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洋
- 作品数:24 被引量:119H指数:6
-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蜘蛛香环烯醚萜类有效部位对急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探讨
- 目的:初步探索蜘蛛香环烯醚萜类有效部位(IEFV)对急性脊髓损伤(ASCI)大鼠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药理学机制。方法:选用医用迷你型临时脑动脉瘤夹(标定力70g,钳夹10s)制备胸10钳夹型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用I...
- 熊德启刘浩陈洋王舒敏王文春张安仁
- 关键词:脊髓损伤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
- 直腿抬高下压训练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关节炎1例被引量:3
- 2017年
-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又称增生性关节病、退化性关节炎病、老年性关节病。该病为一类侵犯各个关节的炎症病变,具有慢性、进行性、无菌性等特点。因其多发于活动量多且承重的关节,故膝关节为OA最容易发病的关节之一,
- 刘浩刘晓瑞熊德启陈洋王舒敏黄彬洋
- 关键词:膝骨关节炎中药外敷治疗直腿抬高关节病
- 针刺腹部腧穴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思路探讨被引量:4
- 2015年
- 赵征宇副教授临床根据中医辨证或借鉴西医对疾病的认识,运用腹部腧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其理论以整体调节胸腹腔压力为着眼点,避免了局部取穴的不足,临床操作方便、安全、有效。
- 赵江赵征宇罗亚男陈洋
-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针灸
- 瓜蒌红花甘草汤合二味拔毒散治疗带状疱疹1例
- 2016年
-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肤病,疱疹沿神经分布,疼痛剧烈。少数患者即便皮损完全消退后,仍可留有疼痛,西医治疗带状疱疹不过是止痛、抗病毒以及营养神经,但由于病毒长期潜伏于脊神经或脑神经的神经节细胞之中,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
- 王岗刘晓瑞黄彬洋陈洋刘浩熊德启王舒敏
- 关键词:带状疱疹病毒二味拔毒散甘草汤急性感染性皮肤病瓜蒌神经节细胞
- 基于PD-1/PD-L1信号通路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被引量:33
- 2020年
- 目的:从程序性死亡因子1及其配体1(PD-1/PD-L1)入手,探讨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机制。方法:将3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艾灸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艾灸组家兔予双后肢膝关节腔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FCA)制备RA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艾灸组于实验第8天予艾灸"肾俞""足三里",每穴5壮,双侧交替,每日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之间休息1 d,共治疗3个疗程。实验第1、7、14、21、28天采用软皮尺测量家兔双侧膝关节周长;实验第28天,HE染色观察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形态并评分,ELISA法检测膝关节滑膜液可溶性型程序性死亡因子1及其配体1(sPD-1、sPD-L1)、白介素-2(IL-2)、白介素-17(IL-17)及血清sPD-1、sPD-L1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脾脏组织细胞膜型程序性死亡因子1及其配体1(mPD-1、mPD-L1)的表达。结果:实验第14、21、28天,模型组家兔双侧膝关节周长较对照组增加(P<0.01),艾灸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滑膜组织、纤维组织增生,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增加(P<0.01),艾灸组较模型组均明显减少(P<0.01,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膝关节滑膜液IL-2、IL-17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家兔干预后膝关节滑膜液IL-2、IL-17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家兔sPD-1、sPD-L1在膝关节滑膜液和血清中含量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家兔sPD-1在膝关节滑膜液和血清中含量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家兔脾脏组织mPD-1、mPD-L1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艾灸组家兔脾脏组织mPD-L1的表达上调(P<0.05)。结论:艾灸可能通过增强PD-1/PD-L1信号通路的负性调控,抑制T细胞的过度活化,从而发挥治疗RA的作用。
- 钟玉梅吴菲罗小超陈洋任继刚杨馨马文彬周海燕
-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艾灸抗炎效应
- 胸腰段脊髓损伤后截瘫的康复治疗进展
- 目的:观察运用近年来康复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后截瘫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虽然临床上方法多种多样,就心理干预疗法、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传统康复疗法以及康复工程五个方面作回顾性阐述。结果:现今康复干预是治疗胸腰段脊髓损伤后...
- 陈洋王舒敏杨晓雯刘晓瑞熊星娟
- 关键词:胸腰段脊髓损伤截瘫运动功能障碍康复治疗
- 针刺"老十针"治疗周围性面瘫后遗症的临床观察
- 目的:观察针刺"老十针"治疗面瘫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门诊面瘫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为针刺"老十针"组;对照组为常规针刺组穴;两组患者均隔天1次,每周3次,6次为1疗程,3个疗程后...
- 罗亚男陈洋黄辰李瑛
- 关键词:面瘫后遗症发病机制
- 慢性湿疹案被引量:2
- 2016年
- 患者,男,38岁,就诊日期:2014年11月13日。因"反复发作性双手泛发丘疱疹伴渗液、脱屑4年余"就诊。病史: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手手掌、指间泛发绿豆大小红色丘疹,瘙痒、搔之渗液,继之糜烂、脱屑,每于秋季始发,春季自愈。先后于四川各家医院皮肤科就诊,确诊为湿疹。期间外用各种药膏(具体用药不详),效果不明显。1个月前,又逢秋季,双手开始出现上述症状,来我院针灸科就诊。
- 罗亚男赵征宇王伟臣陈洋李孟婧
- 关键词:慢性湿疹反复发作性红色丘疹就诊丘疱疹针灸科
- 强肾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随机平行对照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观察强肾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2例住院患者按住院号抽签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常规间歇导尿等。对照组16例低频电刺激,60Hz,60min/次,1次/d,5d/周。治疗组16例强肾灸(神阙、中极、关元、命门)交替穴位敷贴,1贴/d;并嘱患者在静息状态下进行运动想象治疗,刻意想象排尿过程,强化逼尿肌对排尿的记忆,15min/次,5次/d。连续治疗3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每日排尿量及次数、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强肾灸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李雪董调红刘晓瑞黄彬洋熊兴娟陈燕王舒敏刘浩陈洋熊德启
- 关键词: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运动想象疗法膀胱容量残余尿量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 颈椎生理曲度改变与压痛点部位分布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颈椎生理曲度(CPC)改变与压痛点分布的相关性,为临床提供实用、快捷的诊疗方法。方法:以CPC异常者150例与CPC正常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解剖位置从浅至深,从上至下,循序渐进查找研究对象周身压痛点较集中部位;应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CPC改变与各个压痛点部位的相关性。结果:22处压痛点部位中颈椎棘突区、颈椎横突区、胸锁乳突肌区、冈下窝、腰椎棘突、背伸肌群、腹直肌边缘区、髂前上棘区、髂后上棘区、肱三头肌外侧头肱骨附着处、尺神经沟、腘窝区12个压痛点部位与CPC改变相关(P<0.05),是CPC改变的危险要素。结论:CPC改变与压痛点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压痛点可作为诊疗CPC改变的重要指标。
- 罗亚男陈洋陈瓞成博赵征宇
- 关键词:颈椎生理曲度压痛点LOGISTIC回归分析尺神经沟