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胜
- 作品数:6 被引量:30H指数:2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骶四针治疗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骶四针对老年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压力性尿失禁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9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9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9例和实验组49例。所有患者接受2μm铥激光汽化前列腺切除术,术后口服索利那新及坦索罗辛,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骶四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尿失禁发生率、排尿指标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术后2周及3个月尿失禁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个月尿失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最大逼尿肌压力(MDP)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PVR)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及生活质量评分(QO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肌电生物反馈联合骶四针相比对照组能有效改善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排尿情况及生活质量。
- 张国胜张静孙宪莹
-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老年前列腺电切术压力性尿失禁
- 逼尿肌漏尿点压及膀胱安全容量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1
- 2017年
- 目的:评估逼尿肌漏尿点压(detrusor leak point pressure,DLPP)及膀胱安全容量(safety bladder capacity,SBC)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性导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住院治疗接受间歇导尿的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4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间歇导尿,根据残余尿量确定间歇导尿次数。观察组患者抽血查肾功能并行泌尿系B超及影像尿动力学检查,明确患者的上尿路情况,同时测量其DLPP及SBC,进行间歇导尿时,依据饮水计划及排尿日记找到排尿规律,在接近SBC的时间测量膀胱内的尿量,严格在SBC内实施间歇导尿。40例患者均有漏尿,均进行床旁盆底肌训练。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两组患者于干预前、干预1年时分别进行尿动力学检查[包括DLPP、SBC、残余尿量(residual urine volume,RUV)]、肾功能检查(包括血尿素氮、肌酐),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 scale,SDS)分别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包括饮食、精神、睡眠及心理4个维度)评分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每组患者干预1年时的DLPP、SBC、RUV、血尿素氮和肌酐、SAS和SDS评分及饮食、精神、睡眠、心理评分与干预前比较均明显改善(P<0.05)。干预前,上述各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1年时,观察组患者的DLPP、RUV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BC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尿素氮、肌酐均显著低于对照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饮食、精神、睡眠、心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依据DLPP及SBC进行个性化的间歇导尿,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尿动力学指标,促进其肾功能的恢复,同时消除患者心理不良情绪,且能显著提高生活质量。
- 申红梅王莹张平宋朝霞张国胜沙可夫
- 关键词:神经源性膀胱间歇导尿
-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其步骤包括:采用生物传感器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所述生物传感器包括环状哑铃探针和辅助探针,所述哑铃探针的两端环部通过中间的颈部连接在一起,颈部是由反向互补配对的碱基对组成的互...
- 曹洪丽刘自金张国胜王坤李媛马辉宫天宇
- 膀胱冲洗在脊髓损伤病人中的应用与进展
- 膀胱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带来诸如泌尿系感染、膀胱结石、上尿路损伤等问题,这些问题进一步影响了患者的后期康复.临床上采取多种方法锻炼膀胱功能,重新建立适当的排尿方式,其中膀胱冲洗作为一种训练方法越...
- 张国胜
-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训练膀胱冲洗
- 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方法,其步骤包括:采用生物传感器对待测样品进行检测,所述生物传感器包括环状哑铃探针和辅助探针,所述哑铃探针的两端环部通过中间的颈部连接在一起,颈部是由反向互补配对的碱基对组成的互...
- 曹洪丽刘自金张国胜王坤李媛马辉宫天宇
- 北京市三级医院已婚女护士时间管理倾向、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现状及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25年
- 目的调查三级医院已婚女护士时间管理倾向、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的现状,分析职业紧张在时间管理倾向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方法2023年11月—2024年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时间管理倾向量表》《中国职业紧张反应量表》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北京市5家三级医院380名已婚女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各量表得分间的相关性;使用AMOS 24.0软件构建、验证职业紧张在时间管理倾向与睡眠质量之间的中介假设模型,用偏差校正bootstrap检验法对中介效应的显著性进行检验。结果回收有效问卷354份,有效回收率为93.15%。已婚女护士时间管理倾向得分为(149.44±28.80)分,职业紧张得分为(38.89±9.36)分,睡眠质量得分为(13.04±3.75)分。年龄大、护龄长、受教育程度高、身体健康状况好、加班时间短、有编制、无子女、不轮值夜班的已婚护士的时间管理倾向得分较高,职业紧张和睡眠质量得分较低(均P<0.05)。时间管理倾向得分与职业紧张、睡眠质量得分呈负相关(r=-0.587、-0.675,均P<0.01),职业紧张得分与睡眠质量得分呈正相关(r=0.682,P<0.01)。职业紧张在时间管理倾向与睡眠质量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值为-0.234,占总效应的38.6%。结论北京市三级医院已婚女护士的睡眠质量较差。时间管理倾向可直接影响其睡眠质量,还可通过职业紧张间接影响睡眠质量。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已婚女护士时间管理能力的培养,降低其职业紧张感,改善睡眠质量,促进其身心健康。
- 王英蕊张国胜李莉吕秋影张霞
- 关键词:时间管理倾向睡眠质量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