨折症状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相对于接受常规医疗方式的参考组患者而言,治疗的效率非常的高。参考组患者的显效率63.0%,总有效率为74.7%,两方面的效率均明显的小于研究组的数据,而且双方之间有着较大的差距。结论: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必须很好的统筹全局,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采用基本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在临床的治疗中,可以采用可吸收螺钉治疗的方式进行,在全面化的阶段和纵深层次的角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可以让患者的临床病症得以缓解,达到一定的医学疗效。从医学的推广角度上说,这样的一种方式可以得到广泛的推广。
张文涌
关键词:可吸收螺钉治疗
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分析
2021年
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对比实验,以验证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疗效,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随机地选取我院近两年以来收治的60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本次对比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地分为两组,每组30名患者,一组为常规治疗组,采用的是常规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一组为实验组,采用的是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等指标的情况。结果:通过对比手术治疗,我们可以看出,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并不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是在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指标方面,实验组却是明显好于常规治疗组的(P<0.05),在并发症的方面,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并发症的发生概率较低,该治疗方法得到了患者的认可,可以将此方法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张文涌
关键词:肱骨干骨折临床疗效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研究
2019年
当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展到晚期时,采用保守治疗效果并不理想,通过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效果显著,本文在于探究其中治疗效果。方法:对比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时间为2018.05-2019.04,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人工组和保守组,各50例,对比KSS评分、疗效。结果:对比KSS评分、疗效,人工组上下楼梯、行走功能、稳定性、活动度、疼痛评分以及疗效优势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需要采用外科手术进行治疗,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在临床中获得了良好的效果,该种治疗方式值得推广。
张文涌
关键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
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行改良灌洗治疗的效果分析
2021年
探讨和分析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行改良灌洗治疗的临床疗效效果。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这一时间跨度中,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6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症状患者为对象,展开此次临床研究;将所有的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各28例的参考组与研究组;依据以前的经验,决定采用以常规医疗方式治疗参考组的患者,运用改良灌洗治疗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症状,研究组患者运用此种方法正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从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方面分析,其中临床疗效、复发感染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接受改良灌洗治疗对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症状治疗的研究组患者,相对于接受常规医疗方式的参考组患者而言,康复率更高且炎症感染复发率较低。参考组患者的显效率35.8%,总有效率为89.4%,其相对于研究组显效率为92.9%,总有效率为100%而言,明显低,说明研究组的更有效果。结论: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症,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采用改良灌洗治疗这样的方式进行治疗,临床症状可以得到明显的缓解,达到一定的医疗效果。因为其具体的操作步骤比较的简单、易行,此种方式值得临床的提倡。
张文涌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2021年
进一步探索与研究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后疗效不佳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方法:以20211年1月至2012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医治的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作为主要的临床研究调查对象,展开本次临床研究。以椎管和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椎体间开窗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案将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人,分成椎管和神经根管扩大减压术治疗病人20例,椎体间开窗术治疗病人20例。随访6个月~2年,记录比较两组术后疗效、并发症,以及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并分析并发症的原因;结果:40例病人中,神经损伤总共8例(20.0%),坐骨神经痛总共3例(7.5%),脑脊液漏总共4例(10.0%),术后出血量总共3例(7.5%),椎间感总共3例(7.5)。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规范的术中操作,全面的术后观察,可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保证手术治疗效果。严格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手术适应症,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有效举措。
张文涌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不佳
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年
研究脊柱骨折患者接受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0年6月之间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的患者5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患者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后路内固定手术,对照组患者使用前路内固定手术。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手术之后的身体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满意度、心理状况评分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诊疗之后,体功能恢复情况、治疗满意度、心理状况评分均具有明显优势,且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脊柱骨折患者接受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提升患者的身体机能康复速度,且患者接受诊疗之后自身心理情况呈现积极向上的变化趋势,患者对于此项手术措施的满意度十分理想。鉴于此,在日后的脊柱骨折患者诊疗中使用后路手术内固定具有良好的诊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
张文涌
关键词:脊柱骨折
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年
研究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手术之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之间收治的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以上患者划分成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研究组患者使用前路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后路手术治疗。对使用不同手术形式的患者进行术后观察,比较二者术后临床症状与治疗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接受前路手术治疗,对手术满意人数为54例,满意度为90%。对照组患者经过后路手术治疗,对手术满意人数为54例,满意度为90%。且两组患者数据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研究组患者接受前路手术治疗后,椎体前端高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对照组患者接受后路手术治疗后,椎体后凸角数值具有明显优势,且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在当下的临床诊疗中治疗胸腰椎多节段脊柱骨折的形式多样,可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选择适宜患者的手术方式,前路手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胸椎、腰椎的椎体前缘高度以及后凸角,能够降低患者的椎体压力,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可促进患者预后,应当在临床诊疗中广泛使用。
张文涌
关键词:脊柱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