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玲
- 作品数:4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口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PTF介导SLC40A1调节铁死亡促进胶质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的机制研究
- 2025年
-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验证溴结构域PHD指转录因子(BPTF)通过调节胶质瘤细胞中溶质载体家族40成员1(SLC40A1)表达影响胶质瘤发展和铁死亡的机制。方法U87MG细胞分为sh-NC组、sh-BPTF组、sh-BPTF+ov-NC组和sh-BPTF+ov-SLC40A1组,采用慢病毒建立稳定转染的细胞系,采用qRT-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转染效率。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经皮下注射裸鼠并检测肿瘤生长情况;相应试剂盒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铁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还原性谷胱甘肽/氧化型谷胱甘肽(GSH/GSSG)比值以评价细胞铁死亡情况;免疫共沉淀(Co-IP)实验用于验证BPTF和c-Myc蛋白相互作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实验用于验证BPTF和c-Myc结合SLC40A1启动子;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用于验证BPTF影响SLC40A1转录。结果敲减BPTF降低胶质瘤细胞中SLC40A1表达,抑制细胞体外增殖、迁移、侵袭和体内肿瘤生长,增加细胞中铁含量、ROS水平和MDA含量并降低细胞中GSH/GSSG比值。过表达SLC40A1逆转敲减BPTF对胶质瘤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体内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降低细胞中铁含量、ROS水平和MDA含量并增加细胞中GSH/GSSG比值。胶质瘤细胞中BPTF与c-Myc蛋白相互作用。SLC40A1启动子存在c-Myc的潜在结合位点,且BPTF和c-Myc蛋白结合SLC40A1启动子。敲减BPTF降低SLC40A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且结合位点突变后敲减BPTF不影响SLC40A1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结论BPTF可能通过与c-Myc相互作用上调其下游靶基因SLC40A1表达,从而抑制胶质瘤细胞铁死亡并促进胶质瘤发展。
- 林志仁潘艳玲朱燕兴
- 关键词:胶质瘤C-MYC
- 局部晚期鼻咽癌后程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序贯顺铂+卡培他滨化疗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采用后程适形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序贯顺铂+卡培他滨化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04-2013-04我院收治的18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信封法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93例)和对照组(93例),其中试验组患者后程三维适形放疗加卡培他滨序贯顺铂+卡培他滨化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普通放疗加顺铂联合5-FU辅助化疗治疗。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为91.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7.74%;跟踪随访患者3年,试验组患者的生存率为79.57%,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为49.46%。结论通过卡培他滨和顺铂的不同组合序贯化疗,联合后程三维适形放疗,能明显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林志仁程钢梁颖潘艳玲袁峰
- 关键词:卡培他滨顺铂适形放疗
-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常规放疗与大分割放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14
- 2020年
- 目的探讨常规放疗与大分割放疗治疗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海口市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患者84例,按照放疗方式分为常规组(40例)与大分割组(44例)。常规组行常规放疗,剂量为2 Gy/次,共25次,总剂量50 Gy,治疗42 d;大分割组实施大分割放疗,剂量为2.66 Gy/次,共16次,总剂量42.56 Gy,治疗22 d。评价两组患者放疗效果、美容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患者生存、局部复发以及远处转移情况。结果大分割组与常规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40/44)比95.0%(39/40),χ^2=1.626,P=0.205],美容效果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0.9%(40/44)比92.5%(37/40),χ^2=0.069,P=0.792]。常规组与大分割组患者放疗后食管黏膜反应、放射线肺炎、骨髓抑制、晚期皮肤反应、急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5%(1/40)比4.6%(2/44),χ^2=0.255,P=0.614;2.5%(1/40)比2.3%(1/44),χ^2=0.005,P=0.946;52.5%(21/40)比52.3%(23/44),χ^2=0.001,P=0.983;2.5%(1/40)比2.3%(1/44),χ^2=0.005,P=0.946;85.0%(34/40)比79.6%(35/44),χ^2=0.425,P=0.514]。大分割组患者3年总生存率、局部复发率以及远处转移率与常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90.0%比90.9%,χ^2=0.020,P=0.904;5.0%(12/40)比2.3%(1/44),χ^2=0.453,P=0.501;7.5%(3/40)比6.3%(3/44),χ^2=0.015,P>0.05]。结论大分割放疗方案用于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辅助治疗时可取得与常规分割放疗方案类似的疗效与安全性,且其具有治疗周期短、放疗次数少的优势。
- 李义杰潘艳玲
- 关键词:乳腺肿瘤放射疗法
- 不同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预后的影响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回顾分析不同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76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多西紫杉醇+顺铂,TP方案)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其中40例(A组)行1周期新辅助化疗,36例(B组)行2周期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结束后2周内开始行相同方案的调强放射治疗。比较2组5年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及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组与B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7. 1%,54. 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43); 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72. 2%,55. 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99); 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80. 0%,64. 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226); A组Ⅱ度白细胞减少比例为20. 0%,明显低于B组的36. 1%(P <0. 05)。结论 1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较2周期新辅助化疗联合调强放射治疗可能更有助于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的长期生存率。
- 王国平袁峰林志仁王伟锋潘艳玲陈胜民
- 关键词:局部晚期鼻咽癌新辅助化疗调强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